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乃荊楚之地,歷史上的湖南,醫學相當發達,我們僅僅從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古醫書來看,就有14種之多。
其中甚至包括了醫經、經方、房中、神仙等,真的是一應俱全,要知道這些古醫書可不是一般的醫書,它們可以堪稱是中醫理論的淵源。
此外,作為炎黃子孫,我們的始祖之一-炎帝的故事,也在發生湖南;其中廣為流傳,家喻戶曉,莫過于神農(炎帝)嘗百草以療疾病,最后著成中醫大典籍《神農本草經》,其中論藥365種,成為中藥理論的淵源。
有關神農(炎帝)嘗斷腸草而中毒身亡的傳說,就發生在株洲茶鄉,即今湖南株洲炎陵縣鹿原陂。
那么,在這樣一個有著中醫中藥發祥地美譽的湖南,現代有哪些出名的老中醫呢?
如果從2009年的首屆國醫大師,到2022年第四屆國醫大師來看,湖南一共當選了3位,他們分別是第二屆國醫大師劉祖貽、第三屆國醫大師熊繼柏、第四屆國醫大師潘敏求。
下面我就簡要地介紹一下這3位湖南的國醫大師,僅供參考。
劉祖貽,生于1937年,湖南安化人;劉老先生自幼聰穎好學,隨父學醫,1957年考入湖南省中醫進修學校,畢業后被分配到湖南省中醫藥研究所,有幸成為名中醫李聰甫的助手。
劉老先生認為,中藥無論是扶正還是祛邪,其根本都是提高或抑制人體的免疫,劉老也是我國最早的中醫免疫學研究者之一。
劉老先生擅長中醫藥診治內科、婦科及兒科疑難病,尤其對中風、眩暈、帕金森病、癡呆、癲癇等腦病的治療,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熊繼柏,生于1942年,湖南石門人,湖南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
熊繼柏老先生13歲學醫,并拜師于常德名老中醫胡岱峰先生,如今,熊老先生不僅已經從事中醫臨床50多年,而且從事中醫高等教育也有30多年。
熊老先生善于辨證施治,精于理法方藥,尤其擅長診治內科雜病、兒科病及婦科病;對于診治急性熱病和疑難病證,熊老先生也有自己獨到的經驗。
潘敏求,生于1941年,湖南瀏陽人,1968年畢業于湖南中醫學院,湖南省腫瘤醫院教授、主任醫師。
潘敏求老先生長期從事中醫藥的臨床和實驗研究,主攻中醫藥防治肝病和腫瘤,尤其擅長運用中藥治療乙肝、肝硬化、頑固性肝腹水等肝病。
在腫瘤治療方面,潘老先生對于肝癌、肺癌、乳腺癌、胃腸道癌等常見惡性腫瘤,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潘老也是我國著名的中醫腫瘤肝病專家之一。
您同意我的觀點嗎?歡迎您在評論區發表您的觀點和看法!
每天更新健康熱點,醫療痛點;如果我說的,正是您所想的,那么,請點贊、轉發、關注朱蕭俊說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