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家庭開支規劃,掌握家庭財權,在其他的一些投資項目上,女性也表現出比男性更優越的理財能力和興趣。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金融學教授特倫斯·奧迪恩及布拉德·巴伯進行了一項為期6年的研究,發現在3.5萬名散戶中,女性投資收益平均每年要比男性高1.4%。而國際金融網站另一項調查則顯示,在10萬個投資組合中,女性的投資績效竟高出男性四成。這些研究表明,女性的投資業績更好,她們是天生的理財高手。
心理學專家分析,女人比男人天生對理財表現出來的興趣,其實和男女兩性性別之差異是有很大關系的。從性別心理學角度看,男性更渴望獲得經濟上的成功,他們會比女性更喜歡冒險,因此更易為高回報所吸引而投資高風險項目。而女性的性別角色,并不要求她們在經濟上多么成功,加上對安全感與生俱來的需要,在投資上就更穩妥,也更信任長期收益,于是她們在經濟行為中更愿意也更擅長規避風險,這就表現為她們比男性更善于理財。
讓人想進一步知道的是,究竟又是什么,導致了女性對安全感有著比男性更大的需求呢?按照進化生物學家的觀點,在有性生殖里,雄性生產小而多的游動配子(精子),雌性卻只生產量少但大的不動配子(卵),而人類受精卵又在母體內生長,因此,女性對后代的負擔就遠大于男性,她們更多地承擔著生殖及養育任務,關系著種族延續。所以相對男性而言,女性對安全感天生具有更強烈的需要。又由于女性的生理條件比男性脆弱,因此在需要力量才能生存的原始社會,她們比男性更少直接參與殘酷的生存競爭。那么只有當男人從外面帶回很多資源協助她時,她的生殖工作才會做得比較好。相反,如果男人將在外所獲的財物不交給家里,那么這家庭的子女就比較難以受到很好的照顧了。因此,女性這種安全感的尋求在生活中就會表現為女人對物質資源和財貨的重視。隨著歷史的演化,在經濟基礎是現代社會最基本的安全感來源的今天,就表現為女性對理財作出了最大程度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