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辛棄疾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賞析
這是一首登高抒懷之作,被譽為詞中的瑰寶。
上片首句起筆干練,詞人以郁孤臺和臺下的清江水起興,渲染出其磅礴噴涌之勢,為下文做好鋪墊。第二句由景生情,“行人淚”三字點出當年造口隆祐太后被金兵圍追之事,如今詞人身處造口,痛感金兵之猖獗,國家之危急,憂憤之情溢于言表。后兩句寫詞人滿懷深情望向故國都城汴京,可憐被重山阻隔,望也望不見,抒發(fā)了詞人對往事的追憶和對故土的思念。
下片首二句緊承上文,寫青山雖然遮住了詞人的視線,讓他看不到故都汴京,但流水卻不會被青山所阻,依舊向東流去。詞人以“東流水”照應(yīng)上文所見“清
江水”,又喻指自己思念故土的情思,語意雙關(guān),含蓄委婉。結(jié)尾兩句以景語收綰,詞情再次升華:詞人一直深情地望著遠方,直到天色已晚,聽到深山中傳來陣陣鷓鴣鳴叫,更添凄迷之感,詞人愁情也更加深沉。
全詞運用比興,以景抒情,詞人將深沉強烈的愛國之情寓于開闊雄渾的景象之中,兼有蒼健與沉郁頓挫之美,堪稱詞史上的絕佳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