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梓百畫的笑臉,對我說:這是媽媽的微笑,媽媽笑起來,真好看。
這張畫,是梓百剪的紙板,在廢舊材料上畫了一個可愛的笑臉,一下子變廢為寶。
有一次因為一件小事,梓百惹我生氣,哭著對我說:媽媽,你能笑一個嗎?
我生氣地說:不能,因為媽媽的耐心被你都消耗完了,笑不出來啦。
梓百又大哭起來,他跑過來非得纏著我,扯著我。
我看著他,哭著的小臉,一個剛滿六歲的孩子,動了憐愛之心。對著梓百露出了笑臉。梓百的情緒逐漸平復下來。
那一次,終于懂得梓百為什么哭著要讓媽媽的微笑。
因為媽媽的微笑,讓孩子感受媽媽的愛。
因為媽媽的微笑,孩子感受到“媽媽不生氣,原諒他”。
因為媽媽的微笑,孩子感到安全感。
后來,我和梓百做一個約定:當我們倆情緒不好時,只要對方喊“smile”。 無論情緒如何,都要回應一個大大的“微笑”。
一下子,情節就會逆轉,大家心情會好轉起來,然后心平氣和來溝通問題和解決問題。
“一笑之間,情緒轉臉”。
這招,非常好用。大家不防試試喲。
這個笑臉畫,我準備放在辦公室,每次遇到煩惱時,想起梓百的話:媽媽,smile,媽媽笑起來,真好看。
這個孩子,很愛媽媽的孩子。
我也努力做一個愛笑的媽媽,用微笑照耀孩子的童年。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