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定宗-簡介
元定宗即孛兒只斤貴由。蒙古汗國大汗。生于元太祖成吉思汗元年(1206年),卒于元定宗貴由汗三年(1248年),公元1246—1248年在位。元太宗長子,母脫列哥那可敦。太宗五年(1233年),與按只帶攻遼東,擒蒲鮮萬奴。七年(1235年),與諸王拔都、蒙哥西征,入侵翰羅思及東歐諸地。十二年(1240年),從遼東返回。乃馬真后五年(1246年),立為汗。即位后,殺大臣奧都剌合蠻,以牙老瓦赤領漢地事務,命察罕進攻江淮,又派野里知吉帶率軍進駐波斯等地。定宗二年(1427)秋,領兵西歸藩邸封地葉密立(今新疆伊敏河上)。次年春,行抵橫相乙兒(在今烏倫古河上游地)病死。廟號定宗,謚簡平皇帝。
元定宗-基本資料
生年:成吉思汗元年(1206年)
卒年:貴由汗三年(1248年)
廟號:元定宗
謚號:簡平皇帝
汗號:貴由汗
統治時間:1246年-1248年
年號:無
元定宗-家庭
海迷失三皇后
海迷失后,名斡兀立·海迷失,蒙古帝國大汗貴由的第三皇后。1248年,在貴由去世后,抱窩闊臺的孫子失列門(闊出之子)垂簾聽政,1251年七月忽里勒臺大會,另立蒙哥為大汗,海迷失被拘禁起來。蒙哥即位后,海迷失暗中策動窩闊臺系的宗王,并且施巫術暗害蒙哥,被蒙哥下令投入河中溺死。元朝建立后,追謚海迷失為欽淑皇后忽察太子
腦忽太子
乃蠻真皇后(窩闊臺六皇后朵列格捏之妹)
禾忽大王
元定宗-生平
元定宗生于元太祖成吉思汗元年(1206年),元太宗長子。母六皇后,乃馬真氏。貴由曾隨諸王伐金。西征中亦立戰功。窩闊臺生前與貴由之間關系不很融洽,不想讓貴由繼他汗位。而窩闊臺最寵愛的是貴由的三弟闊出,并讓其繼位??墒情煶鰠s在公元1236年侵宋軍中死去,窩闊臺悲痛萬分,想讓闊出的長子失烈門作為他的繼承人。窩闊臺一死,乃馬真氏脫列哥那卻袒護貴由,決定等貴由回來后繼汗位。此時,成吉思汗的幼弟斡赤斤欲奪汗位,便率兵開赴都城。乃馬真氏立即遣使詰問他,斡赤斤只得引兵退回駐地。按照蒙古習俗,汗位的繼承人還要經過忽勒臺(諸王大會)選舉決定。乃馬真氏便召集各宗王和將領赴都城和林參加忽勒臺推選新汗。當時在諸王、貴戚中,西征軍統帥拔都的威望最高,可是他與貴由不和,因而反對貴由出任大汗,以患病作推辭,拒不赴會,致使忽勒臺不能如期舉行,因此只得由乃馬真氏攝政。攝政后
貴由有三個兒子,他生前曾與諸王、貴戚約定,死后其汗位應由他的子孫繼承,但他死后,諸王、貴戚們并未按照他的話去做,相反卻在拔都提議下,拖雷的兒子蒙哥登上了汗位。
元定宗-死因
傳聞一
貴由汗是被拔都派人刺殺或者是被毒死(這是外國傳教士在貴由大汗帳篷附近從蒙古貴族婦人的親口陳述的回憶)。
傳聞二
貴由汗長期體弱多病,卻常年沉迷酒色最終導致突然暴死的下場。
元睿宗拖雷(1193年—1232年),成吉思汗正妻孛兒臺之第四子,尊號“也可那顏”(大官人)。拖雷正妻唆魯禾帖尼,生蒙哥、元世祖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四子。1231年11月,蒙古軍假道南宋境,沿漢水而下,1232年初與金軍在鈞州(今河南禹縣)遭遇,三峰山役畢,拖雷與自白坡渡河南下的窩闊臺軍會合。同年北返,病死途中,年四十余歲。子蒙哥(元憲宗)、忽必烈(元世祖)相繼即位。后追謚景襄皇帝,廟號睿宗。
元睿宗-個人簡介
拖雷(1193年—1232年),成吉思汗正妻孛兒臺之第四子,尊號“也可那顏”(大官人)。早年隨成吉思汗征戰,參與攻金和西征。元太祖十六年(1221年),他領一軍進入呼羅珊境,占領馬魯、你沙不兒、也里等地。二十二年,成吉思汗去世,繼承其父在斡難河和怯綠連河的遺產及軍隊,并監理國政。一年后,召開忽里臺(大聚會),推兄窩闊臺(元太宗)即大汗位。元太宗三年(1231年),蒙古軍大舉攻金,他率西路軍由鳳翔南下,經南宋境,繞道迂回,渡漢水北上進入金境。次年,他率軍與金軍在鈞州(今河南禹縣)三峰山決戰,全殲金軍精銳。北還途中病逝,年四十余歲。子蒙哥(元憲宗)、忽必烈(元世祖)相繼即位。后追謚景襄皇帝,廟號睿宗。
元睿宗-歷史發展
公元1213年,拖雷攻占金國德興府(今河北省涿鹿縣),后來又隨父攻克宋的雄、霸、莫、河間等河北州郡和山東各州郡。
公元1219年西征時,拖雷與其父成吉思汗統率主力越過沙漠,直趨不花剌。父子倆率蒙古軍從那黑沙石出發,過鐵門關(今烏茲別克沙赫爾夏勃茲南90公里拜松山中的布茲加勒山口)南下。成吉思汗從諸軍中選拔強悍者組成了一支精銳部隊,命拖雷率領,先渡阿母河去取呼羅珊諸城。后來,成吉思汗進圍塔里寒寨(今阿富汗木爾加布河上游之北)。塔里寒軍民憑險據守,蒙古軍圍攻7個月,直到拖雷奉召回軍與其父會合時才將此山城攻克下來。該城的守軍和人民皆被屠殺殆盡。不久,拖雷受其父之命進入呼羅珊地區,對敢于反抗蒙古的城市進行殘暴的報復。
公元1229年秋,為了推選新大汗,蒙古的宗王和重要大臣們舉行大會。宮廷內就有人恪守舊制,主張立幼子拖雷,反對成吉思汗的遺命,大會爭議了40天。此時術赤已死,察合臺全力支持窩闊臺,拖雷勢力孤單,只得擁立其兄窩闊臺即位。
公元1230年,拖雷和窩闊臺分兵攻金。他們遵照其父成吉思汗的遺囑,用武力假道宋境。公元1231年冬天,拖雷在均州三峰山(今河南禹縣境內)打敗金軍的主力部隊,乘勝攻占了河南諸郡等地。
忽必烈是拖雷正妻唆魯禾貼尼的第二子(總第四子)。, 原來拖雷有十一子,長子即蒙哥,四子忽必烈,六子旭烈兀,七子阿里不哥。蒙哥即汗位后,遣忽必烈開拓南部漢地,令旭烈兀遠征西域,以阿里不哥留守和林看管蒙古本土,自己則親率大軍伐宋。不料蒙哥汗于1259年在合州城下陣亡,忽必烈為爭奪汗位匆匆北返。按規矩,大汗之確定須由“忽里臺”推舉,由于阿里不哥在和林頗受諸王公之擁護,忽必烈返至開平(今內蒙古多倫西北之石別蘇木),乃自行即位為大汗,建年號為中統,并詔告中外。同時阿里不哥則在和林召集“忽里臺”,亦稱大汗,于是兄弟拔刀相向,內戰長達四年之久。
忽必烈能繼承汗位主要原因是在1251年,忽必烈以皇弟之親,受任總理漠南漢地軍國庶事,南駐爪忽都之地。他先后任漢人儒士整飭邢州吏治,立經略司于汴梁,整頓河南軍政,并屯田唐、鄧,收到積極效果。1253年,受京兆(今陜西西安)封地,忽必烈又在這里任諸儒臣興立屯田,興復吏治,恢復農業,建立學校,進一步取得北方漢族地主階級對他的擁護,展現了一個政治家的能力和威望,為元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社會基礎。而且蒙古帝國因爭奪汗位造成的混亂是由于缺少對汗位的有序繼承而造成的,所以具有最偉大軍事能力的領導者經常能取得勝利。忽必烈依托中原的強大人力與物力,以及自身卓越的軍事才能一舉擊敗阿里不哥,取得汗位。為了得到支持,忽必烈還依靠漢地的資源和漢人臣民,他發布了一份由他的儒士幕僚王鶚起草的詔書,承認對于統治中國光靠蒙古軍事技能是不夠的,為了統一中國需要一位仁義的和按照先人傳統進行統治的賢人,并且暗示他正是這樣的人。他還提出減少百姓的賦稅和徭役負擔。而且忽必烈自己可以利用中國北方的資源,并且利用占據中原的優勢封鎖向阿里不可提供的物資供應。以上種種原因最終使忽必烈取得了汗位爭奪戰的勝利。
元睿宗-猝死之謎
拖雷作為成吉思汗幼子、元世祖忽必烈之父,在成吉思汗及窩闊臺時期曾經發揮過重大作用,當時人認為“拖雷之功,著在社稷”。但這樣一位戰功卓著,在蒙古汗國舉足輕重的人物在41歲時突然“英年早逝”,其死因究竟何在呢?《元史·睿宗傳》記載說:1332年“五月,太宗不豫。六月,疾甚。拖雷禱于天地,請以身代之,又取巫覡祓除滌疾之水飲焉。居數日,太宗疾愈,拖雷從之北還,至阿剌合的思之地,遇疾而薨,壽四十有(一)”。《元史·太宗紀》記載:“九月,拖雷薨。”它說明拖雷之死距離他飲“圣水”的時間相隔已經3個月,導致拖雷死亡的“疾病”是否與那杯“圣水”有關,也不得而知。《史集》的記載與《元史》大同小異,只是比《元史》詳細得多,并比較清楚地說明了拖雷之死與那杯“洗病的水”有直接關系,因為正是在拖雷喝了那杯水才“過了幾天,他就得病去世了”。而當拖雷的遺孀多次講到拖雷是“為了合罕而去世”時,并沒有遭到任何人反駁,包括窩闊臺大汗也感到欠了拖雷夫婦的情。從《蒙古秘史》第272節記載來看,讓拖雷喝下“詛咒的水”是巫師們有意安排的,又是窩闊臺大汗直接批準的,在這種情況下拖雷不得不喝;而喝過這杯“詛咒的水”后只過了片刻,拖雷便留下了遺囑,去世了,說明這杯“詛咒的水”是一碗置人于死地的毒水。
唆魯合貼尼-家族命運
按照出生的先后順序,這四個兒子的名字分別是: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蒙哥是蒙古帝國大汗,忽必烈開創元朝,旭烈兀為伊利汗國(波斯)皇帝,阿里不哥則曾經與忽必烈爭奪帝位并一度占上風,稱蒙古帝國大汗(皇帝)近四年(公元1260-1264)。
唆魯合貼尼是什么時候嫁給拖雷的,已經難以考證??梢源_定的是,她是拖雷諸妻中年紀最長、最早嫁給拖雷、也最受寵的。在拖雷的十一個兒子中,出自她腹中的就有四人。
做為后妃、做為母親,唆魯合貼尼無疑是幸運并且成功的,但是做為一個女人,唆魯合貼尼卻四十歲左右就成了寡婦。造成這兩種情形的理由都只有一條:她是拖雷的妻子?!?/font>
成吉思汗鐵木真嫡妻孛兒貼一共為他生下了四個兒子。在這四個嫡出兒子中,拖雷是最幼子。按照蒙古習俗,幼子為“守產”之子,理應繼承父親的財產和牛羊。除此之外,拖雷本人更是同胞四兄弟中最有膽略才干的。因此,成吉思汗對拖雷的喜愛是不言而喻的。成吉思汗曾經讓他擔任監國,還曾經將拖雷稱為自己的“那可爾”(同伴)?!?/font>
不過,蒙古帝國時期有一個這樣的規矩,即使老皇帝有遺囑,也必須通過忽里勒臺大會的最后批準,新帝才能繼位。這是一個必須得走的過場?!?/font>
會議由拖雷主持,由耶律楚材從中周旋。經過長時間的議論考量,實力最雄厚的拖雷表示愿意接受父親的主張,將汗位給予三哥窩闊臺。
由于拖雷的實力實在太雄厚,雖然他已經點頭應允,窩闊臺仍然頗為躊躇,說當著這位弟弟的面登上汗位,自己很過意不去。
窩闊臺登上帝位之后,拖雷遵守諾言,盡心盡力地輔佐他。不過我們可以想象,窩闊臺心里面不可能不對這位實力超群的弟弟滿心忌憚。
公元1231年,窩闊臺和拖雷率大軍南征,目的地是金國。
然而就在蒙古汗國凱旋北歸的路上,窩闊臺突然患病,口不能言。病情發展得很快,自起病后不到一個月間,窩闊臺已經到命懸一線的地步了。隨軍的巫師用了所有的方法也不能阻止大汗走向死亡的步伐。最終得出的結論是:由于蒙古軍隊滅金之時殺戮太過于慘毒,觸怒了金國土地上的鬼神,他們一定要報復,因此任何祭祀都沒有作用,除非大汗自己死掉,或者堪與大汗地位相比擬的皇族死掉,才能平息他們的怒火。
既然他這么說了,窩闊臺自然不會客套。巫師立即將木碗端來,里面盛著據說是抹過窩闊臺身體后又施了咒語的水。拖雷將這碗水飲下之后,窩闊臺果然霍然而愈,而四十來歲的拖雷卻死了。
不過這事兒實在透著糊涂。被蒙古帝國滅得寸草不生的國家多了去了,金國的百姓好歹還剩了那么一些,怎么說,金國鬼神的怒氣也不至于能高過那些國家的鬼神吧!再者說了,如果滅了一個國家,那國家的鬼神就要立即現世報滅掉仇家的一個高級成員,那蒙古帝國的宗王老早就該一個不剩了。何況,北宋王朝那般慘烈的靖康之恥,咋沒見鬼神出來效個力啥的!
拖雷臨死前,曾經囑咐窩闊臺照料自己留下的孤兒寡婦。然而再怎么照料,孤兒寡婦就是孤兒寡婦,何況從后來發生的事情來看,窩闊臺照料的方法并不是很地道。
蒙古汗國盛行的是薩滿教,當時的薩滿教仍然帶著原始宗教的印記,巫術、人牲、天意……以巫師的說法來解釋拖雷之死,自然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認可。然而唆魯合貼尼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她是成吉思汗義父王罕之弟扎合干不的女兒。王罕的克烈部被成吉思汗滅掉,扎合干不也被殺。但是唆魯合貼尼仍然堅持著克烈部的信仰,她信仰的可不是薩滿教,而是“景教”,即基督教中的聶思脫里派,蒙語稱之為“也里可溫”。因此巫師的解釋并不一定能在唆魯合貼尼這里過關。
幾乎是從知道丈夫死訊的那一刻起,唆魯合貼尼就敏銳地感覺到了事情另有隱情。不光是因為宗教信仰差異太大,更因為她深知蒙古汗國皇族內部的許多隱事
——早年,成吉思汗就曾經派三名力士殺死了威脅自己權威的巫師闊闊出并毀尸滅跡,還聲稱是“上天”取走了闊闊出的性命和尸體。
不過,唆魯合貼尼的理智很快就戰勝了感情,再說人死不能復生,拖雷“義舉”的名聲肯定是比被大汗鏟除的名聲更符合實際需要,她沒有做任何反應。與此同時,做為拖雷家族的當家人,唆魯合貼尼開始嚴格地約束諸子及部屬,既不讓他們做任何違拗窩闊臺大汗的事情,更不讓他們彼此之間爭執??傊?,不能給別人任何整治拖雷家族的理由。
窩闊臺很清楚,拖雷家族如今的主心骨就是唆魯合貼尼。于是他忽然頒下了一道詔書,要唆魯合貼尼改嫁,而且是嫁給自己的長子貴由。
拖雷死時,貴由剛二十七歲,比唆魯合貼尼的長子蒙哥大不了幾歲(蒙哥小的時候還曾經做過窩闊臺一段時間的養子)。如今居然要讓養子的母親嫁給自己的兒子,很明顯這不是一椿般配的婚姻。隱藏在背后的真正原因,應該還是窩闊臺想借機將拖雷家族的兵權財富統統納入窩闊臺系的囊中,也順便使拖雷諸子沒有母親可依靠。(算一下這個輩份很壯觀:唆魯合貼尼是王罕的侄女,本應與成吉思汗平輩,卻嫁給了他的兒子;現如今窩闊臺更要將弟媳婦變成兒媳婦,如果成事的話,這是個什么道道兒)。
既有拖雷為兄替死的名聲,加上唆魯合貼尼又說得這么心平氣和,窩闊臺實在找不出什么毛病,再加上年輕的貴由并沒有領會父親的用意,始終沒有堅持非娶寡嬸不可。窩闊臺只好打消這個念頭。
然而,貴由議婚之事并不是唆魯合貼尼唯一遇到的麻煩。
這一次的挑釁如此公然,果然觸怒了拖雷部下的將領,他們紛紛表示要去討回這個公道。
然而唆魯合貼尼仍然不動聲色,她勸阻了部屬的沖動,并平息了他們的怒火。經過她的說明,她的兒子和將領們都明白了忍耐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唆魯合貼尼甚至變害為利:既然自己的部屬和財產是不能拿回來了,何不趁勢和闊端結下友情?果然,闊端從此成了窩闊臺系最為親近拖雷家族的人物之一。只是可惜他死得太早了一點,沒能為拖雷家族幫上更大的忙。
由于在唆魯合貼尼的管理下,拖雷家族長期以來都表現得服從溫順,時間久了窩闊臺也就不再成心找岔了。此后盡管拖雷諸子統兵四出征戰,軍事實力越來越雄厚,他也不再把他們視做威脅,反倒對他們非常喜愛。窩闊臺對唆魯合貼尼也漸生愧疚之心,對她提?合貼尼仍然沒有立刻輕舉妄動。
格什克巴圖譯元朝秘史
宋理宗淳佑元年(公元1241)十一月,56歲的窩闊臺因為飲酒無度離開了人世。由于他的六皇后乃馬真脫烈哥那企圖篡改窩闊臺的遺愿,又想要自己稱制掌權,致使蒙古帝國的汗國虛懸了五年之久。
在這五年間,無數的宗王都想打這個帝位的主意,互相打來打去,搞得烏七八糟。反倒是實力最強的拖雷一族,由于唆魯合貼尼的審時度勢,沒有趟這混水。
當貴由終于登上帝位之后,他對唆魯合貼尼非常感激,可著勁兒地給拖雷家族各種榮譽和權力。當然貴由報恩之馀也沒有忘記跟自己早有私怨的拔都。稱帝之后,他立即決定率軍討伐欽察汗國。
有了這樣兩面逢源的局面,唆魯合貼尼和她統率下的拖雷家族,能有未來那般遠大的前途,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總之,剛剛當了三年大汗的貴由就這么死了。唆魯合貼尼倒也禮數周到,第一個派人前去看望他的大皇后斡兀立海迷失。海迷失隨后臨朝執政??上У氖撬龥]有唆魯合貼尼那樣的頭腦,更沒有她管教兒子的本事。蒙古汗國又陷入混亂之中。
不用說,拔都也有心想打汗位的主意。但是經過一番權衡,他決定向拖雷家族投桃報李,主動提出要議立拖雷長子蒙哥為新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