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記者 魏度
專注于金融自助設備領域17年的御銀股份(002177.SZ)依靠炒股扭虧。
前晚,御銀股份發布三季報業績預告,稱其今年前9個月凈利潤(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下同)為0.60億元至0.64億元,較去年同期變動幅度高達22倍至23倍。
不過,其今年三季度的凈利潤預計只有100萬元至500萬元。
業績暴增并非主營業務增長所致,而是來自于炒股收益。今年上半年,御銀股份進行了股票、債券及基金投資,還購買了理財產品。隨著二級市場股價上行,公司獲利不菲。
從其半年報披露的信息看,御銀股份主要購買了中國平安、貴州茅臺等大盤藍籌股,其中,僅中國平安就為其貢獻了3046.63萬元投資收益。上半年,其投資收益超過0.90億元。
其實,成為投資敗亦投資。去年,因為二級市場調整,御銀股份證券投資的虧損超過0.20億元。
御銀股份主營金融自助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設備的運營服務,公司自稱其一直走在金融自助設備行業的前沿。然而,公司主營業務業績不佳。2014年至今,其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簡稱扣非凈利潤)持續為虧損。
或許,御銀股份走上依靠炒股扭虧之路,起意于實控人楊文江通過二級市場大肆減持套現。據長江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0年以來,楊文江累計套現約18億元。
當然,御銀股份也一直注重研發。截至去年底,公司研發人員數量超過員工總數的40%。
炒股賺0.92億拉升業績
歷經凈利潤劇降之后,今年,御銀股份實現了凈利潤成功逆襲。
根據御銀股份最新公告,公司預計,今年前三季度,其實現的凈利潤變動區間為5958.08萬元-6358.08萬元,去年同期為262.79萬元,同比變動幅度高達2167.24%-2319.45%。
對照今年上半年經營業績看,御銀股份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超過20倍的增長主要來自上半年貢獻。
今年一季度,御銀股份實現的凈利潤為3528.02萬元,同比增長816.95%。二季度,凈利潤為2330.06萬元,雖然較一季度有所減少,但同比增幅高達3663.97%。整個上半年,其實現的凈利潤為0.59億元,去年同期僅為0.04億元,同比增幅為1211.54%。
三季度,公司凈利潤預計僅為100萬元至500萬元,急劇減少。
是什么導致了御銀股份上半年凈利潤大幅飆升呢?炒股!
今年一季報、三季報等業績預告中,御銀股份均提及證券投資收益。半年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證券投資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0.44億元,這,主要是得益于股價上漲。
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持有中國平安、貴州茅臺、東方財富、溫氏股份等四家A股公司股票。同時,公司還持有多家公司可轉債以及部分基金。隨著二級市場價格波動,至今年6月底,除了可轉債整體出現虧損外,基金及股票均出現浮盈。盈利大戶是中國平安,公司入股成本為2.01億元,期末賬面價值為2.32億元,浮盈3046.63萬元。
今年上半年,中國平安股價從56.10元/股上漲至88.61元/股,累計上漲32.51元,漲幅為57.95%。
除了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御銀股份還存在投資收益,這主要來源于理財產品收益、出售交易性金融資產獲利以及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股息紅利等。上半年,該項投資收益為0.49億元。
綜上所述,上半年,上述兩項的收益合計為0.92億元。依靠這些收益,御銀股份才實現了扭虧為盈。
實控人套現18億
御銀股份炒股盈利的思路或源于公司實控人楊文江二級市場的減持炒作。
今年以來,御銀股份凈利潤大幅增長,在于其精準抓住了二級市場轉暖的大好機會。今年三季度,二級市場處于調整中,御銀股份的證券投資基本上沒有獲得多少收益。
其實,早在去年,御銀股份就開始炒股。只不過,因去年二級市場深度調整,炒股為其帶來了0.23億元的投資虧損。
御銀股份大肆炒股,公司實控人楊文江則通過二級市場不斷減持自家公司股票。
御銀股份于2007年11月上市,彼時,楊文江直接持有公司0.48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63.95%。歷經5次送轉股,至2013年底,公司總股本擴大至3.45億股,楊文江的持股數量也達到3.28億股,占總股本的43.15%。
從2010年開始,楊文江踏上了大手筆減持之旅。而其第一次大手筆減持發生在2011年3月23日,其一次性減持872萬股,套現1.61億元。
2013年開始,減持更為瘋狂。當年7月3日,楊文江一口氣減持了3805萬股,接近總股本的5%,套現了1.54億元。2014年,楊文江實施了兩次大手筆減持。當年1月30日,減持了3805萬股,減持均價為6.06元,套現2.31億元。當年9月19日,又減持了3454.84萬股,減持均價為6.67元,套現2.30億元。
一年內兩次實施減持,合計減持了7259.84萬股,占總股本的9.54%。此次減持后,楊文江所持的無限售條件的股份僅剩下28股,可謂是頂格減持。
2015年3月23日、24日,A股進行牛市行情,御銀股份股價也大幅上行。楊文江趁機頂格減持3805萬股,套現約4.50億元。2016年,楊文江再次減持2700萬股,套現2.53億元。2017年9月14日、15日,楊文江再次減持,不過幅度要小很多,合計套現約0.17億元。今年9月6日,楊文江再度減持281.73萬股,套現0.17億元。
根據長江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0年至今,通過在二級市場減持,楊文江共計套現約18億元。
上半年研發投入增長44%
雖然主營業務盈利下滑,實控人楊文江也大肆減持似乎有撤退之意,但御銀股份依舊大舉投入資金進行研發。
今年半年報顯示,御銀股份的研發投入為1764.93萬元,去年同期為1226.85萬元,同比增長43.86%。
御銀股份成立于2001年,2007年11月就進入資本市場。作為向金融機構提供專用設備的企業,御銀股份的市場占有率曾高達17%,并因此獲得不菲業績。
2007年至2011年,其凈利潤從0.55億元一路上升至1.77億元,4年間增長了兩倍。
御銀股份的研發投入一直算不錯。2008年,其研發投入為0.17億元,盡管從2012年開始,公司凈利潤不斷滑坡,但其研發投入持續增長,至2015年達到0.99億元。
近三年,隨著營業收入不斷下降,公司研發投入也在不斷減少,但每年的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接近10%。
2016年至2018年,其研發投入分別為0.94億元、0.56億元、0.34億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12.19%、9.89%、8.61%。
御銀股份的研發人員也在逆勢增長。2017年、2018年,其研發人員分別為132人、185人,分別占公司員工總數的44.15%、40.57%。
去年,御銀股份及其子公司獲得16項發明專利、28項實用新型專利、4項外觀設計專利、5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8項資格認證證書、9項產品認證證書。今年上半年,再獲9項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資格認證證書、2項產品認證證書。
在財報中,御銀股份稱,歷經十七年努力創新和持續發展,公司已走在金融自助設備行業的前沿。
不過,隨著移動支付的快速崛起與普及,金融自助設備受到全所未有的沖擊。御銀股份的產品創新升級甚至是產業轉型,似乎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