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指出的是,這個問題中包含著兩層法律關系,一是遺囑繼承法律關系,一是婚姻法律關系。
北京曾發生過一起類似的案件。父親有一套房屋,喪偶后再娶。后病重,當時女兒、女婿鬧離婚,為了防止再婚妻子、女婿與女兒爭奪這套房子,父親寫了遺囑,表明“本人單獨所有的房產歸女兒所有”。
父親去世后,女婿起訴離婚,要求分割這套房子,最終法院判決支持女婿的訴訟請求。
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法定繼承是主要的繼承方式,但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在此案中,如果這位父親沒有立有遺囑,那么按照《繼承法》的規定,女兒與再婚妻子都是法定的第一順序繼承人,對房子享有同等的份額。但這位父親通過遺囑,排除了再婚妻子分得房子的資格。
因此,父親的這個遺囑,解決的是法定繼承人之間的遺產歸屬問題,只在法定繼承人之間發生效力,由于女婿不是法定繼承人,所以對女婿并不適用。
《婚姻法》第十七條第四項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但第十八條第三項也明確了例外情況,“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屬于夫妻的個人財產。
由于父親在遺囑中沒有注明這套房產與女婿無關,因此女兒通過繼承取得的這套房產,屬于女兒女婿的共同財產。
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離婚時,先由女兒女婿協商處理共同財產,如果協商不成,則由法院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判決。
這種情況,本是這位父親極力避免發生的,只可惜因為不懂法!那么這位父親要怎么書寫遺囑才能避免發生情況呢,很簡單,只要在遺囑后添加“該房產系我女兒個人財產,與其配偶無關”幾個字,女婿就跟這套房產沒有半毛錢關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