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學不久,一位一年級的學生家長告訴我:從開學以來,為了剛上一年級的兒子,我們全家可以說都處于一級備戰狀態,接送、作業、輔導。常常是臨睡前還輔導孩子寫作業、背課文,覺得全家好像都上一年級啦……的確,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讓他們獨立完成作業有點困難。于是有許多孩子把寫作業當成了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許多家長也為了讓孩子按時完成作業花了不少心思,看得出孩子們的作業中留著家長的影子,那么,家長怎樣輔導孩子寫作業更有效呢?筆者以為,家長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了解情況心有數,作業不能拖拉。
孩子每天作業有多少?寫作業態度如何?以及孩子所交作業的質量怎么樣?這些家長都應該有一個整體的了解。然后再規定孩子寫作業的時間,包括開始和結束的時間。不要把寫作業的時間安排在快要上床睡覺的時候,因為這時候孩子可能已經困倦了。周末的作業最好安排在星期六。不要等到周日再忙著去寫。給孩子定個規矩,在完成作業之前,不允許看電視或玩耍,但是要允許孩子在寫作業的過程中有片刻的休息時間。
二、讓孩子獨立完成,不要依賴家長。
我們可以鼓勵孩子把家庭作業分成兩種:一是可以獨立完成的作業;二是需要別人幫助的作業。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做好他們不能獨立完成的那部分,如聽寫等。這是在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和獨立性。當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家長最好離開這個房間,讓孩子獨處,不要給孩子養成依賴家長的習慣,要讓孩子獨立思考。當孩子的作業寫完了,不要輕易給孩子改正作業,那樣他不會有深刻的印象,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檢查、去訂正,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三、多鼓勵少指責,作業快慢少干涉。
家長應正視孩子的能力,當孩子課后不會做作業時,不要一味責罰,應當鼓勵孩子努力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只有這樣,您的孩子才有可能以良好的心態順利地完成作業。有一位家長經常盯著孩子寫作業,孩子慢了就吼:“快做,沒見過像你這么慢的!”孩子加快了速度,可她又說:“字怎么寫得這么差,又出錯了!”孩子于是又放慢了速度,然而這位母親又沉不住氣了:“這么久了還沒想出來,我怎么養了你這么笨的孩子!”母親的做法讓孩子無所適從。最后只要媽媽在旁邊,孩子做作業時就會情不自禁得渾身發抖。這是一個很不好的做法,不僅自己的很多事情耽誤了,而且實際效果也不好。這就提醒家長在輔導孩子時,千萬不要用自己的思維來代替孩子的思維,而要讓孩子大膽做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