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的消費級 SSD 固態硬盤性價比非常高,256G的才390塊,512G的也就470塊,肯定是后者更劃算,忍不住購買了一個作為系統盤,并且只劃分了一個分區,為了充分發揮固態硬盤的速度優勢,將固態硬盤插在了主板的SATA 6Gb/s的接口上。為了測試固態硬盤的性能,下載了一個AS SSD Benchmark來測試。AS SSD Benchmark是一個專門為SSD測試而設計的軟件,可以測試出固態硬盤的持續讀寫性能,包括單線程和多線程下的4KB小文件的傳輸性能等等。在AS SSD Benchmark查看,發現固態硬盤的分區是對齊了的,但是實際測試中傳輸速度卻不盡人意,僅在160MB/s左右,明顯不正常。
新買的固態硬盤不會有問題,于是懷疑是SATA接口AHCI的設置,進入BIOS查看SSD是否工作在IDE模式。這一查看果然發現了問題:由于主板有單獨關于SATA 6Gb/s接口的設置,在以前使用機械硬盤時,僅將SATA接口設置為AHCI,而忽略了這個SATA 6Gb/s接口的設置。將SATA 6Gb/s接口的設置改為AHCI,重新安裝系統后,再使用AS SSD Benchmark進行測試,速度明顯有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