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醫說科普,健康才靠譜,家醫君又跟大家見面啦!
大約一萬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就發明了鍋,從此鍋就成為了我們最常用的廚具之一,還衍生出許許多多的“兄弟姐妹”,比如陶瓷鍋、高壓鍋、不粘鍋、鐵鍋……
現在除了烹飪食物,鍋又有了一個新的用途——用來“背”。
最近,有這樣一個傳聞:鍋使用不當就是在吃毒!
聽起來有點嚇人啊,但是這個“鍋”,鍋是鐵定非背不可了~
因為如果鍋使用不當,某些有害的物質確實會隨食物進入人體。
那么,不同材質的鍋該怎樣正確使用呢
第一、鐵鍋
鐵鍋的問題是,容易生銹。
在生銹過程中會釋放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炒菜時,這些有害物質進入食物,成為身體健康的一大隱患。
所以,使用鐵鍋有幾個建議:
1,先用食用油浸透保其不生銹。
2,即使用油浸透了,也不用鐵鍋長時間煲湯,否則長時間高溫也極有可能溶解掉那個保護層;
3,鐵最好不用鐵鍋來煮綠豆湯、熬藥
4,以不要用強化學制品去刷鍋。
第二、不粘鍋
不粘鍋只是在鋁鍋、鐵鍋、不銹鋼鍋基礎上加一層不粘涂料,它短期內不生銹、不易粘鍋、少油煙,清潔方便、導熱均勻。但通常涂層會隨著使用而消耗,一般能維持半年到5年的壽命。
所以,使用不粘鍋時要注意幾點:
1、洗鍋的時候不能用鋼絲球刷,會將涂層破壞。
2、我們平時炒菜講究“熱鍋涼油”,但是不粘鍋需要冷鍋冷油,不能干燒;
3、不能用不粘鍋來長時間煎炸,因為不粘鍋的涂層不耐高溫,油的沸點高達320攝氏度,極易破壞不粘鍋的涂層。
4,盡量不用不粘鍋做醋溜菜系,高油溫下醋酸會腐蝕,導致涂層脫落。
第三、不銹鋼鍋
不銹鋼鍋,看起來穩定,其實也要仔細用。
1,不能用不銹鋼鍋來煎煮中藥。
2,雖然號稱不銹鋼,如果長期接觸酸堿鹽也是會引起化學反應滴~也就是說,不銹鋼鍋不適合長時間盛放鹽、醋、蘇打粉等。
第四、鋁鍋
說到鋁鍋,大部分人都知道不用最好。
因為鋁與酸性食物很容易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對人體有害物質;
而且,還有說法認為可能增加老年癡呆風險。
說了這么多,大家知道使用不同材質的鍋,怎樣更安全了吧~
最后,家醫君還要提醒一件事,炒菜后別立刻用水沖洗熱鍋!
很多人炒菜完,會把熱鍋放到水龍頭沖洗,“哧溜”一聲,煙霧繚繞,而洗鍋的人很容易把這些氣體吸入體內。如果長期吸收這些氣體,會對呼吸系統產生嚴重危害,一天兩天不打緊,常年圍著灶臺的家人,可就危險了!
我是有節操、有態度的家醫君。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啦!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