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 星期六 陰雨
不喜歡做作業
我非常不喜歡作業,更不喜歡做作業。因為每天放學回家,都得寫作業。有時候作業很多,一直要寫到晚上十點還沒寫完。吃飯都吃不好,不管什么時候,滿腦子都是作業,干什么都不踏實。
有一次,我寫完作業,看著電腦,心想:如果有一個機器能幫我寫作業該多好!如果世界上一有種果凍,吃了能知道所有的知識該多好!但我知道,這都是不可能的,是白日做夢。
一天晚上,我夢見自己在家里寫作業,老師只留了一項作業,暑假和寒假的時候都沒有作業。我還以為這是真的,可是第二天早上才明白,這只是一個美夢。
如果作業少一點就好了!
#####################3
方法點撥:
鼓勵孩子寫出心聲
桐桐在這篇日記里,寫出了她那一刻的心聲。我沒有批評她,相反很誠實地告訴她,爸爸小時候也和你一樣,不喜歡寫作業。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講,做作業就好像爸爸媽媽上班工作,是必須要完成的任務。
鼓勵小學生在日記里寫出心聲。寫日記其實是一個很好的發泄渠道。高興了寫,不高興了也寫,把自己的情緒表露出來。尤其是郁悶、痛苦的時候,不能總是悶在心里,時間長了對自己身體、心理都不好。只有發泄出來后,你才會感覺好一些。
我曾經給桐桐講,日記是你最忠實的好朋友,你可以和它無話不談。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寫日記無疑是他們一條自然交流溝通的渠道。每個人都有高興的時候,也有郁悶不快樂的時候,甚至還有痛苦的時候。把心里話寫進日記,就像在和一個親密的朋友傾訴。
二年級、三年級的小學生,大約還沒有什么躲避爸爸媽媽的秘密。此時,日記不僅是孩子心聲的表達,也是爸爸媽媽了解孩子心理的一條通道。隨著年紀增長,日記會成為她一個記錄自己秘密的地方。有些話不愿意和爸爸媽媽、老師朋友講,就寫進日記里。過一段時間再回過頭看,也許當時非常生氣的事情,反倒會覺得很好笑、很微不足道了。
一位家長和我交流他寫日記的感受:小學時寫日記是老師逼得,但上高中、大學寫日記就成了習慣。無論如何,都是把自己的一些想法或心事抖落出來,既可理清思路,減緩壓力,也可總結今天,展望明天。日記是自己思想感情的表達和表露。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對人對事 ,有認識有感想,有褒有貶,形式多樣,不拘一格。日久天長,不僅素材儲備越來越豐富,而且寫作分析能力也會不斷提高。
對于孩子的日記,我一向反對家長偷偷翻閱。家長想看時,首先要征得它的小主人的同意。人的心理是個復雜微妙的世界。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能因為沖動做出傻事、蠢事,失去孩子的信任,在孩子心中毀了形象,后悔都來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