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農經 掙“大”錢的羅非魚 變廢為寶(4)柳條變身干花賣
http://www.56.com/u46/v_NjU3NDQ5MjM.html
掙“大”錢的羅非魚
廣東省茂名市羅非魚協會副會長 李瑞偉:王玥,你看,這個是我們參賽的魚王,叫麗鯛王。
記者王玥:哎,這羅非魚怎么叫麗鯛啊。
廣東省茂名市羅非魚協會副會長 李瑞偉:羅非魚本身屬于鯛科魚類,統稱叫羅非魚。
記者王玥:哎,這羅非魚這樣看不出來,它到底有多長多重啊。
廣東省茂名市羅非魚協會副會長 李瑞偉:它長有55公斤,重是5.8公斤,記者王玥:那還很大的,這條現在哪啊,能看看嗎。
廣東省茂名市羅非魚協會副會長 李瑞偉:這條魚已經作為商品魚上市了,但是在我們養殖基地大個體的羅非魚很多,那我帶你去看看。
雖然羅非魚比賽在前不久已經結束了,大賽中的魚王也作為商品魚賣掉了,但是來到這個羅非魚養殖基地,王月也有新發現。這兒的水面很開闊,而且水體清澈,養殖環境的確不錯,剛好這邊正有工人在捕撈羅非魚,趕緊近前瞧瞧吧。呵,剛剛撈上的這網魚,看起來個頭確實不小啊。
記者王玥: 你看,這個就是剛剛打撈上來的羅非魚,看起來真的是很大一條,我來感覺它到底有多重,好滑呀,感覺有六七斤的樣子,拿來稱稱,哇,這條魚有八斤一兩重,真的好大,再來量一下到底有多長,這條魚有60厘米,比我們看的魚王還長一些。
羅非魚原產非洲,屬于麗鯛科魚類,它體型寬而扁長,背部略厚。目前在我國廣東、海南等地有大面積養殖。一般的羅非魚一年半的時間只能長到5斤左右。而這個養殖基地的7、8斤重的羅非魚,也就一年半的養殖時間,為什么這兒的羅非魚長那么大呢?
廣東省茂名市羅非魚協會副會長 李瑞偉:大水面非常符合養殖大規格羅非魚,因為環境好,面積寬,水也更深,喂大羅非魚的時候,它的活動空間就要更大。
大水面一般都在200畝左右,這樣活動空間大,魚生長得就快,但是投放魚苗的密度也是有講究的。
廣東省茂名市海洋與漁業局技術員 譚耿瑞:養殖大規格羅非魚,每畝的投苗量大概是三四百尾,這樣它會有更大空間讓這個魚更加容易生長。
廣東省茂名市羅非魚協會副會長 李瑞偉:在同樣的密度,大水面養殖一年半魚可以長到7~8斤,小水面是達不到的。
如果是一般的養殖企業,養殖水面小的話,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的魚才能長到7、8斤重,這樣,飼料投入就多,養殖成本也加大了,利潤就會降低。
記者王玥:來來,吃飯了,哎,姑娘,姑娘,不能這樣喂料,那應該怎么喂啊,我們這個水面大,人工喂的話魚吃不飽,要用投料機喂,投料機不浪費料,用喂料機喂。你看,這個就是餌料的自動投喂機,待會啊,我就會開這個開關,這個飼料就會很均勻地撒出去,這個魚就會聚攏到一起來吃飼料,你看好了。你看看,這魚吃的多歡啊,而且這個場面看起來也是很壯觀的,用了飼料投喂機,不僅能保證飼料均勻地灑在水面上,而且能讓每個區域的魚都能吃到飼料,這也為魚個頭長得大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定時定量的飼料投喂,不僅避免了飼料的浪費,又保證魚兒的營養供給,一年半的時間,就長到七八斤的規格,不過,大個的羅非魚賣價又如何呢?
養殖戶:像這個大羅非魚酒店要的量比較大,賣8元多錢一斤。
餐廳經理:羅非魚在我們酒店賣16~17元錢一斤,一般大的銷得比較好。大的羅非魚做刺身也好、燉湯也好,口感比較鮮美。
羅非魚肉質中蛋白質含量非常高,營養豐富,目前,大個的羅非魚主要是銷往賓館酒店,烹制方法也是多種多樣,就是不知道味道怎樣?
記者王玥:我面前這道菜,就是羅非魚刺身,就是因為羅非魚只有一根主刺,而且個頭比較大,肉也比較緊實,很適合用來做生魚片,不知道味道怎么樣,來嘗嘗,嗯,也沒有腥味,也很細膩,真的不錯。
消費者:這個魚雖然比較大,但是還是比較入味的,口感也比較細嫩。
消費者:羅非魚刺比較少,比較適合老人小孩吃。
消費者:這個魚都很大個,我們平常請客,都很喜歡點這種魚,看起來比較大方。
大個的羅非魚受到消費者歡迎,再加上羅非魚適應能力強,食性廣,生長快,如今在茂名,很多有條件的養殖戶開始承包大水面養殖大規格羅非魚來增收致富。
養殖戶:我們家有60多畝大面積的魚塘養殖大個的羅非魚,可以養這個大魚,一年可以收入20多萬元。
廣東省茂名市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 黃士佳:這幾年通過推廣中小水庫養殖羅非魚,大面積、深水體的養殖。
養殖的產量都比較高,畝產一般都超過兩噸半。養殖羅非魚的面積超過了22萬畝,產量是20多萬噸,占了我們廣東的三分之一,給農民增收這方面創下了效益。
記者王玥:這里呢,是羅非魚的一個生產孵化車間剛才我們看到那么大一條羅非魚啊,就是有這么小小的一條育苗孵化來的, 你看啊,真的好小啊,感覺就像小米粒的大小,其實,我們每次面對這么小的一個小生命的時候,總是會感慨,每個生命的成長,它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過話有說回來了,要想養出大個的羅非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除了要有大的養殖環境之外,還要下大功夫,這樣才能賺大錢。
沭陽縣新河鎮村民李小麗:小秦,送給你。
記者:謝謝大姐,這么熟了還送花給我。不過說實話,長這么大了第一次女性送我花呀。怎么想起送我這干花?
李小麗:這個干花是我們自己做的,而且是我們當地的特產。
花卉市場上一般把所有干燥的植物都統稱為干花,而江蘇省沭陽縣新河鎮如今已是遠近有名的干花之鄉了。
記者:這干花夠漂亮的啊,哎,這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啊?
李小麗:這干花的花枝幾乎都是用柳樹條做成的。
記者:柳樹條啊?!
李小麗所說的柳樹在當地被稱為龍柳。龍柳,屬楊柳科柳屬,是旱柳的一個栽培變種,因其枝條彎曲如龍而得名。在沭陽縣,它過去一直是呈野生狀態生長在田間地頭或農戶的房前屋后。
種植戶:以前都割下來當柴火燒。
沭陽縣新河鎮干花加工企業負責人仲偉同:后來都燒煤氣了,不用燒柴火了,這個龍柳就沒用了。
可是,就是這個自稱龍柳沒有什么利用價值的仲偉同,在2000年左右,卻做了一件讓全鎮人意想不到的事,那就是把龍柳條曬干,然后拿到上海去賣。
李小麗:我覺得挺奇怪的,這龍柳除了當柴火燒還能有什么用呢?
男種植戶:這個東西能賣錢嗎?我還不相信。
是啊,這曾經當柴火燒,后來又沒什么利用價值的龍柳枝到底還有什么用呢?仲偉同拿它能賣出錢嗎?
仲偉同:有一次我到上海去,無意中看到花店插花用的是龍柳,我了解到,這個龍柳是國外進口的,價格比較高,我就想到把我們家的龍柳賣給他們,結果賣得挺好的。
昔日不值什么錢的龍柳條,突然一下子變成了可以賺錢的寶貝,這個發現讓全鎮很多農戶都跟著仲偉同看到了商機。
沭陽縣新河鎮黨委書記王彬:后來我們當地的農戶就有意識地開始種植龍柳,到目前為止,全鎮龍柳的種植面積已經超過了3千多畝。
記者:您看我現在就是在一片龍柳種植園里邊這不正好有農戶在忙著收獲龍柳呢,我得去問一下,到底一畝地能產多少根龍柳,收入究竟怎么樣呢?
種植戶1:一畝地能收兩萬根,三毛錢一根,一畝地能收6千塊錢。
記者:這個柳條都賣給誰啊?
種植戶2:賣給我們本地的加工廠。
記者:據我了解啊,在新河鎮,大大小小的干花加工廠有五六家,那個把龍柳條拿到上海去賣的仲偉同現在不僅種植龍柳,而且呢還成為了全鎮數一數二的干花加工大戶了。
仲偉同:我們當時把這個龍柳拿到上海去賣,賣3毛錢一根。他們加工好了以后,一根賣到幾塊錢、十幾塊錢甚至幾十塊錢一根。我們就想我們有這么多資源為什么不能自己加工呢?
在新河鎮,加工干花的第一個環節就是去葉。通過拍打,把殘留在枝條上的枯葉去掉后,就進入到了下一個環節--蒸煮,這個環節一般需要40分鐘左右。
仲偉同:通過蒸煮呢,*起到殺菌殺蟲的作用,延長它的保存期,最長時間能保存個四五年左右, 第二點就是通過蒸煮以后這個顏色呈現出一種油亮的咖啡色,比較好看。
蒸煮著色好的龍柳條在晾曬10天左右后,工人們便會對它們進行一定的修剪。
李小麗:因為這個枝條它下面比較光一點沒有這個小枝,上面這個小枝比較多一點,造型要好看一點,所以說客戶要求把這個底部修掉。
記者:它這個長度要求多少?
李小麗:有,客戶有要求,正常的話都在一米二至一米三長。
記者:是不是剪完了就可以賣掉?
李曉麗:可以直接賣,也可以進一步加工,主要看客戶的需求吧,客戶要求怎么做就怎么做。
記者:對了我看您剪下來這么多下腳料是不是都沒用了?
李小麗:有用,還可以利用的
記者:這個做好了,您瞧這個就是用下腳料做成的工藝品,這一個個挺漂 亮,人家告訴我,這些工藝品是要出口到國外的,而且一個就能賣十幾塊錢呢。
為了滿足市場的需要,加工企業除了保留龍柳條原有的咖啡色外,還往往把龍柳條加工成各種顏色。
仲偉同:染色比較簡單,我們就是把蒸煮過的龍柳條,剝皮漂白晾干以后,放在不同的染色池里面浸泡一會兒就行了.
記者:您看現在放在我面前的都是經過一定加工之后的龍柳條了,這些呢是原色的,這一堆都是經過染色的,您說這些柳條在市場上的賣價會有什么區別?李小麗:本色的出廠價是6毛錢一支,染色的出廠價是1.2元一支。
在新河鎮,加工企業為了進一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外,除了出售不帶裝飾的半成品花桿外,還在此基礎上利用花朵制成各種造型,這樣一來,柳條就變成名副其實的干花了。
記者:別說,這上面花也挺漂亮的,這花也是你們做的嗎?
仲偉同:是的,是我們自己做的。
記者: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仲偉同:是用廢棄的玉米皮做的。
記者:啊?這不又是變廢為寶嗎?那像這一支干花的話你們賣多少錢?
仲偉同:這一支我們賣8塊錢。
隨著國際國內干花需求的增大,新河鎮的干花產品賣到了全國10多個大中城市,并出口到10多個國家,原本普通的柳條給這個鎮的不少農戶帶來了理想的收益。
沭陽縣新河鎮黨委書記王彬:截止2011年,我們全鎮種植龍柳和從事干花加工的農戶達到3000多人,年產值達到80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