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針灸穴位4

(十).手少陽三焦經
1.
關沖(井穴):在手環指末節尺側,距指甲角0.1寸(指寸)。主治:頭痛、目赤、耳聾、咽喉腫痛。熱病、昏厥。操作:淺刺0.1寸,或三棱針點刺出血;可灸。 
2.
陽池(原穴):在腕背橫紋中,當指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主治:消渴、瘧疾。腕痛。耳聾、目赤腫痛、咽喉腫痛。操作:直刺0.30.5寸。

3.外關(絡穴,八脈交會穴──通陽維脈):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主治:熱病。偏頭痛、耳鳴、耳聾、目赤腫痛.胸脅痛、上肢痹痛。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4.支溝(經穴):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主治:便秘。脅肋痛。熱病。耳聾、耳鳴、暴喑、瘰疬。操作:直刺0.81.2寸;可灸。

5.肩髎:在肩部,肩髃后方,當臂外展時,于肩峰后下方呈現凹陷處。主治:肩臂疼痛不舉、上肢不遂。操作:向肩關節直刺11.5寸;可灸。

6.翳風(交會穴(手足少陽之會)):在耳垂后方,當乳突與下頜角之間的凹陷處。主治:耳聾、耳鳴。口眼歪斜、牙關緊閉、齒痛、頰腫。瘰疬。操作:直刺0.81.2寸;可灸。

7.角孫:在頭部,折耳郭向前,當耳尖直上入發際處。主治:頰腫、目翳、齒痛、項強。操作:平刺0.30.5寸;可灸

8.耳門:在面部,當耳屏上切跡的前方,下頜骨髁狀突后緣,張口有凹陷處。主治:耳聾、耳鳴、聤耳。齒痛。操作:張口,直刺0.51寸;可灸。

9.絲竹空:在面部,當眉梢凹陷處。主治;目赤腫痛、目眩、眼瞼瞤動。頭痛、齒痛。癲狂癇。操作:平刺0.51寸;可灸。

(十一).足少陽膽經
1.
瞳子髎:目外眥外側約0.5寸旁,眶骨外緣凹陷處。主治: 頭痛。目赤腫痛、目翳、羞明流淚、內障目翳等目疾。操作:平刺0.30.5寸。

2.聽會:耳屏間切跡前,下頜骨髁狀突的后緣,張口有凹陷處。主治:耳鳴、耳聾、聤耳等耳疾。齒痛、口眼歪斜。操作:微張口,直刺0.50.8寸。

3.率谷:耳尖直上,入發際1.5寸。主治:頭痛、眩暈。小兒急、慢性驚風。操作:平刺0.50.8寸。

4.陽白:目正視,瞳孔直上,眉上1寸。主治:①前頭痛。目痛、視物模糊、眼瞼瞤動等目疾。操作:平刺0.50.8寸。
5.
頭臨泣:目正視,瞳孔直上入前發際0.5寸,神庭與頭維連線的中點處。主治: 頭痛。②目痛、目眩、流淚、目翳等目疾。鼻塞、鼻淵。小兒驚癇。操作:平刺0.50.8寸。

6.風池: 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平風府穴。主治:中風、癲癇、眩暈等內風所致的病證。感冒、鼻塞、鼻衄。頭病、耳鳴、耳聾。頸項強痛    目赤腫痛、鼻淵、、。①②。。 熱病、瘧疾、癭氣。操作:針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或平透風府穴。深部中間為延髓,必須嚴格掌握針刺角度與深度。

7.肩井:肩上,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主治:頭項強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難產、乳癰、乳汁不下、乳癖等婦科及乳房疾病。瘰疬。操作:直刺0.50.8寸。內有肺尖,慎不可深刺。孕婦禁針。
8.帶脈:側腹部,第11肋骨游離端下平臍處。主治:月經不調、閉經、赤白帶下等婦科經帶病證、。腰痛、脅痛。疝氣。操作:直刺11.5寸。

9.環跳:側臥屈股,當股骨大轉子高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1/3與內2/3交點處。主治: 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等腰腿疾患。②風疹。操作:直刺23寸。

10.風市:大腿外側正中,腘橫紋上7寸。簡便取穴法:垂手直立時,中指尖下是穴。主治:下肢痿痹、麻木及半身不遂等下肢疾患。遍身瘙癢。操作:直刺11.5寸。

11.陽陵泉(合穴,膽下合穴,八會穴之筋會):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主治:黃疸、脅痛、口苦、嘔吐吞酸等肝氣犯胃病證。②膝腫痛、下肢痿痹及麻木等下肢、膝關節疾患。小兒驚風。操作:直刺11.5寸。
12.
懸鐘(八會穴之髓會):外踝高點上3寸,腓骨前緣。主治:①癡呆、中風等髓海不足疾患。②頸項強痛、下肢痿痹。操作:直刺0.50.8寸。
13.丘墟(原穴):外踝前下方,趾長伸肌腱的外側凹陷中。主治:①目赤腫痛、目翳等目疾。②頸項痛、腋下腫、胸脅痛、外踝腫痛等痛證。③足內翻,足下垂。操作:直刺0.50.8寸。

14.足臨泣(輸穴,八脈交會穴──通帶脈):在足背外側,當足4趾本節(第4跖趾關節)的后方,小趾伸肌腱外側凹陷處。主治:偏頭痛、目赤腫痛、脅肋脹痛、足跗腫痛。乳癰、月經不調。瘧疾。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15.足竅陰(井穴):在足第4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指寸)。主治:頭痛、目赤腫痛、耳聾、咽喉腫痛、熱病、失眠、脅痛、咳逆、月經不調。操作:淺刺0.1寸,或點刺出血;可灸。

(十二).足厥陰肝經
1.
大敦(井穴):在足大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指寸)。主治:經閉、崩漏、陰挺。疝氣、遺尿。 癲癇。操作:斜刺0.10.2寸,或三棱針點刺出血;可灸。
2.
太沖(輸穴,原穴):在足背側,當第1跖骨間隙的后方凹陷處。主治:頭痛、眩暈、目赤腫痛、口歪。癲癇、小兒驚風。疝氣、崩漏、月經不調、遺尿。下肢痿痹。操作:直刺0.50.8寸;可灸。

3.蠡溝(絡穴):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5寸,脛骨內側面的中央.主治:小便不利、遺尿、月經不調、帶下,下肢痿痹。操作:平刺0.50.8寸;可灸。

任脈

1.中極(膀胱募穴,交會穴(足三陰、任脈之會)):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4寸。主治:小便不利、遺尿、癃閉。②遺精、陽痿、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陰挺、不孕。③ 疝氣。

操作: 直刺1-1.5寸;可灸。附注:①針時當排空小便,孕婦慎用。②本穴有強壯作用。

2.關元 (小腸募穴 ):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主治: 虛勞羸瘦、中風脫證。 遺精、陽痿、月經不調、帶下、不孕。 遺尿、小便頻數。④腹痛、泄瀉、疝氣。操作:直刺12寸;可灸。附注:①針刺當排空小便,孕婦慎用。②有強壯作用,為保健要穴。

3.陰交: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寸。主治:腹痛、疝氣、水腫、月經不調、帶下。操作:直刺12寸;可灸。孕婦慎用。

4.神闕:在腹中部,臍中央。主治:①虛脫、中風脫證。②腹痛、泄瀉、脫肛。③水腫。操作:不針,多用艾條、艾炷隔鹽灸。

5.水分: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1寸。主治:水腫、小便不通、腹泄、腹痛、反胃、吐食操作:直刺12寸;可灸。

6.下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2寸。主治:腹痛、腹脹、泄瀉、嘔吐、食谷不化、痞塊。操作:直刺12寸;可灸

7.中脘(胃募穴,八會穴──腑會,交會穴(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任脈之會)):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主治: 胃痛、嘔吐、吞酸、食不化、腹脹、泄瀉、黃疸。②癲狂.操作:直刺11.5寸;可灸。

8.膻中(心包募穴,八會穴──氣會):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主治:①胸痛、咳嗽、氣喘。②心痛、心悸。③嘔吐、噎膈。④ 乳少。操作:平刺0.3-0.5寸;可灸。附注:'禁用電針。

9.天突(交會穴(陰維、任脈之會)):在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主治:①咳嗽、氣喘、胸痛。②咽喉腫痛、暴喑、癭氣、梅核氣、噎膈。操作:先直刺0.2寸,然后將針尖豎起轉向下方,緊靠胸骨后方刺入11.5寸;可灸。附注:針刺時嚴格掌握針刺的角度和深度,以防刺傷肺臟及附近動、靜脈。

10.廉泉(交會穴(陰維、任脈)):在頸部,當前正中線上,喉結上方,舌骨上緣凹陷處。主治:舌下腫痛、舌緩流涎、舌強不語、吞咽困難、暴喑。操作:向舌根斜刺0.50.8寸;可灸。

11.承漿(交會穴(手足陽明、任脈、督脈之會)):在面部,當頦唇溝的正中凹陷處。主治: 口歪、齒齦腫痛、流涎、暴喑;② 癲狂。操作:斜刺0.30.5寸;可灸。

督脈

1.腰俞 :在骶部,當后正中線上,適對骶管裂孔。主治:月經不調、痔疾、腰脊強痛、下肢痿痹、癲癇。操作:向上斜刺0.51寸;可灸。

2.腰陽關:在腰部,當后正中線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月經不調、遺精、陽痿、腰骶痛、下肢痿痹。操作:向上微斜刺0.61寸;可灸。

3.命門 :在腰部,當后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①陽痿、遺精、月經不調、帶下。②泄瀉。③腰脊強痛。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4.至陽 :在背部,當后正中線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①黃疸、胸脅脹滿。②咳喘。③背痛、脊強。操作:向上斜刺0.51寸;可灸。

5.身柱:在背部,當后正中線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咳嗽、氣喘、癲癇、脊背強痛。操作:向上微斜刺0.51寸;可灸。              

6.大椎(交會穴(手足三陽、督脈之會)):在后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①熱病、瘧疾。②咳嗽、氣喘、骨蒸盜汗。癲狂癇、頭痛項強。④風疹。操作:向上斜刺0.51寸;可灸。

7.水溝 (交會穴(手足陽明、督脈之會)):在面部,當人中溝的上1/3與中1/3交點處。主治:①昏迷、暈厥、小兒驚風、癲狂癇。②口歪。③腰脊強痛。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或指掐;不灸。

8.神庭 :在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0.5寸。主治:頭痛、眩暈、失眠、鼻淵、癲癇。操作:平刺0.50.8寸;可灸。

9.上星:在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1寸。主治:①頭痛、眩暈、目痛。②鼻淵、鼻衄。③癲狂。④瘧疾、熱病。操作:平刺0.50.8寸;可灸。

10.百會(交會穴(足太陽、督脈之會)):在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5寸,或兩耳尖連線的中點處。主治:①頭痛、眩暈。②癲狂、中風失語、不寐。③脫肛、陰挺。操作:平刺0.50.8寸;可灸。

11.風府 (交會穴(督脈、陽維之會)): 在項部,當后發際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兩側斜方肌之間凹陷中。主治:①頭痛、項強、眩暈。②咽喉腫痛、失音。③癲狂、中風。操作:伏案正坐,頭微前傾,項肌放松,向下頜方向緩慢刺入0.51寸;可灸。附注:針尖不要向上,不可深刺,以免刺入枕骨大孔,誤傷延髓。

12.啞門(交會穴(督脈、陽維之會)):在項部,當后發際正中直上0.5寸,第1頸椎下。主治:①暴喑、舌強不語、聾啞。②癲狂癇。③頭痛項強。操作:伏案正坐,頭微向前傾,項部肌肉放松,向口或下頜方向緩慢刺入0.5-1寸;可灸.附注:因深部近延髓,必須嚴格掌握針刺方向,角度與深度,不可向上斜刺、深刺,以防發生意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經絡腧穴學習圖表匯總
針炙
中醫學習針灸學:十二經脈88個常用腧穴
十二經絡
十二正經與任督二脈
執考常用針灸經絡穴位表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军事| 屯昌县| 营口市| 新巴尔虎右旗| 乌鲁木齐县| 逊克县| 金沙县| 洪泽县| 平昌县| 西华县| 遵化市| 平陆县| 墨玉县| 化州市| 汤原县| 香河县| 柳林县| 尖扎县| 舟曲县| 宜兰县| 焉耆| 齐河县| 临清市| 咸宁市| 普定县| 永川市| 临清市| 离岛区| 邹平县| 和硕县| 永昌县| 上饶市| 静乐县| 蓬安县| 乾安县| 南充市| 吉林省| 绥江县| 建宁县| 安康市| 新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