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晚9點與你聊艾灸| 與你說晚安
網(wǎng)友提問:
馮名雨老師,我一直認為自己濕氣比較重,也用了紅小豆薏米粥,感覺濕氣也確實祛除了一部分。但是我最近總感覺艾灸的部位有點癢,還有就是小腿的一些地方特別的癢,皮膚還很干。這種情況,怎么辦呢?
艾灸部位有點癢,這個情況我估計你多半用的是封閉式的艾灸器具,如果你可以針對背部刮痧或者改用手持艾灸的話,應該會好轉不少。
我們現(xiàn)在提及濕氣,基本上說的就是六邪之中的「濕邪」。是外界六種致病的邪氣之一。
其實,濕氣≠濕邪。兩者還是有一定的差異性的。
生活中,當我們對著鏡子看舌苔的時候,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舌苔表面特別的水滑,舌苔邊緣齒痕嚴重的話,我們往往認為自己濕氣重,需要祛濕。
但實際上,很多朋友一看到舌苔表面一層薄薄的水濕之氣,就判斷自己濕氣重,從而用盡各種各樣的祛濕方法。這個其實是不對的
因為舌頭表面正常情況下就應該是有一定的水濕,舌苔不能顯示的特別干。如果舌頭的表面特別的干燥,說明體內燥邪盛,濕氣少。那么,這種就是健康狀態(tài)嗎?肯定也是不對的,想這種舌苔我們往往容易伴隨有口干舌燥的問題。
再加上,我們的體內本身就存在有一定量的「濕氣」。比如中醫(yī)有句話說的是,「濕氣困脾」,濕氣過量把脾給困住了,這個濕氣必須是過量的才行。適量的濕氣對于人體是有潤澤作用的。
適量的濕氣可以保持我們的皮膚有一定的水潤度,而皮膚濕潤,對于抵抗干燥類的皮膚病,或者皮膚脫皮,瘙癢是有一定效果的。
所以,今天這個朋友提出的小腿瘙癢發(fā)干的問題,其實就是氣血不足,體內水濕之氣匱乏的表現(xiàn)。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建議調補氣血,滋養(yǎng)陰液。
1
穴位淺析
推薦艾灸:曲池穴,血海穴,筑賓穴
■.曲池穴
「位置」:極限屈肘,即屈肘45度,肘橫紋外側端即為此穴
「釋義」:水濕之氣匱乏,說明體內伴隨有一些火熱之癥。畢竟火會把水蒸干,所以曲池穴是起到去火的效果。
比如熬夜后導致大便干結上火,此時我們拍打曲池穴,就可以很好的去火效果
■.血海穴
「位置」:在大腿內側,膝蓋骨內側端上2寸
「釋義」:此穴歸屬于足太陰脾經(jīng),是一個活血的要穴。而中醫(yī)認為:「脾乃后天之本,主運化」。我們吃的食物經(jīng)過脾的運化,可以生化氣血濡養(yǎng)皮膚。
而艾灸血海穴可以調配脾生化的血液,讓小腿干燥瘙癢的情況予以滋養(yǎng)
■.筑賓穴
「位置」:太溪穴上5寸
「釋義」:從五行角度來看,腎五行屬水,故而腎被稱之為「水臟」,是一身陰液的根本。所以,要滋養(yǎng)陰液,我們離不開腎經(jīng)。
筑賓穴就是腎經(jīng)的穴位,肯定可以促進陰液的滋生。同時筑賓穴還是腎經(jīng)的郄穴,而郄穴指的就是腎經(jīng)氣血深深匯聚的地方。就像瀑布的水向下流淌的時候,會在瀑布下方形成一個深潭。
筑賓穴也是下肢一個特別重要的消炎穴位,尤其是和曲池穴相互搭配的時候,解決皮膚癢的問題,效果很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