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知識點總結(最全版)
第1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政治制度
1. 夏朝的建立:約 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 夏。中國出現早期國家政
治制度。
2. 政治制度
(1)禪讓制:歷史上把傳位給 賢能人的制度稱為“禪讓制”。它被認為是古代社會理想的政治模式。
(2)王位世襲制
?建立:禹死后,其兒子啟奪得王位,并傳位給自己的后代。這樣,政治權力由“傳賢”變成“傳子”,王位世襲制確立。
?概念:王位在一家一姓中傳承的制度。
?方式:商朝建立后,王位有時父子相傳,有時兄終弟及。
?影響:“家天下”的局面逐漸形成。
(3)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夏商的最高統治者為鞏固統治地位,把自己的行為說成是天的意志,國家大事都通過占卜的方式來決定,王權具有了神秘色彩。
?商朝中央設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務。地方封伯和侯,侯、伯作為臣服于商朝的方國首領,定期向商王納貢,并奉命征伐。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級森嚴的分封制
1
2.血緣關系維系的宗法制
(1)目的:為了加強分封制形成的統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 權利、財產 和 土地繼承上的矛盾。
(2)性質:是與分封制互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質的政治制度。 (3)含義:是用父系血緣關系的親疏來維系政治等級、鞏固國家統治的制度。
(4)內容:周王稱為天子,王位由嫡長子 繼承,為大宗;其他兒子分封為諸侯,他們對天子來說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領地內卻是大宗。大宗可以命令和約束小宗,小宗必須服從大宗。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領袖。
(5)影響:保證了各級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有利于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保障分封制的推行。
2
·
上圖是大宗、小宗示意圖,這幅圖反映出西周的宗法制有哪些特點,
?嫡長子繼承制為核心;
?大宗和小宗有相對性;
?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關系,又是政治隸屬關系;
?血緣紐帶與政治關系相結合,“國”和“家”緊密結合;
?形成森嚴的社會等級。
小結:
1.宗法制對我國社會有什么影響,
如重男輕女、傳宗接代的觀念;家長制、任人唯親的作風;尊宗敬祖的傳統等。
3
2.中國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1)由王位世襲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構成,宗法制為核心。 (2)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等級森嚴。
(3)王權與神權相結合、國與家相結合,血緣關系與政治關系相結合。
(4)權力與義務相統一,最高執政集團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
第2課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一、秦朝中央集權制度形成的歷史背景
1.政治基礎:秦朝統一中國,鞏固統治的需要
2.思想基礎:法家思想的理論基礎
3.經濟基礎:封建經濟發展的要求
4.秦始皇個人的雄才大略。
二、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
1.皇帝制度的建立
(1)皇帝名稱的由來
(2)皇帝權力的至高無上
(3)皇帝制度的特征:皇位世襲;皇帝獨尊;皇權至上。
4
(1)關系:相互配合,彼此牽制,軍政大權掌握在皇帝手中。 (2)影響: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君主專制下重大事情的決策失誤。
3. 地方:郡縣制
(1)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某些諸侯國開始實行郡縣制。
?商鞅變法時:廢分封,行郡縣制。
?秦統一后:全國范圍內實行。
(2)主要內容
?郡:全國分36郡 最高長官稱郡守
?縣:郡以下設縣 縣令或縣長
?郡守和縣令、縣長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3)歷史影響:有助于中央對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鞏固全國的統治。
分封制與郡縣制的比較
(1)聯系:都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為了鞏固統治。
(2)區別
項目 分封制 郡縣制
時代 奴隸社會 封建社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