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護您的訴訟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證據規定》)等有關法律規定,現將民事訴訟舉證事項提示如下:
一、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及要求
1、原告起訴或者被告提出反訴,應當附有符合起訴條件的相應的證據材料。
2、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
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
3、特殊侵權訴訟的舉證責任,根據《證據規定》第四條的規定,由相應的當事人承擔。
4、在合同糾紛案件中,主張合同關系成立并生效的當事人對合同訂立和生效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主張合同關系變更、解除、終止、撤銷的一方當事人對引起合同關系變動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
對合同是否履行發生爭議的,由負責履行義務的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
對代理權發生爭議的,由主張由代理權一方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
5、在勞動爭議糾紛案件中,因用人單位作出開除、除名、辭退、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等決定而發生勞動爭議的,由用人單位負舉證責任。
6、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應訴時,可提交證據復印件或復制品,但在交換證據和開庭審理時必須攜帶證據原件或者原物,以供質證。
7、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的證據系在我國領域外或者在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形成的,應根據《證據規定》第十一條履行相關公證、認證或證明手續。
8、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外文書證或者外文說明資料,應當附有中文譯本。
9、當事人應當對提交的證據材料逐一分類編號并裝訂成冊,在證據清單上對證據的名稱、份數、頁數及其來源、證明對象和內容作簡要說明,并簽名或蓋章,注明提交日期,同時依據對方當事人人數提供證據材料副本。
二、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收集證據的情形和要求
1、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的證據有:
(1)申請調查收集的證據屬于國家有關部門保存并須人民法院依職權調取的檔案材料。
(2)涉及國家機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材料。
(3)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
2、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應當提交書面申請,載明被調查人的姓名或者單位名稱、住所地基本情況,并說明無法收集證據的原因,目前的證據線索,需要收集的證據內容以及待證事實。
三、舉證期限及逾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后果。
1、當事人應當在人民法院送達的舉證通知書上載明的舉證期限內提交全部證據材料。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的,視為放棄舉證權利。
對逾期提交的證據材料,除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外,人民法院審理時不組織質證。
2、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確有困難的,應在舉證期限內向人民法院申請延期舉證,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3、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和當事人申請證據保全的,均應提交書面申請,并不得遲于舉證期限屆滿前七日。
人民法院調查收集證據的費用,由提出申請的當事人在申請后七日內預交,到期不預交的,則對其申請不予準許。
申請證據保全的,須提供相應的擔保。
4、當事人申請鑒定,應當在舉證期限內提出,并在提出申請之日起七日內預交鑒定費用,當事人因在規定期限內不預交鑒定費用而未能鑒定的,則自行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
5、當事人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起反訴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6、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十日前提出,并經人民法院許可。證人出庭作證的合理費用,由提供證人的一方當事人在申請后七日內預交,到期不預交的,則對其申請不予準許。
7、當事人可以向本院申請一至二名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員出庭就案件的專門性問題進行說明。本院準許其申請的,有關費用由提出申請的當事人在提出申請之日起七日內預交,到期不預交的,則對其申請不予準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