你是怎么認識憤怒這種情緒的呢?
憤怒作為一種激烈的、甚至通常被認為是負面的情緒,在一些人的“常識”中,被貼上了“不理性”、“具有破壞性”的標簽。憤怒會打亂我們邏輯思考的節(jié)奏,是人際關系的殺手。
然而,我們對憤怒的認識,其實并不應該只停留在這樣片面的程度。
有人說有修養(yǎng)的人是不會憤怒的——這種說法其實不恰當。憤怒作為我們最基本的情緒之一,有它存在的獨特價值。
憤怒是一種能量很強的、作用于保護自己的情緒。在我們的利益或安危受到威脅時,我們就會憤怒,這是我們受到侵害時最直接和真實的反應。如果沒有憤怒,我們便無法在關系中建立健康的邊界。
當憤怒提醒我們自己受到侵犯,需要抵抗時,如果我們成功保護了自己,這種情緒就會消散,而如果我們壓抑了憤怒或是未能捍衛(wèi)自己,憤怒才會造成不好的后果。比如,伴侶過度干涉你交友,還強行查看你手機時,你可能會憤怒,因為你的邊界遭到了侵犯。此時,他或許會用“我們彼此相愛,就應該沒有秘密”這樣的話來操控你,讓你內疚,好像你為此不悅才是不對的。但你的憤怒是最真實的聲音,提醒你要正視你的情緒,保護自己,認真對待這件讓你憤怒的事。
首先想告訴大家的是,我們會排斥像憤怒這樣的“負面情緒”主要是因為:
覺得這樣的負面情緒會破壞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
被過分強調樂觀主義和正能量的價值觀綁架
但事實上,悲觀和樂觀只是人們在面對人生的不可預測性時所采取的不同的動機取向,它們各有優(yōu)勢,沒有好壞之分。那么,我們該如何恰當?shù)膽獙嵟那榫w?
(一) 認識到什么樣的事情尤其容易讓自己感到憤怒
這些可能就是自己認為不可侵犯的底線,可以在日常與他人的溝通中,自我堅定地表達意識到可能的傷害,肯定自己的情緒感受,并作出應對。
(二) 想象與內心孩子對話
想象如果一個孩子和你身陷同樣的情緒中,而你需要幫助他,那么你會怎樣寬慰他,給他什么樣的建議呢?你不會鄙視、無視或責怪那個孩子,你會認真傾聽,耐心開導。
比如,當孩子因為自己最好的朋友懷疑自己而憤怒,你可能會先表示理解,建議Ta不要在憤怒的當下做沖動的決定,會陪Ta一起梳理這件事情的起因經過,看這件事可以如何解決,憤怒如何消散。然后你需要以同樣的方式對待經受負面情緒的自己。
(三) 在溝通的時候,選擇正確的的表達方式
“善意并不意味著不表達憤怒,而是要選擇正確表達憤怒的方式。你可以直接向對方投槍,也可以解釋為什么你受傷和憤怒——而后者才是更友好的方式?!?/strong> 心理學家說。
比如,面對另一半的遲到,兩種伴侶就會有截然不同的表達方式。“災難型”會說,“你遲到了。到底怎么回事?你跟你媽媽一模一樣?!背晒π汀眲t會說,“指出你遲到的問題,我也感覺很不好。而且我知道那不是你的錯。但你又一次遲到確實很讓我惱火。”
(四) 注意不應該去壓抑或否認憤怒
有人說,有修養(yǎng)的人不會憤怒,這種說法其實是對憤怒感受的一種否定。事實上,如果強行壓抑憤怒情緒,反而可能造成更不好的后果,比如,引發(fā)我們更深層的情緒——羞恥感,或是對整個自我的懷疑或否定
最后,想再次強調的是,我們的每一種情緒都是基本的、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不可能選擇一種而忽視其他幾種。對于每一種情緒來說,首先都要理解它們,最終才能觸及它們的核心。畢竟,“有情緒”比“沒有情緒”要健康得多。
看完這篇文章,你知道如何面對你的憤怒或者其他負面情緒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