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民國瓷器鑒定之民國瓷器款識(六)堂名款(組圖)

民國瓷器鑒定之民國瓷器款識(六)堂名款(組圖)

堂名款系指瓷器上書寫或刻劃私人住所或書房名稱,作為私家用瓷或收藏標志的款識,內容包括堂名、齋名、軒名、室名、書房名、樓名,閣名等。堂名款最早出現于宋代,明代后期形成風尚,清代則更為流行,民國時期繼續出現,但已不及清代豐富。民國堂名款具有以下幾個特征:首先是一些達官貴人用瓷多有堂名,如袁世凱的“居仁堂制”、徐世昌的“靜遠堂制”、曹錕的“延慶樓制”等。這些瓷器均為當時名家所造,史載,1923年軍閥曹錕曾出重金聘潘旬宇彩繪文具,但是否所有署“廷慶樓制”款識的皆為曹錕用瓷,或皆為潘氏所繪尚需考證。這部分堂名款均以印章形式出現在作品的底部。其次是文人雅士多有堂名,尤其是彩瓷名家,如潘甸宇之“古歡”、王琦之“甸甸齋”、程意亭之“佩古齋”等。從嚴格意義上說,這類款識應稱為藝人畫室款識為妥。這部分款識見有印章形式,書寫在器物的外底,亦有與書法款識相結合書在器物的外壁,而以后者居多。更為常見的是以書法形式的綜合性堂名款識,如張志湯的“星江張志湯寫于珠山亦陶齋西窗”。既有籍貫、姓名,也有齋名。由于這類款識已在人名款中加以介紹,故不再贅述。民國時期瓷器上署以堂名的器物較為多見,情況亦較為復雜,最為關鍵的是不能以款識中是否有“齋”、“軒”等字樣便定性為堂名款。因民國時期瓷器生產廠商號之名亦多見“軒”、“堂”、“齋”等字樣。貌似堂名,實則為商號,與主人的關系不大。如活躍于1920-1937年的彩瓷名家梁兌石,民國初年畢業于饒州窯業學堂,回南昌后開麗澤軒瓷店,請藝人按顧客要求繪制瓷器,由于忙于經營,無暇自己彩繪。當時的南昌名家劉希任作品多被麗澤軒購買,而鄒文侯、萬云巖均曾受聘于麗澤軒瓷店彩繪。
民國時期的堂名款見有大德堂、古松齋,古月軒、樂陶齋、樂古堂、樂善堂、如意館、竹清山房、竹蕭山房、懷仁堂、廷慶樓、居仁堂、昭德堂、退思堂、惟一齋、慎德堂、靜遠堂、碧云山房、澄懷園、觶齋、藏經山房等。除居仁堂為袁世凱所用堂號、靜遠堂為徐世昌所用堂號、延慶樓為曹錕所用堂號、觶齋為郭葆昌所用堂號外多不可考。常見的藝人齋堂畫室之名有甸甸齋(王琦)、希平草廬(王大凡)、愿聞吾過之齋(王步)、古石齋(田鶴仙)、平山草堂(汪野亭)、彤云山房(汪曉棠)、晴窗讀書樓(鄧碧珊)、飲冰齋、覺庵(劉雨岑)、再思軒、永華堂(劉希任)、石廬(梁兌石)、棲碧山館(徐仲南)等。為使讀者查閱方便,將目前所見私人堂名及藝人齋室名款識,按筆畫加以介紹,由于藝人的書法款已在人名款中加以介紹,故此僅為印章款。
大德堂制 大德堂款識最早見于清康熙時期,其意取《管子·立政》:“君之所慎者四,一日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國柄。”謂品德高尚。民國時期署此款的器物較為常見,多為高檔的陳設用瓷。
圖8l為粉彩鴛鴦花卉紋瓶底款,款外沒有邊欄,款字書寫工整,“德”字“心”上無橫,“制”字“衣”上無點。書寫規范工整,運筆頓挫有力。惜不知主人姓氏。雙照樓制 雙照樓為汪精衛堂名,署此款的器物甚為罕見。
圖82為白釉碗底款,青花楷書“雙照樓制”,款外不見有外框,字較為肥腴。“雙”字上緊下松,“照”字右上起筆為二點,“樓”字左小右大,“制”字上密下疏,運筆流暢自如,青花色澤濃艷,為民國瓷器中的精品。
樂善堂制 樂善堂款識最早見于清乾隆時器物,其意取《孟子·告子上》:“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謂樂于施善。書此款的器物多為高檔陳設瓷。
圖83為粉彩山水四方瓶底款,紅彩雙框內篆書“樂善堂制”四宇,邊框頂角斜削成倭角狀,款字筆劃纖細圓潤,布局疏密得當。此器不是仿乾隆風格,亦不知主人為誰。古歡 為潘甸宇堂名款,古歡指往日的歡愛或情誼,亦借稱舊好,老朋友。清王士慎有《古歡錄》八卷,記上古至明代隱居山林之士,潘氏此堂名當為借用古語,取與古人為友之意。
圖84為淺絳彩花鳥人物四方瓶底款,紅彩單框內篆書“古歡”二字,“古歡”為潘氏堂名。“古”字為白文,“歡”字為朱文,右白多紅少,筆劃肥潤;左紅多白少,筆劃纖細,看似不穩,但在作者巧妙的安排下,變化中求工整。
古石齋 為田鶴仙堂名,語出不詳。唐張彥遠《法書要錄·竇蒙<述書賦語例字格)》:“古,除去常情曰古。”故此齋名為不同凡俗之意。>
圖85為粉彩梅樹圖瓷硯款識,印文為田氏古石齋“古石”二字,為白文,布局極為勻稱,紅少白多,極為醒目。
古月軒制 傳為乾隆時內府軒名,但史料并無此記載,顯系訛傳。道光時有此款器物。圖86為綠地粉彩花卉紋花盆底款,紅彩雙框,內為宋體“古月軒制”四字。此款器物紋飾為仿乾隆寸風格,但釉彩不及乾隆時細潤,為民國時所仿制。民國時書此款器物頗多,尤以鼻煙壺最為常見。
平山 為汪野亭、汪小亭父子堂名,語出不詳,父為平山草堂,子為平山堂。
圖87為汪小亭粉彩山水花鳥圖四方筆筒底款,紅彩單框內篆體“平山堂”三字,款字布局安排頗有新意,“平”、“堂”二字頂天立地,豎劃較長,“山”字較為短小,但筆劃較多,上部留白較多,與“平”、“堂”二字的下部留白相呼應。
朱承澤堂 朱承澤堂的“朱”字顯系姓氏,承澤堂名意取于《淮南子·修務訓》:“絕國殊俗,僻遠幽閑之處,不能被德承澤,故立諸侯以教誨之”。謂蒙受恩澤。惜不知主人姓氏。圖88為白釉藍彩五蝠捧壽紋碗底款“朱承澤堂”四宇楷款,外沒有邊欄,筆劃纖細勁挺,起筆收筆頓按明顯,為民國時私家堂名楷款中的上乘之作。
百和堂 語出《太平御覽·漢武帝內卷》:“燔百和香,燃九微香,以侍西王母。”為由各種香料和成的香。
圖89為青花花卉紋藥瓶底款,款識為“百和堂,富安設瓶”。青花呈色洋藍,民國特征極為明顯,款識書寫不工,為民國時粗糙瓷的代表。不過以此為藥店堂名倒也貼切。
永華堂制 永華堂為劉希任堂名,語出不詳。圖90為粉彩高士賞菊圖水盂底款,紅彩雙框內楷書“永華堂制”四字。此款外框削去銳角,為民國印章款的典型風格。款字布局疏密得當。
飲冰齋 為劉雨岑堂名款,飲冰語意較多,語出《莊子·人間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形容十分惶恐焦灼。語出唐張九齡《與李讓侍御書》“不然則命非飲冰,幸安中土,又安能崎嶇執事之未?”謂受命從政,為國憂心。語出唐姚合《心懷霜》詩:“還如飲冰士,歷節望知音。”謂清苦廉潔。又唐白居易《三年為刺史》詩之二:“三年為刺史,飲冰復食檗”。謂生活清苦,為人清白。劉氏取此堂名,當為后者之意。
圖91為粉彩花蝶紋瓶底款,紅彩單框內書“飲冰齋”三字篆款,款字篆法頗有古意。“飲冰”二字上下排列,“齋”宇結體較長,筆劃硬朗,猶如刀鑿篆制而成。
圖92為粉彩花鳥紋瓶底款,紅彩單框內書“飲冰”二字篆款,布局略疏,紅少白多,篆法古意濃郁,為劉雨岑齋名款識之一。
懷仁堂制 民國時署有“懷仁堂制”器物較多,均為高檔陳設瓷及少量的生活用瓷。懷仁堂在北京中南海,原名儀鸞殿,始建于1882年,1900年為八國聯軍所毀,1901年重建,改今名。此堂名款主人不詳,但器物極為精美,圖93為粉彩花卉紋瓶底款,款宇書寫工整,為鐵線篆,線條纖細有力,非一般市井之人所用器物可比。
希平草廬 為民國景德鎮珠山八友之一王大凡的齋名。語意不詳。
圖94為粉彩木蘭還鄉圖瓶底款,紅彩方框內為“希平草廬”四字篆文,“希平”二宇上下排列,布局合諧,“草廬”二字亦上下排列,“草”字簡潔而短,“廬”字筆劃轉折較多,留白均勻,字體流暢,繪制工巧,留白篆法頗見巧思。
居仁堂制 居仁堂在北京中南海里,1912年至1916年袁世凱為大總統時住居仁堂。故居仁堂為袁世凱私人堂名,但袁是否訂燒過“居仁堂制”款識器物尚未找到史料記載。圖95為豆青釉青花釉里紅螭龍紋瓶底款,款外無邊欄,“居”大“仁”小,“堂”短“制”長,“堂”字省略中“口”,線條纖細流暢。青花色澤有晚清韻味,但是否為“居仁堂”瓷器尚需考證。
圖96為粉三女獻壽瓶底款,紅彩單框內為“居仁堂制”四字篆書,雖“居仁堂”瓷器仍為不解之謎,但此款必假無疑,款字布局不勻,篆法不合法度,外壁紋飾具有20世紀30年代的風格特征。


圖97為粉彩人物故事圖瓶底款,青花雙框內書“居仁堂制”四字楷款。此亦為假款,首先款宇為楷體,從目前發現的具有清末民初風格的“居仁堂”款識器物來看,鮮有楷體。其次,此瓶外壁所用彩繪具有1930年以后的風格,如器口的瓔珞花邊,故此款器物年代較上款年代更晚一些。
圖98為劉希任繪粉彩高士圖瓶底款,紅彩雙框內有“居仁堂制”四字篆文,外壁有“希任”印章款。綜觀“居仁堂制”款識器物,多為后人所制,仔細推敲不難發現漏洞。
佩古齋 為程意亭齋名,佩為遵循,語出《逸周書·王佩》:“王者所佩在德。”程氏取此堂名,當取在藝術上遵循古人之意。
圖99為程意亭1937年粉彩松鶴山水圖瓶底款,紅彩方框內篆書“佩古齋”三字,為程意亭堂名款識,款字布局紅少白多,留白較大,篆法頗有古意,如“佩”字中的“示”字形寫法及“古”字的上大下小。
甸匐齋 為王琦齋名,王氏號甸迷道人,由此齋名亦可見其對陶瓷的癡迷程度。
圖100為粉彩釣叟圖瓶底款,紅彩方框內為“甸甸齋”三字篆文,篆法古樸,筆法老辣,與外壁狂草題款相互參照,王琦作品以瓷板常見,故此類款頗為少見。
愿聞吾過之齋 清光緒曾見有此堂名。此堂名反映了王氏在藝術追求上的態度和做人準則。
圖10l為王步青花樹鳥圖瓶底款,款字無邊框,文為“愿聞吾過之齋”。款識布局略顯上疏下密。
靜遠堂 為徐世昌堂名。語出《文子·上仁》:“非寧靜無以致遠。”謂清靜寡欲,不慕榮利。
圖102為墨彩山水圖瓶底款,款字外無邊框,文為“靜遠堂制”篆書,布局得體,色澤沉著,筆法流暢。此器胎質潔白細膩,紋飾繪畫精致,有民國早期風格,應為徐世昌堂名款器物。
徐瑞麟堂 堂主人不詳,民國時堂名。圖103為淺絳彩人物圖碗內心題款,墨書“徐瑞麟堂”,堂名題在器心較為少見。
延慶樓制 延慶樓為曹錕堂名,曹錕(1862-1938年),字仲珊,天津人。天津武備學堂畢業,后投靠袁世凱。1919年被推為直系軍閥首領。在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中打敗奉系軍閥張作霖后,控制了北方政局,次年逼總統黎元洪下臺,又以五千銀元一票收買國會議員,被選為大總統,世稱“賄選總統”。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中, 為所部馮玉祥囚禁。1926年獲釋,初居開封,后寓居天津。署有“廷慶樓制”款識的器物較少。因延慶樓為北京中南海中的一座樓名,故此款器物當為曹氏主政北方時所定燒。
圖104為紅釉觀音瓶底款,紅彩雙框內篆書“延慶樓制”四字,結構不穩,左小右大,筆劃粗細不勻。另見有紅彩楷款“延慶樓制”環書在瓶口里面,甚為少見。
觶齋主人 觶齋為郭葆昌號。郭葆昌(1867-1940年),字世五,河北定縣人,曾在北京西安門德聚成古玩店。1916年曾任袁世凱“中華帝國”的陶務署監督,在景德鎮督燒洪憲瓷器。在督燒洪憲瓷后,曾為自己燒造了一批瓷器。見有“觶齋”、“觶齋主人”、“郭世五”等款識,觶為古代飲酒器具,以此為別號,可推知郭氏有飲酒之好。
圖105為粉彩嬰戲圖瓶底款,紅彩方框內篆書“觶齋主人”四字,線條硬直,為傳統的鐵線篆,篆法較“延慶樓”款識要好。器物甚為少見。
民國瓷器署有堂名款的絕非上述幾種,由于資料闕如及不知主人姓氏,且民間粗糙之器上的堂名款識又極難辨認,故有待于日后考證搜集。
石廬 為梁兌石畫室款識,活躍于1920-1937年,圖106爐鈞釉印盒底款,紅彩雙方框篆書“石廬”二字,外框粗,內框細,線條硬直。
梅花館制 圖107粉彩山水圖洗,底款為紅彩“梅花館制”,此器胎細釉白,繪畫精湛,雖不知作者是誰,但仍不失為一件繪畫水平較高的佳作。會館也叫“公所”,是舊時都市中同鄉、同業的封建性團體。清初,景德鎮陶瓷生產發展,人口不斷增加,更有外省、外縣人到此做工經商,為了共同維持生活和聯系同鄉人,各地會館應運而生。一般以縣府為單位,也有的以省和少數毗鄰地區聯合組建而成。它是民間組織,經費來源主要是同鄉中富裕大產的捐助、人會者繳納的人會金、先人牌位的安放祭祀費。會館的主要活動和作用有:集會、祭祖、排解商業糾紛、調解內部矛盾、濟困恤貧,資助辦學等。民國時期在景德鎮有湖南會館、祁門會館、南昌會館等。福建會館座落于中華南路窯弄口,創建于清中期,圖108粉彩觀音立像,底款為方框陽文楷書“福建會館”四字。該款是研究景德鎮民國時期會館的珍貴史料。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民國瓷器鑒定之民國瓷器款識(六)堂名款2(組圖)-景德鎮陶瓷在線
民國瓷器鑒定之民國瓷器款識廠店款
民國瓷器鑒定之民國瓷器款識(圖)
民國瓷器分類及辨偽
葉佩蘭細說粉彩 五 咸豐粉彩
道光皇帝·御用堂名款瓷器欣賞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定县| 阳春市| 英超| 永宁县| 长兴县| 观塘区| 基隆市| 乌兰浩特市| 绥化市| 崇阳县| 阿巴嘎旗| 青铜峡市| 漳平市| 固镇县| 吉林省| 黄大仙区| 凌云县| 遂川县| 武宣县| 资兴市| 武乡县| 南漳县| 大渡口区| 邢台县| 马尔康县| 平和县| 同心县| 阜阳市| 广东省| 尼勒克县| 广安市| 老河口市| 镇江市| 霞浦县| 铁力市| 理塘县| 青河县| 阳信县| 湟源县| 富蕴县| 济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