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果殼網的切開羽絨服看真相有感,就簡單談談羽絨服吧。
一,什么是羽絨服
大部分人認為只要衣服里面填充物是羽絨的衣物就叫羽絨服。其實不然,我國相關標準規定,含絨量低于50%的衣物不能叫羽絨服(羽絨的相關知識稍后介紹)。如果你買到了含絨量低于50%又叫羽絨服的衣服,那么恭喜你,去工商局舉報吧。
二,羽絨服的組成
羽絨服主要由涂層織物和羽絨組成。
一般羽絨服多了一層面料叫膽料(又稱內膽),是羽絨服曾經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由高密度的涂層面料制成。它在面料和里料之間包裹著羽絨,起到防止露絨,鉆絨的作用。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款式的需要,一些輕薄的高密度面里料可以讓羽絨服無需膽料,同樣可以起到很好的防鉆絨效果。所有有沒有膽料,并不是評價一件羽絨服好壞的標準之一。目前市場上的羽絨服還是以有膽料的為主。
羽絨分為兩個部分,羽毛(Feather)和絨(Down)。羽是鴨或鵝背部和尾部的帶羽毛桿的小羽毛,也有長羽毛打碎后形成的。絨長在鵝、鴨的腹部,成蘆花朵狀的絨毛。絨是羽絨保暖的主要材料。
三,衡量羽絨服的指標
羽絨按照種類主要有鴨絨和鵝絨兩種,絕大多數的羽絨服裝選用鴨絨。鵝絨的保暖性更好,價格也更高,一般多用在戶外服裝上。按展羽絨顏色可分為白鴨絨(鵝絨)和灰鴨絨(鵝絨)。一般來說白鴨絨的價格略高于灰鴨絨,但是二者區別不大。深色羽絨服多選用灰鴨絨,淺色多用白鴨絨。
含絨量
含絨量是指羽絨中絨的比例,以百分數形式表示。含絨量90%則表示羽絨含量90%,羽毛含量10%。相應還有的80/20,70/30,50/50等。一般羽絨含量在90%左右已經基本沒有什么羽毛桿了,所以普通羽絨服裝超過90%的含絨量并沒有什么必要。含絨量越高,羽絨的價格也就越高。含絨量是羽絨服保暖的重要指標之一,會在洗標上體現。
充絨量
是指一件羽絨服中填充的全部羽絨的重量,以g表示。要想達到同等的保暖效果,含絨量越低所需的充絨量就越大,羽絨服也越厚重。一般的羽絨服充絨量在100-200g之間。會在洗標上體現。
蓬松度
指的是在一定條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絨所占體積立方英寸的值。如一盎司的羽絨所占的空間為600立方英寸則稱該羽絨的蓬松度為600。蓬松度是衡量羽絨服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標。由于國家沒有硬性要求,所以市場上大多數的廠家不會標注蓬松度。一般主動標注蓬松度的衣服,都是廠家為了表現自己用了多么高品質的羽絨。面對未標注蓬松度的羽絨服,大家購買的時候可以拍打或者按壓一下衣服,觀察是否能夠迅速的恢復蓬松的狀態。
總結
了解了以上常識,對選購羽絨服會有很大的幫助。除了衣服的款式和面料外,我們還應該重點關注含絨量和充絨量,才能選到稱心如意又保暖的羽絨服。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