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樹葉凋零,雪花飛舞,旅人踏雪賞景,農人忙碌藏冬。
在這寒冷而又溫情的季節里,讓我們盡情享受冬的寧靜,品味冬的饋贈。今晚,讓我們陪孩子一起從冬天的古詩詞中感受“她”別樣的魅力……
墨 梅
【元】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
只留清氣滿乾坤。
賞析:這是一首題畫詩。詩人贊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度以及高尚情操。
小 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
吹葭六琯動浮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
山意沖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鄉國異,
教兒且覆掌中杯。
賞析:詩的末二句寫他由眼前景物喚起了對故鄉的回憶。雖然身處異鄉,但云物不殊,所以詩人教兒斟酒,舉杯痛飲。這舉動和詩中寫冬天里孕育著春天氣氛的基調是一致的,都反映出詩人難得的舒適心情。
《冬日田園雜興》(節選)
【宋】范成大
放船開看雪山晴,
風定奇寒晚更凝。
坐聽一篙珠玉碎,
不知湖面已成冰。
賞析:這首詩為讀者繪制了一幅湖山雪景圖。畫中有人物,有風景,有動,有靜,有聲,有色,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多方面描寫,把冬季嚴寒的意境刻畫了出來,是描繪冬景詩中的妙品。
雪 望
【清】洪升
寒色孤村幕,悲風四野聞。
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云。
鷗鷺飛難辨,沙汀望莫分。
野橋梅幾樹,并是白紛紛。
賞析:“野橋”兩句寫幾株梅樹枝頭上都是白梅與積雪,令人分不清哪是白梅哪是雪,與唐代詩人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干樹萬樹梨花開”(《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有異曲同工之妙。此詩形象生動,清新別致,可謂詠雪詩中純屬描寫雪景之代表作。
稚子弄冰
【宋】楊萬里
稚子金盆脫曉冰,
彩絲穿取當銀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
忽作玻璃碎地聲。
賞析:全詩攝取瞬間快景避開直接描寫,用生動形象的“穿林”響聲和貼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開掘稚子的情趣。全詩形色兼具以感目,聲意俱美以悅耳賞心,繪聲繪色地表現出兒童以冰為鉦、自得其樂的盎然意趣。
清平樂·年年雪里
【宋】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盡梅花無好意,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看取晚來風勢,故應難看梅花。
賞析:這首詞篇幅雖小,卻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從依次描寫賞梅的不同感受看,運用的是對比手法。這一首小詞,把個人身世與梅花緊緊聯系在一起,在梅花上寄托了遭際與情思,構思甚巧而寄托甚深。
終南望余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賞析:王士禛在《漁洋詩話》卷上里,把這首詩和陶潛的“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王維的“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寬”等并列,稱為詠雪的“最佳”之作。詩中的霽色、陰嶺等詞烘托出了詩題中余字的精神。
山中雪后
【清】鄭板橋
晨起開門雪滿山,
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
一種清孤不等閑。
賞析:在這首詩歌中,鄭板橋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寫到自己內心深處的凄涼,看似寫景狀物,實則見景生情,將景和物交融一起,對歷經苦難的身世發出深深的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