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武夷巖茶,懂行的茶人肯定會想到山場,武夷巖茶山場有“巖巖有茶,非巖不茶”的說法,武夷山素有“奇秀甲東南”之說,以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巖聞名于世,但是真正能區分或者是能記清著么多山峰地名的人可是屈指可數,更何況分清楚,各個山峰洞府巖頭上生長的各種巖茶了。
來青葉大陸和茶友約"泡",得免費茶樣
那何謂武夷巖茶的山場呢?今天武夷巖茶從入門到精通第二篇和各位茶友們聊聊武夷巖茶的山場知識。
山場,其實就是巖茶生長的地方,或許有茶友會說,就這一句話就完了?非也,山場可不僅僅是種茶的地方這么簡單。因為武夷山的奇特地貌,不同山場都有自己的獨特的小氣候,土壤情況植被生長情況也各不相同,這些原因也就導致了不同山場生長的巖茶,制成成品茶后口感香氣滋味區別還是很大的。
來青葉大陸和茶友約"泡",得免費茶樣
就連茶圣陸羽在所著《茶經》中也提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可見茶樹生長的環境對品質的影響有多大。
從武夷巖茶產區劃分的話,目前分為三種,正巖產區、半巖產區、州茶產區,三個產區主要區別還是茶樹生長環境的區別。
來青葉大陸和茶友約"泡",得免費茶樣
正巖產區海拔最高,以砂礫巖為主,土壤疏松,因為土壤內沙礫含量較高,透氣性好利于排水,這樣的土壤最適合茶樹生長,還有一點就是氣候適宜,因為正巖區山場都是“坑、澗、谷”等地貌,在這種生長環境下,有助于茶葉品質。
半巖產區海拔低于正巖產區,土壤以紅色硅鋁質土為主,土層相對較薄偏酸性,粘度大。州茶產區海拔最低,土壤沙礫含量最低,土壤密度大透氣性排水性最差。
來青葉大陸和茶友約"泡",得免費茶樣
說了這么多關于山場土壤、氣候、植被的情況,有的茶友會問,這些對巖茶實際影響在哪?
土壤和生長環境不同茶樹長出的青葉質量不同,這些體現在氨基酸、茶堿、茶多酚、含糖量、芳香物質等各種包含在青葉內的微量元素含量上,這些都實實在在的影響著巖茶的香氣、口感滋味。
來青葉大陸和茶友約"泡",得免費茶樣
山場是基礎制作是核心,請各位茶友們好好琢磨下這句話的意思,山場再好茶青品質再佳,也架不住制茶手藝不到家,這樣制出的茶,也只是空有其表,有著正巖山場的名頭卻沒有正巖山場的品質。
來“青葉大陸”玩偷茶小游戲,和全國茶友約“泡”,得免費茶樣和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