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還是臨淄王的時候,娶妻王氏,王氏先祖是梁朝冀州刺史王神念,父親王仁皎,是個五品五官,兄弟王守一。
此時的唐玄宗還是一個落魄的王爺,伯父李顯是皇帝,父親李旦是王爺,伯父李顯和韋皇后像防賊一樣防著李旦和李隆基父子倆。
王皇后
一心想當女皇的韋皇后毒死了自己的老公李顯,女皇沒當成,卻被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發動的唐隆政變給滅了,在這次政變中,將門虎女的王氏表現有有膽有識,不但讓父兄參與這件危險的事情,自己還做了大量的幕后工作,真實父親同舟共濟,共同創業呀。
李隆基當上了太子,發妻王氏當上了太子妃,李隆基一鼓作氣擺平了姑姑太平公主,名正言順的當上了唐玄宗,王氏順理成章當上了母儀天下的皇后娘娘。
作為唐玄宗的賢內助和事業的追隨者,王皇后無疑是很優秀的,但是有一點卻是致命的,王皇后一直未能生子,這給了其他嬪妃爭權奪利的機會。
趙麗妃緊緊抓住這個機會,生下兒子李瑛,順利當上太子,但是卻被武惠妃陷害,和其他兩個兄弟一起,一天內被玄宗殺死,一個血腥的家庭悲劇!
俗話說“虎毒不食子”,雖然“最是無情帝王家”,但是,一天殺三個兒子,唐玄宗也是創造了歷代帝王的記錄了!
王皇后沒有兒子,也就沒有嫡長子,而玄宗的長子因為年少時打獵被野獸抓傷了臉,毀了容,順位下去就是李瑛了,母親趙麗妃正得寵,李瑛順理成章的當上了太子,如果沒什么意外的話,就等著當皇帝了,但是,意外還是發生了。
武惠妃
年輕漂亮的武惠妃橫空出世,很快獨得玄宗寵愛,趙麗妃只好靠邊站了,這樣一來,李瑛的地位難免受到威脅,幸虧老天幫忙,武惠妃雖然得寵,還特別能生孩子,但是生一個夭折一個,一連夭折了三個,這一串打擊下來,武惠妃徹底害怕了,等到生下第四個兒子的時候,她都不敢自己帶孩子了,送給李隆基的哥哥寧王去養,雖然趙麗妃不受寵了,但是兒子李瑛的地位還是比較穩固的。
但是到了開元十二年,連續發生了幾件事:
第一件:王皇后為了生孩子,保后位,聽哥哥王守一的主意,霹靂木刻上天地文和玄宗名諱,經和尚做法后配在身上,保佑她生個兒子,結果被武惠妃得知,秘密舉報,這就是著名的“符厭事件”,玄宗大怒,王皇后廢為庶人,還搭上哥哥一條命,武惠妃加快了爭奪后位的步伐。
第二件:開元十三年,武惠妃的兒子李瑁七歲了,過了危險期,迎回宮中,封為壽王。
第三件:開元十四年,太子李瑛的親媽趙麗妃死了,失去母親的庇護,又迎來一個強大得多對手,李瑛的太子之位岌岌可危。
很快,太子李瑛就迎來了第一場考驗,開元十四年,玄宗要立武惠妃為皇后,這一決定立即遭到大臣們的反對,換皇后,就要換太子,況且太子無罪,如此一來政治成本太大。有人提醒唐玄宗,武惠妃是武三思的侄女,她當上皇后,會不會成為第二個武則天呢?嚇得玄宗一激靈,立即放棄這個想法,武惠妃的夢想破滅了,李瑛涉險度過第一關。
李瑛
皇后當不上,武惠妃退而求其次,為兒子謀取太子位,轉眼間兒子17歲了,在姐姐的婚宴上看上了一個大美人楊玉環,玄宗做主,壽王迎娶美人,武惠妃卻又一番滋味在心頭,兒子都結婚了,自己還沒有把那個沒有娘的李瑛給扳倒,面對精明的玄宗和一群反對她的大臣,武惠妃感到勢單力薄。
事情很快有了轉機,野心家李林甫通過太監給武惠妃傳信,愿助壽王登上太子位,朝廷上終于有人了。另一方面,女兒咸宜公主的駙馬楊洄來頭不小,他是中宗李顯和韋皇后的女兒長寧公主的兒子(另一位安樂公主和韋后一起被殺),楊洄表態,愿幫助母親為哥哥爭個太子當當,如此一來,武惠妃實力大增,經過分工部署,武惠妃負責給玄宗灌迷魂湯,李林甫負責在朝堂上運作,楊洄利用公子哥的身份,緊盯太子的一舉一動,隨時舉報。
終于等到機會了,開元二十四年,太子李瑛和弟弟鄂王瑤、光王琚一起喝酒發牢騷,三個人的母親都是當年得寵,后來有了武惠妃,先后失寵,三個人都埋怨玄宗太過寵愛武惠妃。
其實,喝喝酒發個牢騷很正常,武惠妃去抓住機會,編造謠言,無限放大,在玄宗面前哭的聲嘶力竭:太子與兩個王爺結黨,要害死我們母子!陛下一定要為我們做主!
玄宗當時就怒了,結黨營私,這還得了!中國古代皇帝和太子的關系非常微妙,你想想,天天有個人在等著你死了好繼承你的江山、你的財富、你的女人,你對這個人能沒有戒心,就算是親兒子也不行。
唐玄宗
唐玄宗血往上涌,把宰相叫過來,當場就準備廢掉太子,李瑛的第二次考驗來了,比第一次還兇猛。
宰相是誰呢?剛直不阿的張九齡,對著玄宗,他是講事實擺道理,引經據典,要不說當宰相呢!就是有才,生生給唐玄宗上了一堂生動的歷史課,最后一句話“陛下必欲為此,臣不敢奉詔”,廢太子是國家大事,宰相帶頭反對,玄宗也不敢貿然行事,一肚子火壓了下去。
武惠妃沉不住氣了,好不容易把皇上的火攻上來,讓張九齡給一盆水澆滅了,于是,她主動出擊,派心腹宦官牛貴兒去找張九齡,“有廢必有興,公為之援,宰相可長處”,話說得很明白,只要你幫忙廢掉太子,宰相這個位置給你長期保留,這是要收買的節奏呀!
武惠妃太小看張九齡的政治操守了,以為他和李林甫一樣容易收買,張九齡把牛貴兒一頓臭罵,第二天就報告了唐玄宗,唐玄宗這才清醒過來,好家伙,差點上了武惠妃的當,她竟敢勾結宰相,插手朝廷的事兒,唐玄宗可是深深被武則天、韋皇后以及太平公主那個陰盛陽衰時代傷害過的人,就這樣,武惠妃的陰謀再次破滅,李瑛的太子之位又一次保住了。
雖然保住了太子之位,李瑛在玄宗心目中卻是逐漸被邊緣化了,最要命的是,開元二十四年底,張九齡被罷相了,李林甫當上了宰相,太子李瑛的第三次考驗又來了。
張九齡剛走第二天,唐玄宗就召集大臣商議廢掉太子的事兒,為什么玄宗又出幺蛾子呢?原來,太子李瑛又出事兒了,頭天夜里,武惠妃派人向太子和兩個王子假傳圣旨,宮內有盜賊,請太子立即帶兵護駕,事情緊急,太子三兄弟難辨真假,護駕要緊,太子李瑛、王子李瑤、李琚帶著自己的衛隊就入宮了,進宮后,武惠妃突然大呼“太子謀反!”,玄宗本身就是政變的行家,立即下令逮捕三個兒子。
第二天,玄宗在朝中提出廢除太子,大臣們有些猶豫,但是剛剛當上宰相的李林甫卻說了一句要命的話“此主上家事,何必問外人!”立即提醒了玄宗,這句話非常厲害,是有來歷的,想當年唐高宗李治要立武則天為皇后,長孫無忌等人極力反對,李勣就說了這句話,高宗立即定下了決心。八十年后,唐玄宗聽了這句話后,立即豁然開朗,讓誰接老子的班是我的家事兒,憑什么問你們呢?
家父處置,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立即廢為庶人,十五天后,兄弟三人被賜死在長安城東的驛站里,一天之內殺了三個兒子,唐玄宗可真夠狠的。
三兄弟毫無過錯,李瑛還當了二十多年太子,就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最是無情帝王家”這句話可真的不假!
壽王李瑁
李瑛是死了,武惠妃的兒子壽王李瑁依然沒有當上太子,不但沒有當上太子,老婆楊玉環也被老爹李隆基給搶走了,戴了天下第一綠帽子,這是為什么呢?
原來,武惠妃害死太子三人,心里有鬼,從此再也不能安寧,多次說看到了他們的鬼魂向她索命,從此一病不起,讓巫師做法,給太子三兄弟改葬,甚至是用處死的人為他們陪葬,各種辦法都用盡了,也無濟于事,最終自己把自己嚇死了,年僅38歲,可見,虧心事做不得呀!
失去母親庇護的壽王李瑁不僅沒有搶到太子,老婆也混丟了,真夠窩囊的!
這就是報應吧!
歡迎關注、轉發、評論,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讀有趣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