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氣解傷寒論少陽篇
userphoto

2023.06.09 山東

關注

原創 李國棟 氣解傷寒論 2020-04-03 08:43

263.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陽之為病,就是少陽病證。少陽病證是人體半表半里部的實、熱病證,與少陰病證相反,即半表半里實、熱者屬少陽,半表半里虛、寒者屬少陰。半表半里部為胸腔、腹腔及盆腔所在部位。

少陽時辰為寅卯辰上,此時天之陽氣為旭日東升,人與天應,人之陽(衛)氣亦向上升浮,常人此時外感風寒,少陽升浮之氣被邪氣壓抑,則郁而化火,火氣上沖口腔及目,即出現口苦、咽干、目眩。口苦、咽干一并出現,才為少陽熱證。只有咽干或只有目眩則不一定為少陽熱證,如甘草干姜湯證也有咽干、苓桂術甘湯證也有目眩。少陽目眩,是少陽之火氣上沖頭目引起的,與水氣上沖引起的目眩之性質不同,如142、171條之眩是少陽熱眩,治法為泄熱(刺血)止眩;苓桂術甘湯證、五苓散證之眩是水眩,治法為利水止眩。

264.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

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為少陽火氣攻沖所致。少陽氣郁化火,上犯耳目,則耳聾、目赤。熱郁胸膈,則胸中滿而煩。少陽位居半表半里部,吐下之法不達病位,反傷津血,傷津則驚,傷血則悸,如112條被火劫汗則驚,是劫汗亡陽(津液);炙甘草湯證心動悸為心陰不足而心陽亢奮。

265.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煩而悸(一云躁)。

傷寒脈弦細,為表邪入里,邪氣在表者脈不應細。脈弦細,弦為津液郁滯,細為血不足,血不足則表邪入里,如37條:“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此條脈弦細,是脈不浮,脈不浮就不是太陽脈,太陽病證法當脈浮。故脈浮、頭痛、發熱者屬太陽;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脈實、頭痛、發熱者屬陽明。如56條:“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與承氣湯必然脈實,如240條:“脈實者宜下之。”

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徒傷表部津液,津液耗傷則胃中燥熱,燥熱擾心故譫語。“此屬胃”,是說譫語者屬于胃氣不和,此胃氣不和是因為誤發少陽之汗導致胃中燥熱,因而熱入陽明,出現胃氣不和,如110條:“火氣入胃,胃中水竭,躁煩必發譫語。”“胃和則愈”,是說胃中燥熱得和者譫語則愈。“胃不和,煩而悸”,是說胃中燥熱不得和者不僅煩不解,而且還會出現心悸,此心悸為胃火擾心。心悸的性質有寒熱的不同,水氣犯心和火氣犯心都能導致心悸。

266.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干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

“本太陽病不解”之“本”,是原本、起初的意思,如185條:“本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是太陽表證不解,邪氣入內轉入少陽,而不是直接得少陽病證,也不是由于誤吐、誤下而使邪氣入內,轉入少陽。其證是脅下硬滿,干嘔不能食,往來寒熱,脈沉緊。脈緊與脈弦都主郁,脈緊是津液郁滯、血液充實,故緊而不細;脈弦是津液郁滯、血液不足,故弦而細。此條“尚未吐下,脈沉緊”,是未經吐下傷血,故脈緊而不細。脈沉是邪氣入里,為什么不用下法呢?因為“脅下硬滿”是邪氣在脅下,脅下在腹腔中,為半表半里部,不是胃腸道之里部,故不用下法。“脅下硬滿,干嘔不能食,往來寒熱”,是柴胡證。此條再一次說明,診斷病情必須“病、脈、證”參詳,不能僅憑脈象斷病。無論脈象浮沉,只要有柴胡證,就可與柴胡湯,如231條:“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

267.若已吐、下、發汗、溫針,譫語,柴胡湯證罷,此為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柴胡湯證若用吐、下、發汗、溫針等法治療,都是錯誤的治法。這樣妄治,徒傷津液,導致津虧熱甚而發譫語。若柴胡湯證罷,此為治壞的病,應鑒別此壞病所犯何逆。“知犯何逆,以法治之”是治療一切疾病的基本原則,當然也是治療壞病的基本原則。

268.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

三陽合病,按《傷寒論》的時間排列順序應是在太陽、陽明至少陽的時辰上整日發熱,晝重夜輕。“脈浮大,上關上”,為少陽邪熱,關上為少陽脈位。寸脈候表,尺脈候里,關脈候半表半里(心下),如245條曰:“陽脈實,因發其汗,出多者,亦為太過。”陽脈為寸脈,寸脈候表,故寸脈實為表實;49條曰:“尺中脈微,此里虛。”尺脈候里,故尺中脈微為里虛;154條曰:“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關脈候心下(膈),心下(膈)為半表半里。

但欲眠睡,為陽氣入陰,如《黃帝內經》曰:“夫衛氣者,晝日常行于陽,夜行于陰,故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陽氣盡即為衛氣入陰,衛氣入陰則臥寐;陰氣盡則為營氣出陽,營氣出陽則醒寤。其人但欲眠睡,則為衛氣入陰。目合則汗,為少陽氣強,目合則少陽熱氣逼迫陰氣出外,故目合則汗。“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此為少陽郁熱之征。但欲眠睡、脈沉細無汗者,屬少陰,如281條“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但欲眠睡,脈浮大有汗者,屬少陽,如第6條“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即屬少陽。目合則汗是剛入眠睡就出汗,病屬少陽,可與白虎湯。

注:心下不是胃,是膈。如《金匱要略》曰:“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膈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沉緊。”

269.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

傷寒六七日,為行其經盡,或愈、或欲作再經、或傳里之期。無大熱,是觸摸皮膚無大熱;其人躁煩者,為邪熱離去陽位。表為陽,里為陰,“此為陽去”指表熱去,故觸摸皮膚無大熱。“入陰”指入里,表熱入里才會躁煩。躁煩者常為熱入少陽,躁煩是以躁動為主。熱入陽明者常表現為煩躁,煩躁是以心煩為主。

270.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

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可參閱《黃帝內經》:“傷寒一日,巨陽受之,二日陽明受之,三日少陽受之,四日太陰受之,五日少陰受之,六日厥陰受之。”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傷寒論》曰:“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其人反能食而不嘔,表明太陰不受邪。《黃帝內經》謂之“四日太陰,五日少陰,六日厥陰”,是依次遞傳。太陰不受邪,自然三陰不受邪,且三陰受邪者,皆有嘔吐不能食的表現。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是三陰不受邪,仍為陽證。

271.傷寒三日,少陽脈小者,欲已也。

《黃帝內經》曰:“傷寒三日少陽受之。”傷寒三日,少陽脈小者,為少陽邪氣衰退,故為欲已也。脈大為邪氣進,脈小為邪氣退。三日邪犯少陽,法當脈弦長,或關上脈浮大,今脈不弦長、少陽脈小,故為邪退欲已也,如《黃帝內經》曰:“大則邪至,小則平。”

“少陽脈小者,欲已也”,必為無其他病證表現,才是欲已之征象。如果少陽脈小,而反有其他病證表現,就不是欲已之征。中醫診斷一定要四診合參,才能避免犯原則性錯誤,如124條抵當湯證脈微而沉,如果只憑脈象,脈微而沉通常為少陰脈象,但是其證表現為少腹硬滿,小便自利,其人發狂,這就不是少陰虛寒,而是瘀熱在里。

272.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

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是解說少陽病時辰,為從寅至辰上。“欲”是需要的意思,“解”是解說的意思。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辨少陽病脈證并治
試析傷寒論第91至100條——李國棟
小強說《傷寒》之一——談少陽病
醫之 小柴胡湯證
淼講傷寒論條文37太陽轉少陽并病
第49 講 小柴胡湯的適應證(2)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尤溪县| 民丰县| 连南| 河间市| 密云县| 赫章县| 罗源县| 图木舒克市| 海兴县| 浮梁县| 洛南县| 东丰县| 新宁县| 迁安市| 威海市| 金塔县| 五寨县| 武川县| 尤溪县| 南汇区| 临朐县| 玉溪市| 伽师县| 鹿泉市| 绥棱县| 永新县| 长沙市| 荣昌县| 江孜县| 湘潭县| 德保县| 盖州市| 北票市| 丰宁| 喀喇沁旗| 高碑店市| 依安县| 大余县| 磴口县| 阿图什市| 顺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