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雜病論》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雖為道家醫學,卻與道教不一樣,其中并無巫醫祝由禁咒之內容,而是直取大道,更近老莊之觀念。講道家醫學就要講無為,講順應天然,醫家不可妄自作為,不妄自作為才能無為而無不為。
由于中西醫的理法不一樣,理論或學術體系的不一致,所以,在用藥有觀念上也有很大的不同。
中醫講表里內外、講風寒暑濕燥火、講經絡陰陽氣血臟腑,所以中醫療法講究根據辯證針對病因,或內治用藥或外治,用以疏通表里內外、調和陰陽氣血、溝通臟腑經絡,目標就是導引氣機、升清降濁,也即中醫講藥是用來調理人體自身機能、并用以來調動自身機能去抵抗疾病,也即是相當于調動自身的免疫,目的就是以便讓人體達到一個新的健康平衡狀態。
西醫講藥就是用來治病的,也就有了“什么藥治什么病、什么病用什么藥”之類的直接的醫學常識或直觀的科學道理。
[如中西的補益氣血的不同。西醫補血用輸血,補氣則輸氧;中醫講“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補血當先補氣、補氣當先補血方能應手神效。且中醫里講補血湯用黃芪、當歸,并不是將黃芪、當歸鼓搗一下放到茶杯里也能生出血來的,而是要經過脾胃中土運化,如五谷布津,方能生成氣血。]
西醫針對如高血壓就用治高血壓的藥、針對如糖尿病就用治糖尿病的藥、針對過敏就用抗過敏的藥物等等不一而足,簡單明了,很容易為人接受和理解。
所以,假如有“藥更多的不是用來治病而是用來調和平衡的,治病的是自身的抵抗力與免疫力”這一說詞的話,就此對西醫而言就非常不好理解了,而讓中醫來理解就相對容易多了。
如果大家能理解到這點,也就能理解中醫中的“同病異治、異病同治”了。大家再回頭看看仲景的桂枝湯、麻黃湯、柴胡湯、葛根湯、附子湯、理中湯、羊肉湯、地黃湯、補中湯等等,哪個不是調理經絡、氣血、臟腑、樞機、表里、陰陽、虛實的?哪個湯方是治病的?哪個湯方又是治不了病的?如若大家確切理解到這些,那么大家作為中醫人就能確切坦然而又自信地面對外行對中醫人“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的詬病與質疑。
其實,幫助人們治病的最大系統,不是藥物系統,而是80%~90%依賴于人體的自身的免疫系統,即靠自我體質的抵抗力及自我體質的調節,這點在西醫界乃至科學界都是被廣泛認可、普遍認定的。
美國泛美癌癥治療中心的古維·普拉特博士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在癌癥患者中,約有10%的人會發生腫瘤自然消退,而且一經消退,便極少復發。美國癌癥協會對近200例自然消退的癌癥病人研究的結論是:人體免疫力的增強是癌癥自然消退的根本原因。
癌癥自愈,得益于生命的自愈力,而免疫力只是自愈力的一部分。經過調查發現,癌癥患者能夠自愈,除了與所患癌癥類型有關,跟自己的心理狀態也有很大關系。后者甚至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患者能否戰勝癌癥,恢復健康。
曾看過這樣的報道:有的病人在得了癌癥之后,又得了精神分裂癥。這樣的雙重打擊,對癌癥病人來說,無疑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然而,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是,一段時間之后,研究者發現,同樣患病的正常人因為無法承受癌癥帶來的生理與心理折磨,相繼去世;但是患了精神分裂的癌癥患者還活著,這還不是最令人稱奇的,他們甚至連體內的癌腫都消失了。
研究者將這個奇跡的發生,歸結為心理使然。這并不是上天眷顧,也不是精神分裂有治愈癌癥的功效,而是因為精神分裂者沒有平常人患癌之后千斤重的心理壓力,不會有太過強烈的求生欲望。自然平和的心態,慢慢地治愈了癌癥。
[此與業界治病與“患者靠醫,醫者靠藥,藥則靠心”一說異曲同工之理法。很多的臨床現況是,如患者從心里根本就是抗拒不接受的法,你最好的藥最好的方法在其身上都難以達到你想要的效果。]
(附:意念力是存在的,它來自于人體的能量場,但人的這一能量場會隨著后天不斷產生的欲望而減弱。減少欲望,保持心態的平和,多做善事能增加這一能量場。可以說德行是人體能量場的源泉,修煉人練什么,就是修煉人的心性和德行。人的意念(信念)越專一,這個力量就越大。這也就是人們為什么常說“心誠則靈”的道理。佛門中也常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所以,只要念頭正,越單純越好,越單純越容易成功。)
情緒變化、心理的緊張刺激會降低或抑制機體的免疫能力,誘發內分泌的失調。[現代醫學證明:幾乎所有的疾病的發生或轉歸,都會與精神因素相關。]
癌癥病人的情志好壞常也起著比較重要的作用。一些甚至中晚期癌癥病人,由于正確對待自己的疾病,睡眠質量、飲食等改善較多,并能配合醫生診治,往往生存時間長,生存質量好。其中不乏生存10余年,甚至20年以上者,有的被家人稱為“鋼鐵戰士”。因此,情志因素的干預可以對腫瘤的發生和發展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晚期癌癥患者情志的調節和飲食調理,可通過心理調治,減輕患者的精神負擔,并適當運用疏肝解郁之品,以期提高藥物抗癌效果和生存質量…學習劉希彥老師的《大醫至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