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其實反感“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這句話,過早灌輸知識可能只是填鴨,無法真正促進大腦發育。不過,在英語學習這件事上,筆者絕對支持早啟蒙!而且多早都不會太早!
真正的雙語寶寶,都是從幼年開始培養的。因為如果錯過了語言學習的關鍵期,以后再怎么努力,也難以達到接近母語的熟練程度。下面就來聽筆者細說英語啟蒙到底該怎么做,培養雙語寶寶到底有什么好處吧~
如果你是從寶寶一出生,就開始了他的英語啟蒙工作。貝爾熊小編建議你參考以下三個實踐階段:
還在媽媽肚子里時,從孕20周左右,寶寶就可以對人聲做出反應,尤其喜歡麻麻的聲音。出生一星期后,寶寶的聽力就已經完全發育成熟。
媽媽可以親自給寶貝唱些好聽的英語童謠,或者讀些朗朗上口的兒歌,配合可愛的動作,逗逗寶寶。家長們無需擔心自己的發音是否會影響寶寶,讓新的語言給寶寶留下印象即可。
每次10-20分鐘
即使寶寶還無法理解所聽到的內容,也可以為以后英語的引入奠定基礎。
這個階段的寶寶好動,專注力短,但是對聲音非常敏感,可以辯別不同聲音的細小區別,對不同的聲音充滿了求知欲。
給孩子播放童謠或動畫片,鼓勵孩子跟著畫面內容動手蹦跳,模仿動畫說唱。看完視頻之后,可以和孩子玩一些與動畫內容相關的互動游戲。閑暇時還可以和孩子玩看物品說英文名稱的游戲,比如媽媽舉起叉子,寶寶快速說出“folk”。
每天20-30分鐘,可分段進行
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語感和理解力。
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和專注力長短,分隔時間段,比如以一次5分鐘為分隔長度,一天4-6次。
大人要有耐心,尊重孩子好動的特點,如果孩子一開始不喜歡,就不要要求孩子跟讀,循序漸進培養孩子的興趣。
3歲之后,孩子專注力變長,對字母有了濃厚興趣,聽熟悉的童謠時即使不看視頻,也可以按照視頻內容手舞足蹈,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孩子甚至可以跟著視頻歌曲,含糊的跟唱,或者清楚蹦出一兩個簡短的單詞,說明孩子已經基本內化了視頻內容。這個階段最好以句子簡短的繪本閱讀為主,并輔以海量聽力輸入。
這個階段可以學習英文字母了,讓孩子熟悉26個字母和熟悉的單詞。和孩子一起制作單詞卡片。選擇一些句子稍長,但句型簡單或文字押韻的英文繪本,最好每天讀一本英文繪本,在語境中幫助孩子積累詞匯,為小學階段的聽力閱讀打基礎。
每次30-40分鐘,每天1-2次
培養雙語寶寶好處很多,相信這樣做的家長們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比如:
從另一個文化視角認識世界
增強大腦功能,讓孩子認知能力更強
打下良好英語基礎,適應競爭
把孩子培養成小學霸的必要前提
讓別人羨慕嫉妒恨……
無論作為家長你看中的是哪一點,這都會成為你和寶寶在辛苦的學習之路上的動力。
辛苦?是滴,這篇文章并不是很多人希望看到的速成貼。培養雙語寶寶,真的需要家長們長期的堅持和努力,更需要寶寶的配合。“臺上”兩分鐘,臺下十年功。
嬰幼兒時期是語言發展的敏感期,在這一時期,如果家長能讓孩子處在良好的語言環境之中,孩子便可以輕松自如地掌握某種語言。但是同時學兩種語言,會造成混淆,從而妨礙寶寶的語言發育嗎?
有學者認為,嬰兒出生后的幾天時間內,大腦就能分辨多種語言的區別,尤其是那些差異很大的語言,比如中英文、或法日文。寶寶有一定雙語基礎后,可能會出現兩種語言混說的現象,但并不代表他們的大腦無法分辨兩種語言。
一種語言的詞匯量不夠,借用另一語言詞匯使用
故意這樣用,因為更喜歡另一種語言的詞語或表達方式
兩種語言混著用,是不可避免的,并沒有任何害處。隨著寶寶兩種語言的詞匯量都增加了,兩種語言接觸得都更多了,就不會經常混用了。
很久之前曾有研究發現,雙語寶寶學會說話的時間略有延遲,但現在研究人員發現了那些研究設計的漏洞。換句話說,過去的那些研究結果不可靠。
當然,從某種意義上說,英語啟蒙永遠都不會太晚。有專家指出,開始培養雙語寶寶的最佳時間是0~3歲,這時孩子正在學習母語,他的大腦更開放,也更靈活。在這個時期,第二語言和第一語言信息存儲在大腦的同一區域。
0~3歲:
對不同語言的敏感度越高,雙語學習黃金期。
4~7歲:
大腦仍然處于雙語習得的快速進步階段,可以建立第二套語言系統。
8歲~青春期:
仍不算晚。研究表明,孩子學第二語言的能力在青春期過后才會逐漸減弱,因為大腦儲存新語言的區域發生了變化,需要通過翻譯來學習。換句話說,這時才開始學英語,再怎么努力,也很難達到接近母語的水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