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去成都,已經是幾年前的事了,記憶中的成都,總是慢悠悠的。
清晨在窄巷中醒來,吃一碗擔擔面,和鄰里街坊嘮嘮嗑,午后飲一杯涼茶,在黃昏中歸去,融在幽遠的暮色里。
有煙火的熱鬧,熱鬧卻不喧囂,凡塵之中,幾分儒雅,這是我所愛的蓉城。
有一種慵懶,叫做成都慢生活。
這樣的「懶」,不是好吃懶做,而是一種儒雅的閑適,是在庸碌的鬧市中,一種難能可貴的生活閑趣。
古言「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就是說,溫柔鄉是英雄冢,年少時該志在四方,萬不可到這川蜀之地,被好山好水帥哥美女給迷了眼。
等到功成名就,再在這天府之國樂享晚年,也算是一種幸福。
成都,大抵就像他的別稱蓉城一樣,帶著芙蓉的花香,迎著溫和的秋日,滿城生輝。
再慢的生活,在這里都不能算是虛度時光。打幾圈麻將,或站在巷子口看風景,和幾個朋友吃喝玩樂,一天就這么過去了。
正是這樣緩慢的光陰,這樣迷人的風情,讓一個個來到這里的人,不舍離去。
成都的懶,懶在悠閑的古巷里
|| 寬窄巷子:老成都的記憶底片
走進寬窄巷子,青磚砌墻,灰瓦為頂,一切都是古色古香的模樣。
據說在康熙年間,這條巷子就已經存在了,當時還不叫做巷子,而是「胡同」,是在民國年間才改為巷子的。
現在看到的寬窄巷子,其實是清朝時期滿城的遺跡。
這里是號稱「最成都」的地方,它由三條巷子平行排列組成,承載了老成都的最純粹的記憶。
寬巷子里,有著老城都的「閑生活」,沒有特別的寬,一路上都是古舊的老建筑。
窄巷子里,有著老成都的「慢生活」,沒有特別的窄,宅中有園,園里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
井巷子里,有著老成都的「新生活」,各種有格調的咖啡廳、茶館和創意小店,給這條老巷增添了自由開放的氣息。
可以要一杯蒙山黃芽,與旁邊的老爺子擺擺龍門陣;也可以喚一名「舒耳郎」,享受掏耳朵的愜意,或者到小吃攤邊,對著琳瑯滿目的小吃大快朵頤……
巷子口,既能看到老成都的味道,又能看到新成都的繁華。
趙雷的那句:「走到玉林路的盡頭,走在小酒館的門口」唱到了多少人的心坎里。一個小酒館,望著外面街邊的路燈,柔柔的給路人照著前方的路,這就是成都式的文藝。
老井翠竹、浮云古樹,在這悠然巷里,看檐下煙火,過最慢的生活。
|| 錦里:“最成都”的煙火人間
有人說,到錦里,一定要背一個空背包,因為這里有太多的故事,待你裝了回去。
這里具有濃厚的三國文化氣息,曾是西蜀歷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業氣息的街道之一。
商品依舊琳瑯滿目,一家家店鋪鱗次排開,歸人也好,過客也罷,看到如此繁茂,總要混進人群去這煙火氣里走一遭的。
錦里雖有著濃濃的煙火氣,這里的時光卻不因煙火而庸俗,始終保留著一種蜀地小城的寧靜。
走在這條古街上,川蜀民風撲面而來,一下子,就被這種熱鬧包圍了。
來錦里走走,是不需要帶上任何思考的,隨著腳步,隨著自己的心,跟著感覺去走就行了。
這里的美食不花俏,一箸一杯都是沖著味道去的。
還有手藝人的玩藝兒,捏個泥人,轉個糖畫兒,都是包含童趣的東西,色彩繽紛的花燈和幌子,是大俗,圖的就是個熱鬧。
錦里像極了成都人的性子,純粹,迷人。走得累了,進到小茶館里喝杯茶,躺在小小的竹椅里,不為風雅,只為舒坦。
|| 崇德里:一個城市的回家路
說到崇德里,必是要閱其歷史的,這條路曾是商人王崇德所買下的地,在繁華的市中心,保留著老成都的煙火氣。
繁華和熱鬧,隨著腳步的落下而被拋在身后,一磚一瓦,一草一樹,鄰居們來來去去,陽光在舊墻壁上留下溫暖的印記。
這里也被稱為「一個城市的回家路」,它像一個時光匣子,永遠保留著成都的老時光。
走近藏在巷子里的崇德里,入眼的是寫有「談茶,吃過,駐下」的巨大標牌,舊磚、舊瓦、舊梁,卻拼成了現代的模樣。
青磚外墻、錯落巷弄,鬧市中的崇德里,卻保持著一份清幽寧靜,這或許就是真正的大隱吧。
成都的懶,懶在滄桑的古跡里
|| 武侯寺:別具一格的「三國圣地」
還記得《蜀相》里的這句「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正是杜甫當年游覽武侯寺寫下的詩句。
武侯祠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廟,這里埋藏著諸葛亮與劉備的墓,是全國影響最大的三國遺跡博物館。
清晨的武侯寺,相比人聲鼎沸的下午,多了一份靜謐與蒼涼。
總覺得成都的詩情畫意都已悉數包含在此了,紅墻夾道之中,竹影搖曳,很是靜謐和安寧。
走向惠陵的墓冢,宛若走進了刀光劍影、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歷史的滄桑感撲面而來,到處是三國的風韻。
|| 青城山:「青城天下幽」
說到青城山,總不自覺想起那首《青城山下白素貞》,宛轉悠揚的歌聲,唱出了青城山的意境。
如果說,成都的慢生活已經是人人向往的了,那么能在青城山呆幾日,才能真正體會的到這座「懶城」的精髓。
這座歷史名山是道教的發祥地之一,也是成都人愛去的養生之地。
「幽」是它的神韻,來到這里,慢悠悠地繞山走一圈,換換肺里混濁的空氣。
漫看山云,且聽暮雨,蘭風入懷,清茗余味,就這樣遠離城市的喧囂,過過巴適的小日子,是很愜意的事。
|| 杜甫草堂:杜甫流落成都時的家
坐落于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中國大詩人杜甫流寓成都時的故居。
流水縈回、小橋勾連、竹樹掩映,既莊嚴肅穆、古樸典雅,又幽深靜謐、秀麗清朗。
在這里的四年間,杜甫留下了兩百四十首詩歌,工部祠東側的「少陵草堂」碑亭,便是著杜甫的茅屋之處了。
|| 文殊院:鬧市中的僻靜之所
這里是川西著名的佛教寺院,不像錦里寬窄那樣游人如織,它處在市區之中,卻是一個幾乎沒有商業氣息的地方,每天香火不斷。
在一個溫暖的午后,看這里斜陽投射在紅墻上的影子。也可以點幾炷香,在佛前許下來年的心愿。
幽靜的后院中,是飛檐翹角和隨風搖擺的鈴鐺,香爐前點燃諸多盞紅燭,和尚們三三兩兩聊著天走過... ...
所謂閑情雅致,大概也就是這樣:「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成都的懶,懶在巴適的慢生活里
|| 人民公園:地道的成都慢生活
對于大多數成都人來說,到人民公園散步、喝茶、遛娃、喂錦鯉,似乎才是周末的正確打開方式。
只要是出太陽的日子,公園綠蔭下一定坐滿了人。到鶴鳴茶社,和當地的老爺爺老奶奶們一起喝蓋碗茶。
茶社很樸素,竹椅子、木桌子,還有裝瓜子的搪瓷碗……
一碗蓋碗茶,喝出百年歲月。
人民公園,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公園,它不僅維系著成都人之間的感情,也沉淀著成都滿滿的市井文化。
入了深秋,若是能恰好趕上一場菊花展就更好了,分外妖嬈的菊花,且吟一首:「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春熙路:「眾人熙熙,如登春臺」
香港《大公報》曾說,「城市掘金哪里去,春熙路;品味時尚哪里去,春熙路;打望美女哪里去,春熙路……哪里都不想去?還是可去春熙路。」
春熙路,別看它只是一條路,它可有著上百年的歷史,是成都人最寶貝的路。
這里匯聚了眾多的老商場,熱鬧非凡,形成了城中最旺的商圈。
盡管人聲嘈雜,卻不討厭,一路慢走,悠閑地看著來來往往的人,吃著路邊地道的美食小吃,快樂得簡簡單單。
成都的懶,懶在可愛的國寶園里
|| 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國寶溫暖的家
來到成都,怎么能不看看咱們圓滾滾的大熊貓呢?
在這座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里,生活著100 多只大熊貓,基地里的道路都掩映在幽竹之下,很有“曲徑通幽處”的意境。
圓滾滾的熊貓和這座城市一樣,懶的出奇。即便看到它的粉絲,也是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就這么懶懶地呆著或躺著。
可以隔著柵欄觀察它們的生活,在月亮產房,沒準還能看到剛出生的熊貓寶寶。
到附近的大熊貓博物館可以寄出蓋有熊貓郵戳的明信片,或到電影院看有關大熊貓的紀錄片,多有趣的一天啊。
成都的懶,懶在吃不盡的美食里
成都,一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這里的美食讓你合不攏嘴。
品種繁多、不可盡數。川菜菜式多樣、應有盡有;小吃街頭巷尾、琳瑯滿目;火鍋香辣過癮、百吃不厭……
|| 成都火鍋
到成都,不吃火鍋,等于白來。燙涮之間,只有花椒的麻、辣椒的辣以及清油的香。
去哪吃:老碼頭火鍋(武侯區玉林中路29號)、蜀九香火鍋(青羊區一環路西一段160號)、皇城老媽火鍋(武侯區二環路南三段20號)。
|| 冒菜
有人說,冒菜是一個人的火鍋,火鍋是一群人的冒菜。
「冒」在這里是個動詞,就是把菜放在湯底,熟了再撈起來,「一放一撈」這么一個動作。
客人可以選,老板把菜裝到竹漏,再往湯底一放,幾分鐘后將竹漏取出,倒入預先調好調料的碗里就好了。
去哪吃:周極品特色冒菜、竹簍記冒菜世家(青華店)、宏油莊冒菜館(群星路店)。
|| 擔擔面
擔擔面最初是因挑著擔子沿街叫賣而得名。
過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擔擔面,用一種銅鍋隔兩格,一格煮面,一格燉雞或燉蹄膀。
成菜面條細薄,鹵汁酥香,咸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
現在擔擔面多已改為店鋪經營,但依舊保持原有特色,是成都一大著名小吃。
去哪吃:小譚豆花(西大街店)、皇城壩小吃(武侯祠店)、卞氏菜根香(旗艦店)、陳麻婆豆腐(文殊院店)
|| 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以牛頭皮、牛心、牛舌、牛肚、牛肉為料,用精制鹵水鹵好,切片后,把用紅油辣椒、花生末、芝麻末、香菜末等精心調制好的料汁淋在上面。
一大青瓷盤新拌的肺片端上桌,紅油重彩,顏色透亮。把箸入口中,便覺麻辣鮮香,軟糯爽滑,脆筋柔糜,細嫩化渣。
去哪吃:夫妻肺片(總府路店)。
|| 串串香
在成都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串串香鋪子。紅漆的矮方桌、小凳子和熱氣騰騰的一鍋紅湯以及大把的竹簽就構成了成都特別的一景。
去哪吃:唐姐冷鍋串串(青羊區 正府街巷子內)、瓜胖娃串串香(萬安街107-109號)、愛尚串串香(成都市錦江區牛沙后街29號)。
|| 兔頭
成都人啃兔頭可比南京人吃小龍蝦,不會吃的人覺得又費事又不頂餓,會吃的人吃的津津有味,樂在其中。
去哪吃:雙流老媽兔頭(文殊院店)、王媽手撕烤兔(玉林店)、紅星兔丁(武侯祠店)。
|| 豆花
白白的豆花上面撒上蔥花、花生末、大頭菜粒或者蘿卜干,還有炒得嘎嘣脆的黃豆,再根據口味加醬油、醋、辣椒油。
豆花嫩滑綿軟,嫩得入口即滑,卻又綿得用筷子挑一團起來,不碎不裂。
去哪吃:小譚豆花(西大街店)
|| 回鍋肉
回鍋肉在四川民間又俗稱「熬鍋肉」,是川菜中一道歷史悠久的菜肴。
去哪吃:順興老茶館(世紀新城店)、紅杏酒家(羊西店)、陳麻婆豆腐(騾馬市店)。
|| 川北涼粉
傷心涼粉據說是因為「吃的人都會被辣得流下眼淚而得名」。
佐料色澤鮮亮,涼粉爽口滑嫩,小米椒威力巨大,真是讓人「一把眼淚一把鼻涕」,「越吃越傷心」。
去哪吃:洞子口張老二涼粉、老房子民風酒樓·青竹花溪。
「讓我掉下眼淚的,不止昨夜的酒,讓我依依不舍的,不止你的溫柔......」趙雷這一曲《成都》輕輕的訴說著,成都和他的故事。
就連陸游當年到成都,也寫下一句「老夫白首欲忘歸。」
市井氣里出雅致,歲月不敗芙蓉城,誰還舍得走?
- end -
是不是很心動,
想知道怎么玩兒嗎?
來看看我們為您推薦的攻略吧,
今天【第5篇】文章等你哦~
/ 推薦線路 /
2019 全 年 活 動 報 名 中
朝圣之旅 圓夢 西藏
視覺盛宴 相約 新疆
- 廣告 -
咨詢報名請:加 加 加 小毅
微信:bf5173188
電話:18788920695
或者掃掃掃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