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藥因療效確切、毒副作用小、服用方便、依從性好以及便于攜帶等優點而備受人們的青睞,應用越來越廣泛,比如常見的中成藥有六味地黃丸、復發丹參滴丸、麝香保心丸等。但是,我們都知道,是藥三分毒,中成藥也不例外。中成藥種類繁多,成分復雜,有些中成藥甚至含有毒性成分。所以,很多醫生發出忠告:這3種中成藥請不要長期吃,否則可能損傷肝腎等!
1、川楝子
這種藥物具有疏肝理氣、止痛的藥物,主要治療肝郁化火,胸脅、脘腹脹痛,疝氣疼痛,蟲積腹痛等病癥,并且能治療效果很顯著,但是川楝子有小毒,如果長期服用就會導致肝臟功能失調,造成肝臟負擔比較大,所以不能夠長時間服用,像川楝茴香散、舒肝丸、濟坤丸、金紅顆粒、秘制舒肝丸等藥物也應該減少服用次數。
2、何首烏
這是一種滋補的藥物,食用后會使白頭發變黑,能夠養肝護肝,但是何首烏中里面還有蒽醌類衍生物,這種物質能夠對身體產生一定毒副作用,如果使用何首烏過量則會造成肝臟損傷,特別是乙肝患者如果長期服用,可能后導致機體發生黃疸、轉氨酶升高等現象發生,所以身體沒有特別需要滋補的情況,盡量少用何首烏吧。
3、黃藥子、蓖麻子、雷公藤
這些中藥都是對肝臟有損傷的,如果長期會造成肝臟負擔,導致肝臟功能失調,像中成藥黃藥子湯、金關片、雷公藤雙層片、潤肌皮膚膏等藥物應該盡量少用,對于肝功能不健全的患者應該盡量避免,因為長期使用會導致肝功能損傷,嚴重則會危及到生命。
以上就是損傷肝臟中藥,要知道是藥三分毒,選擇用藥應該根據自己的病情和身體情況,在去醫院找醫生開藥的時候應該把自己的病情說明白,像肝功能不好等現象都應該講清楚,否則醫生開出對肝臟有毒副作用的藥物就不好,如果發現的比較晚就會影響自己的生命,當然正常人在平日里也應該選擇這些藥物,以免造成肝臟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