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餐桌禮儀
從嬰兒一出生,父母給寶寶喂食,寶寶注視父母一舉一動,聽父母講話那一刻起,父母就在教導孩子用餐時所應有的正確禮儀。
在教給孩子餐桌禮儀時,父母首先要記住的是不能對幼兒的要求過高。通常來說,2歲以下的幼兒在餐桌邊坐上20分鐘已非易事。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禮儀時應根據(jù)孩子的發(fā)展特點教育。如果父母希望讓幼兒使用正確的餐桌禮儀吃正餐,那么這個要求可能太高。父母可以從教育幼兒用餐最基本的禮儀開始,使用輕松愉快的方式,給孩子打下餐桌禮儀的基礎。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讓孩子逐步掌握正確的就餐禮儀。
當孩子開始坐到餐桌用餐時,父母就可以向孩子演示如何正確使用各種餐具,比如:怎樣拿調羹和筷子,飯桌上如何傳遞事物,餐巾怎么放等等最基本的餐桌禮儀。用餐完畢之后要經過父母的同意之后才可以從餐桌邊走開。
父母更要向孩子強調吃東西的時,不要發(fā)出聲音;咀嚼食物時,嘴巴要閉攏,不要邊嚼食物邊說話,盡量嘗試不同的食物,不要因為是自己不喜歡的食物而大哭大叫:“我不喜歡吃。”等等粗俗的用餐方式。
2
禮貌用語
即使是2歲的孩子也可以說著說:“請”和“謝謝。” 在日常生活中,北美父母請幼兒幫助自己做事時,用“請”來開始自己的請求,以“謝謝”向孩子表達自己的謝意。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可能還不知道這些詞具有感謝和欣賞的真正含義,但孩子可能從父母的行動中體會這些詞一定很重要,因為父母不僅經常使用,而且在說這些詞的時候,他們臉上充滿的微笑,語調中滿是愉快的氣氛。但幼兒首先觀察父母在什么情形下,如何說“請”,“謝謝”等禮貌用語,通過模仿父母在使用這些詞語時的聲調,動作等行為舉止學說:“請”和“謝謝”。慢慢孩子得出在何種場合下使用這些禮貌用語的結論。也就是如果想要得到自己希望得到的東西,那么就得用“請”,而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之后,則要用“謝謝”。
每個孩子最先掌握的禮貌用語將會是:“請”,“對不起”,我可以做/玩……?”,“謝謝”,“不用,謝謝”。 父母在和6個月的嬰兒對話時,就可以開始使用這些詞匯。比如,寶寶試著從父母的手中搶奪他的玩具小車,媽媽抓緊玩具車教給寶寶說:要先說請說“請”。對幼兒,媽媽可以教給孩子這么請求:“我可以玩我的玩具車嗎? 參見博文:讓孩子做個紳士和淑女
會話技巧
當孩子年幼時,他們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沒有學會與人會話的技巧,這很正常,但當孩子接近上學年齡之時,他們則需要學習禮貌會話的技巧,以培養(yǎng)他們有效溝通的好習慣。北美父母常常向孩子強調正確問候朋友和親戚的重要性。讓孩子在家人和朋友之間練習如何與人說話,如何提出善解人意的問題,如何打開話題,如何回答提問,如何詢問對方的生活近況等禮貌會話的基本方面。他們更要讓孩子明白與人溝通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我們不能毫無顧忌地暢所欲言,因為有些話語會傷聽者的心
3
電話禮儀
首先教育孩子安全接聽電話的重要性,并明確告訴孩子什么可以和來電話的人說,什么不可以說。比如:不能把個人的信息(名字,家庭地址)告訴來電者。父母還可以向孩子說明如果來電者堅決要求孩子告訴他們,那么就回答:請在“其他時間打電話來”,或者說聲“再見”,就可掛斷電話;如果來電者說話粗魯,或者使用淫穢語言,那么就可以掛斷電話,并馬上把這個情況告訴父母或周邊的成年人。
教育孩子有禮貌地接電話:先報自己的名字,比如:“你好,這是史密斯家的大衛(wèi)。”如果電話不是找孩子的,就讓孩子問一下:“請問您找誰?”如果孩子打電話找朋友,讓孩子先做自我介紹:“我是某某,我可以和某某講話嗎?”。 禮貌接打電話將永遠是一個人的優(yōu)良品質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