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薄福之人過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禍。貫貧之人不安其貧,必有意外之憂。
一個福德薄弱的人如果太過享受福報,就必然會有災禍降臨;一個一貫貧困的人突然不安于現狀,就必然會有意料之外的災禍憂愁。正所謂:德不配位,必有殃災。我們這一生享受的福報和自己平時所積累的功德、貢獻都是有關聯的,一個德行不好的人,即使突然走了好運,也一定不會長久,所以“進德、修業”是我們一生不能放松的修行。一個人窮困,本身一定有問題,要是想要擺脫貧困,一定要通過正當途徑去努力改變,要是既不安于現狀,又不肯付諸努力,眼高手低,那就非常容易踏上斜徑。
二、失意事來,治之以忍,方不為失意所苦。快心事來,處之以淡,方不為快心所惑。
有了不如意的時候,要會用忍耐來治理,這樣才不會為失意的事產生痛苦。有了順心事的時候,要淡然地對待,這樣才不會讓順心的事沖昏了頭腦。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遇到禍不單行的時候,要有堅忍的精神,能屈能伸,等待時機,待時而動,才是順利度過逆境的法則。很多人在順境中,總是得意忘形,狂妄自大,結果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悔恨終生。所以我們身處順境時,要淡然處之,更要嚴于律己,這樣才能守住來之不易的成功。
三、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順逆差遣,何曾作得主。
一個人若是在人生得意、順利的時候就高興、欣喜,在人生失意、逆境的時候就憤怒、憂愁,那么這個人便被順境和逆境所操控,成為奴隸,何時做過主?古語有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個人懂得了控制自己的情緒、心態,才有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得不足喜,失不足憂,才是真正大丈夫所為。如果一直被環境心態所左右,那么又怎么能夠跳出逆境,走出低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