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 ||||
借宿 × 縉云上山 | ||||
山色空濛 |
7月末,滾妹去了許多人推薦過的縉云小住,對那片星空云海念念不忘。
回響就是,某天接到電話,小住有了2.0版本,我對著話筒,許下了再次來看星空(吃土雞)的諾言。
我說過,山里無甚妙處,卻又,無處不妙。電話的那頭,朱熹撫掌大笑,連連說是,自己也是上了山才愛上,生活的慢、妙。
沿著彎彎曲曲的盤山公路,汽車駛上了高聳的云峰,遠遠望去,山間白云繚繞。
一場短暫的小雨,把竹林洗得碧綠清透,青苔、石階,也都浸潤得閃閃發光。
這里是重慶,腳下的這座山,名叫縉云山。
碎石子鋪就的院子,石頭砌成的小路,白色的外墻,木質的門窗里,透出溫暖的燈光。
這棟點亮著溫暖燈光的白色小屋,就是被評為'重慶最美民宿'的縉云小住。
在這里,我找到了夢寐以求的“家”的感覺。
我叫朱熹,朋友眼中的女漢子。
職場12年,有過很多經歷。從肯德基、星巴克的門店管理到小米的經理,在各大城市也都混跡過。
一個人漂泊在外的這些年,要說最大的感受,用三個字便可形容——不 容 易。
“別折騰了......也該過點安穩的日子了。”身邊所有人都會勸我。
還記得我25歲時,曾給35歲的自己寫過一封信,信里有這樣一段話:“我希望每一天,都在山野的清晨醒來,空氣中彌漫著青草味和花香......”
過一種安穩的日子,不難,可我想要的,比這還要更多一點點——開一間民宿,雅致,舒適,簡單又被人需要,能承載和實現這十幾年積累的所有感覺。
我心心念念的理想生活,時隱時現,偶爾觸手可及,偶爾遙不可及。
直到,終于下了這個決定,別人怎么說我不聽……
2015年5月,我做了一個人生重要的決定一一辭職。什么原始股票、社保公積金,都沒能阻擋我想要回歸山林的心。
有時候,還真需要這樣的冒險精神,要不,就不會有創造其他機會的可能。
偶然的一次,聽說縉云山上出了個'重慶最美民宿'。一直關注民宿業的我,自然會想去看個究竟。
第一次來到縉云山,在靜默的森林里,觸摸每一棵樹木,感受每一抨泥土。那一刻,我的這顆不安分的心也平靜了下來。
縉云小住無疑也是最美的,它的美不僅僅是建筑美,而在于讓建筑回歸鄉野自然,讓生活回到應有的樣子,住在這里有“家”的感覺。
坐在陽臺,放眼望去,就可以看到縉云山的云海。
夜晚憑欄佇立,感受到“被星空緊緊抱在懷里”的夢幻劇情。
愛上小住是那么理所當然,帶著幾分好奇,我拜訪了小住的主人老趙。
老趙跟我經歷相似,也是個任性的人,20年的房地產老本行說丟就丟,'回歸'成為了他的唯一夢想。
“在都市活得累了,不妨上山,小住幾天,過幾天該吃吃,該睡睡的松乏日子,充個電,再回去打拼。” 老趙如是說。
10個月、16個人,縉云山上,小住建成。
沒有炒作,沒有喧嘩,小住的名聲卻不脛而走。
我和老趙一見如故,我問他,遇見小住的第一眼,是什么感覺?
“一到了這個地方待著,整個人陷入一種舒服、放松的狀態”。——舒服這個字眼,讓我有種共鳴。
聊到后來,我有了一個新的想法——留在這里,打造小住旗下的第二間民宿。
在過去兩個月,我跟隨老趙的腳步,把縉云山這片鄉野踏了個遍。
尋覓許久,找到了大山深處的兩棟老房子:建在半山腰堅硬的巖石之上,背靠竹林、果園,面朝遠山、云海。
它和大部分的鄉村建筑一樣,是由夯土墻筑成的,屬于半個世紀前典型的中國農村山居土屋,黃土墻,木結構.......看上去很有歷史感。
面對這樣的房子,我堅持要改造,而非推倒重建。也正如老趙一直堅持的原則,回歸并不是在鄉野再建一座城市。
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改造,賦予新的功能,讓老房子得到重生;多采用土、木、竹等在地材料,或鋼、玻璃等輕巧材料,保持整體的鄉土氣息不變。
空間布局上,自然依山就勢,讓流動的空間來實現景觀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我們也把它取了個形象的名字——“上山”。
上山擁有客房區和休閑區兩部分,當然兩部分也是完全隔離的。既保障了客人的隱私,又創造出相對獨立的空間。
A棟就是我們的公共活動區域。利用空間的可變性,打造了分層、又各自獨立的區域。
一二層是咖啡餐廳,在這可以自己動手研磨咖啡,也可以享用精心制作的簡餐、甜品,晚上更有星級大餐。
咖啡餐廳的窗外望去,是一個近120平米的觀景臺,可以在此眺望云海、觀星空,放任身心游離在這片自然天地之間。
屋頂天臺暗藏了一個可變的天空水景,冬天把木平臺向前推移,就變成了一個友人聚會的活動場地。
B樓是客房區域,依山而建。“上山”一共準備了7間客房,每個房間都有獨立的院子和陽臺,云海、竹林、星空......推窗可見。
除了一層的三個平層外,其余的4個房間,均為復式家庭套房可容納4-5人。
在客房,還有一個懸空的茶室,為了保持整個設計的原生態,在茶室中間還保留了一棵樹,徑直從房子中間穿過,一如它最原始、天然的生長姿態。
遠遠看起來,這依舊是一處原生態的鄉村小院,并不豪華,只是適度精致。它在內部設計采用了大量“有溫度、有感情”的木質元素和天然材質。
尊重鄉村建筑的原有語言,除去門窗,所有木頭都是老物件,保留古樸的味道;許多桌椅和擺件,都將由設計師和小伙伴們一點點手工雕琢打磨而成。
生活在縉云上山,會對生活充滿了激情。在山上,好像總是有探索不玩的事情等著去發現。
屋子旁邊果園里的梨子結果了,一伙人會時不時地去光顧采摘。
附近竹林的春筍冒出來了,一伙人又迫不及待去挖春筍。
秋天桂花開了,為了把桂花的香氣留到冬天,我們直接用桂花泡了酒,等你來品嘗。
到這里,就像是回到孩子的時代一樣,對身邊的事物滿懷著好奇和興奮,這些也許是從前在大城市里從沒有體驗過的。
曾經,我一直想重新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換一種活法。現在,終于把這它變成了現實。
縉云山上的這個家,就是我們遠離城市之外,逍遙在時間之外的地方。
我也期望與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過美好、有趣的生活,拓展生命的更多可能。
不是生活選擇了你,而是你選擇了生活,因為生活從來都是自己的。
朱熹:來,上山小住一晚
支持朱熹,你將會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