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孩子和別家的孩子在同一個班,同一個老師教,每次家長會看著別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呼呼的往上漲,你的孩子總是名落孫山?看到自家孩子的成績總是氣不打一處來?別急,這是因為你家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別家孩子不同而已,從現在起,注意這幾個小習慣,你孩子的學習成績就算不突飛猛進,也會有新的起色。
學習成績的好壞與智商一直是人們熱衷議論的話題。其實,學習成績的好壞與智商絲毫沒有關系。根據教育部現行教材,知識點都被分散至幾個年級中,對學生而言只要上課認真聽講,傾聽同學的意見、積極發言,是很容易掌握所學知識的。據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講,智商較高、上課精力不集中的同學的學習參加什么數學能力大賽的成績反而不如那些上課認真聽講的同學高。所以,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是提高學習成績的第一要點。
學會傾聽,傾聽老師的講課,尤其是傾聽同學的意見對學習成績的提高至關重要。過去的教學模式是老師講、學生聽,現在的教學模式是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因此,知識的形成,都是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生成的。不積極參與小組合作,不積極傾聽同伴的意見,很難弄懂知識是如何形成的。在這種情況下,孩子的學習效果很差,學習成績可想而知。
一天的學習結束,和孩子一起交流、總結一下:我今天的表現積極嗎?什么地方學得好?什么地方學的差?原因是什么?通過總結,找出經驗和教訓,及時應對,對促進第二天的學習很有效果。
“失敗乃成功之母”,一次失敗,不必放在心上,家長更不能對孩子過分指責。想一想,你小時候不也經歷過失敗嗎?孩子失敗了,他本身就已經覺得很愧疚了,如果家長再去指責,無疑讓孩子的負擔背上更加沉重。此時,家長要做的是,幫孩子找出失敗的原因,商討如何避免失敗再次發生,這樣孩子才會有上進的信心,才會進步。
每天有一個小目標。例如:我昨天認真聽講10分鐘,今天要認真聽講15分鐘;這次做錯了5道題,下一次要把錯題控制在4道題;這次考試65分,下一次提高至70分等等。這樣,在一個個小目標的驅動下,學習成績就會不斷提高。
學習有問題,有壓力,及時與同學交流,及時尋求老師幫助。不能因一時的挫折而受到打擊,更不能因一時的進步驕傲自滿,再回到老路上去。培養孩子的良好興趣,當孩子學習累了,或心情急躁,這時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通過放松,再回到學習上去,問題一般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