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引言
兒子有點近視,3年前,他查視力時,測出的是左眼100度,右眼150度。不過3年后,差不多還是這個水平。
兒子的近視,一方面怪我,因為我本身就是高度近視,這個是會遺傳的。
我曾經特地去咨詢過醫生的意見,她跟我說,“近視會遺傳的!特別是夫妻雙方如果有一位是高度近視的話,遺傳幾率很大!”
因此,我有點自責,兒子被我耽誤了……
另一方面,近視也是源于學業的加重。特別是疫情以來的半年多時間,兒子的課都搬到了網上。
網課是挺不錯的,省了在路上接送娃的時間,但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對孩子的眼睛負擔加重了!
近視非常可怕,因為別的病還可以治好,但是眼睛一旦近視就真的很難回去了,因此對我來說,只要憨憨的度數不要加深就好,別的我也沒有奢求了!
這三年來兒子的度數控制的還行,每年我們都會去眼科醫生那檢測幾次,沒有什么加深的跡象,因此我把我的經驗跟你們分享分享。
不過我不是什么專家,文中所有的內容都是我自己的親身體會,也是硅谷當地的眼科醫生給我的建議,僅供你們參考。
Part.2 OK鏡的使用
1
什么是OK鏡?
當年兒子剛發現近視的時候,醫生推薦我們佩戴的就是OK鏡,說它能控制近視。
OK鏡又稱“角膜塑形鏡”,最佳佩戴年齡是8~12歲的兒童,我們選的就是這一種。
OK鏡是通過改變角膜彎曲度,來達到矯正視力的效果。我們剛拿到手時覺得有點像隱形眼鏡,但是和隱形眼鏡有點不一樣,它會比較硬一點。使用方式是,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放入眼睛中,早晨再取出來,可保證白天一天的視力。
下面這張圖就是OK鏡,每次佩戴時將鏡片放在中指上,然后放入眼睛里,
外面把OK鏡吹的很神奇,但其實OK鏡并不能治愈近視,它只是改變角膜的曲率。
我們看下面這張圖,左邊是正常眼軸,而右邊是近視眼軸。
一旦孩子近視后,眼軸拉長,就再也變不回去了,因此我們只能通過改變角膜曲率的方式,改變屈光度,這樣間接地“治療”近視,無論是OK鏡還是激光手術,都是基于這個原理。
所以OK鏡都是晚上佩戴一下,白天再摘掉,但是因為晚上的擠壓,會讓角膜曲率改變,從而白天看東西會很清楚。這就是為什么OK鏡號稱“晚上戴一下,白天不戴眼鏡都看的很清楚”的原因。
OK鏡我們用了三年,效果是不錯的,白天確實不需要戴眼鏡。不過,這種欣慰是有代價的:那就是每天晚上都得戴,一天不戴,后面可能就會反彈。
有幾天晚上,兒子偷懶沒有戴眼鏡,結果過了幾天我就發現他的眼睛不對勁,看東西都瞇著,一問之下才知道是他偷懶的緣故。
因此,如果你選擇了OK鏡這條道路,那么基本上每天晚上都是要佩戴,白天都要摘掉,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直等到18歲以后眼球差不多發育成熟才行。
2
OK鏡的缺點
OK鏡雖然對我家娃效果不錯,但它并不是完美的,有些坑你們一定要知道。
1、首先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佩戴OK鏡的
這點我當初帶兒子去檢查時醫生特地囑咐過,她要給孩子眼睛做一個全方位的檢測,檢測項目包括屈光度、角膜曲率,甚至還有角膜內皮細胞數計數、眼軸長度、淚膜功能等等(很多名詞我也是第一次聽說)。
只有當孩子一切檢測合格時,才可以佩戴OK鏡。
另外,即便初期檢測合格了,后期的復檢也不能少。
兒子剛佩戴OK鏡那會兒,一開始是隔3天去檢測一次,然后過渡到隔1周去檢測,之后就是隔1個月檢測,到現在是每隔半年檢測一次。
這樣可以方便醫生檢查,孩子在使用OK鏡時有什么不當的地方,孩子有什么不良的反應等等。
因此,如果要選擇OK鏡的話,不是說在網上隨便選一家就可以的,一定要找很正規的機構才行,這點非常非常重要!
2、其次說說金錢
OK鏡的價格實在是好貴,我們這里第一次佩戴OK鏡,要一千多美元,然后OK鏡是半年需要拋光一次,到了一年就要更換。
下面這個是我們這邊診所的OK鏡價格。
另外,因為OK鏡實在太小,小家伙戴的時候難免出什么幺蛾子。就拿我家來說,才戴了半年,就光榮陣亡了兩只鏡片,一只是憨憨戴的時候不小心掉到地上,然后腳一踩,碎了;另一只是一直不曉得掉哪,直到前天憨媽才發現,原來掉進洗臉池的下水口了。因為鏡片是透明的,又薄又小,手指一滑,太容易出狀況…
然后OK鏡配套的裝備也是燒錢的主,每次用完OK鏡后,首先得用肥皂液體洗,然后用一種專業鹽水沖,最后再用消毒液浸泡6小時。
而每次戴眼鏡或者拿眼鏡之前,都要滴眼藥水,眼藥水還分日用和夜用兩種,這種眼藥水是為了避免眼睛太干,導致眼鏡黏在眼球上,會很難受,不容易戴好,也不容易取下。
所以說,戴個OK鏡并不只是OK鏡本身燒錢,周圍的配套液體價格都不菲,而且用起來也特別快,真是燒錢的厲害。
下面這張圖是我們用的全套OK鏡裝備。
3、再說說精力
憨憨剛開始的幾天戴OK鏡,每次都跟打仗一般。
首先是戴眼鏡。太不容易戴了,你得用兩根指頭把孩子眼睛撐大,醫生說是要把眼睛變成Zombie Eye,也就是僵尸眼睛,雖然是搞笑的話,但可見你要把孩子眼睛撐得有多大,眼睛還不能眨,真是要多難受就有多難受。
眼鏡放進去后還不算完,還需要檢查是否放在瞳孔上面,有沒有放歪,如果放歪的話還得調整,這又是費事的活。
剛開始的一段時間,光是戴眼鏡,每次都得至少花上半小時。本來娃晚上睡覺就不乖,結果再加上這半小時折騰,睡眠時間就更少了。
憨媽前前后后花了三四個月,才教會了憨憨自己戴眼鏡,這折騰的日子一直等到娃養成習慣,可以自己佩戴眼鏡才結束。
4、最后是摘鏡片和洗鏡片
鏡片摘起來比較容易,摘之前先滴點眼藥水,讓鏡片浮起來,然后用一個塞子,將鏡片拔出來就好,這還比較省事,不到5分鐘就搞定。
(用塞子取OK鏡)
但費事的地方在于洗鏡片,它要前后經過三道手續,這個過程費事而且絕對不能偷懶。
(洗OK鏡)
有一次因為忘記洗鏡片,憨憨第二天起床后眼睛就紅紅的有點發炎。
所以啊,自打戴了OK鏡,每天都得仔細地洗,真是一天都馬虎不得!
Part.3 白天的護理
前面說的只是OK鏡的心得,但是OK鏡是夜間護理,而光靠OK鏡還遠遠不夠,白天的護理也同樣重要。
1
球類運動
對我來說,運動很有助于緩解眼睛疲勞,尤其是小球類運動,比如乒乓球、羽毛球和網球。
我會經常帶兒子打球,這對減輕他的用眼壓力很有幫助。
我還特意查了一些資料,打球能預防近視確實是有科學依據的。下面這段文字就是來源于一篇研究打球和視力關系的論文。
因為打球時,雙眼以球為目標,不停地上下調節運動,可以改善睫狀肌的緊張狀態,使其放松和收縮。
眼外肌也可以不斷活動,促進眼球組織的血液循環,提高眼睛視敏度,消除眼睛疲勞,從而起到預防近視的作用。
特別是乒乓球,平時練起來特別方便,當孩子學了20-30分鐘后,就可以在家里顛顛乒乓球,或者對墻打球。
像下面這樣就是顛球,顛個5分鐘,對緩解孩子用眼疲勞很有好處。
2
大屏幕
給娃在線學習時,大屏幕非常重要。
我的眼科醫生囑咐我,一定要給孩子用大屏幕,這樣眼睛看起來會比較舒服。
這其實是有理論依據的。因為長期近距離看事物,晶狀體總是處在高度調節狀態,同時,看近處物體時,兩眼球會聚向鼻根方向,使眼外肌肉壓迫眼球,天長日久就造成近視。
而如果屏幕太小的話,孩子觀看距離會更近,這樣近視的可能性會更高。
因此我絕對不會給孩子用手機,因為那個屏幕太小太小。
如果需要和屏幕交互的話,我會選擇iPad。
就像上豌豆思維、Gogokid這種真人外教時,我都是用iPad來給女兒用,因為會有一些屏幕的交互動作,iPad會比較方便。
如果需要用鼠標、鍵盤的話,我都會選擇大屏幕的顯示器。
就像兒子學習我那個Python編程課,就是用iMac的大屏幕。否則一個一個字符去敲,盯著屏幕眼睛會很累。
如果看紀錄片、動畫片的話,我會用投影儀。
投影儀的機制和電視有很大的不同,因為電視是直射光,而投影儀是光源反射,因此投影儀的觀影效果會柔和很多,眼睛看得也會比較舒服。
下面這個就是用投影儀觀片的效果:
Part.4 寫在最后的話
我帶兒子去眼科診所就診時,發現那里有一面照片墻,貼滿了在這里就診的孩子照片。我粗粗看了一下,這里的孩子幾乎全是亞裔,不是中日韓,就是印度,很少看到美國人。
我就問了醫生,“為什么用OK鏡的美國孩子很少啊?”
醫生回答,“因為美國孩子很少近視!”
從診所回家的路上,我路過一片公園,一群孩子正在教練的帶領下訓練足球,那里有男孩也有女孩,估計就是小學2、3年級的樣子。
教練看起來也不是職業教練,就是普通的家長志愿者。
我突然對那群孩子有些羨慕,美國孩子課余時間都在運動和嬉戲,自然少了近視的風險。
學習和用眼是天然對立的,學得越多,自然會給孩子眼睛更多的壓力。
因此,別把孩子壓得太緊。平時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多帶孩子運動運動,這才是保護孩子視力的最佳途徑!
憨爸在美國
硅谷工程師爸爸,分享美式教育理念和資源,專注于英語、數學、科學啟蒙,一定讓你腦洞大開喲!
公號ID:hanhanusa
微博:@憨爸在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