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連科圖】瓷器裝飾題材。一路連科是科舉時代對趕考學生的祝頌語,謂此行可以連中三元。科,是指程度、等級,科舉制取士的規格和年份稱登科。科舉考試分鄉式、會試、殿試三等,鄉試列為首者為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奪魁稱狀元。清代瓷器上繪一只鷺鷥和蓮花,寓“一路連科”之意。此外,繪一只鷺鷥和芙蓉,稱“一路榮華”,繪一只鷺鷥和牡丹,稱“一路富貴”,繪一只鷺鷥和花瓶,稱“一路平安”,這些題材不僅是對趕考學生的祝福,也是對人們美好未來的希翼。
【八仙圖】“八仙”即張果老、呂洞賓、漢鐘離、韓湘子、鐵拐李、何仙姑、藍采和、曹國舅,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八位神仙。相傳他們學道成仙,各有一套本領,故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之說。八仙所持之物:張-魚鼓、呂-寶劍、漢-扇子、韓-花籃、鐵-葫蘆、何-笊籬、藍-橫笛、曹-陰陽板,被稱為“暗八仙”。明嘉靖后,八仙成為瓷器裝飾題材之一,有"八仙過海"、“八仙祝壽”、“八仙捧壽”等內容,清初仍較流行。
【八吉祥】瓷器紋飾。始于元,流行于明清時期。八吉祥圖案為:法螺、法輪、寶傘、白蓋、蓮花、寶瓶、金魚、盤長結。它們(或稱八寶)是佛家常用的象征吉祥的八件器物。《北京雍和宮法器說明冊》載:法螺,佛說具菩薩果妙音吉祥之物。法輪,佛說大法圓轉萬劫不息之物。寶傘,佛說張馳自如,曲復眾生之物。白蓋,佛說遍復三千凈一切藥之物。蓮花,佛說出五濁世,無所染著之物。寶瓶,佛說福智圓滿,具完無漏之物。金魚,佛說堅固活潑,解脫禳劫之物。盤長,佛說回環貫徹,一切通明之物。元代瓷器上八吉祥的排列無一定規則。明永樂開始按輪、螺、蓋、傘、花、瓶、魚、結為序,清乾隆以后亦有不按順序排列的。有印花和彩繪兩類,印花多見于元至明永樂年間,宣德開始以彩繪為主,有青花、斗彩、五彩等,清代出現粉彩、琺瑯彩品種。
【八音圖】瓷器紋飾。鐘、磬、琴、蕭、笙、塤、鼓柷、圉八種樂器叫八音。八音也是中國古代對樂器的總稱,指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類。鐘、鈴等屬金類,磬等屬石類,塤屬土類,鼓等屬革類,琴瑟等屬絲類,柷、圉等屬木類,笙、芋等屬匏類,管、蕭等屬竹類。清代瓷器上繪有八音圖。
【三多九如圖】瓷器紋飾。流行于清代。《隨園筆記·莊子天地篇》載:“華封人祝堯曰:‘使圣人福,使圣人壽,使圣人多男’。堯辭曰:‘多富則多事,多壽多辱,多男多累’”,九如:如山、如阜、如陵、如崗、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松柏之蔭、如南山之壽,也是祝頌之辭。瓷盤上繪佛手、桃、石榴、,喻多福(佛與福音近)、多壽、多子,繪九個如意指代“九如”,合稱“三多九如”。
【三陽開泰圖】瓷器紋飾。取材于《易經》。《易經》載:“十月為坤卦,純陰之象。十一月為復卦,一陽生于下。十二月為臨卦,二陽生于下。正月為泰卦,三陽生于下。”故三陽為東去春來,陰消陽長,有吉亨之象。明清瓷器上繪三只羊,題三陽開泰,繪九只羊,題九陽啟泰(九陽也是《易經》上說的九個陽數),均為歲首稱頌之辭。
【三綱五常圖】瓷器紋飾。流行于清代。三綱五常是封建社會的一種倫理觀念。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指仁、義、禮、智、信。儒家用三綱五常作為維護封建等級制度的道德教條。瓷器上繪三只缸和五個人嘗酒,以寓“三綱五常”之意。
【萬花堆】清代景德鎮窯粉彩瓷器的裝飾圖案。流行于乾隆、嘉慶時期。器身滿飾各色花朵,如百花堆聚,故又名“百花圖”。圖案以牡丹為主題,周圍繪菊花、茶花、牽牛花、蓮花、玫瑰花、百合等。有黑地和白地兩種,以黑地為貴。畫面繁密細致,五彩繽紛。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