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每個家庭都十分重視孩子的教育,不惜教育投入。在重視孩子教育的同時,家庭教育中也出現了家長高期望的誤區。 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情非常迫切,對子女期望值過高已成了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抱有過高的期望和美好的想象。他們期望孩子有天賦、聰明、什么都比別人好,成為最優秀的孩子。
很多家長認為只要在學前期抓緊進行教育,就可以塑造出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兒童。家長急切的心態和違背兒童發展特點的要求,不僅影響兒童身心健康發展,往往演變成一種盲目的投資。
為了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和學習成績,家長們幾乎用盡了所有力所能及的辦法,請家庭教師、參加各種培訓班。我經常看見孩子們由父母帶著參加加各類輔導班,家長對子女文化知識學習的過高要求表現得越來越強烈。
大多數孩子四、五歲,有的更小。一味地逼他們學這學那,時間一久,孩子們就會對學習不感興趣,產生一種厭學的心理。家長不要盲目地去跟從,無論給孩子報哪種特長班,都不要忽略了孩子玩的天性,讓孩子在玩的樂趣中達到開發智力和思考力的目的。
媽媽對孩子的期望是出于對孩子的愛,然而這樣的愛,不但沒有如父母所愿成為孩子前進的動力,相反卻變成了孩子沉重的負擔。
多數父母只會按照自以為是對的思維習慣和方法去教育孩子,他們想把孩子塑造成自己心目中想要的那種形象,也就是說這些父母關注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希望和沒能在自己身上實現的愿望。
在進行教育投資時,適當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給孩子減少壓力,不要讓孩子失去童年最美好的時光。家長在為孩子策劃未來,是一種拔苗助長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期望值一定要符合實際,尊重孩子的選擇。多傾聽孩子的心聲,切莫一廂情愿。
過高的期望會扼殺孩子的天性,最終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壓抑和怨恨,孩子就會對學習失去信心。家長不要一心都想讓孩子長大出人頭地,必定普通人還是多,所以我們應當以平常心對待孩子的一切。對孩子的適當希望是可以的,但希望太高反而適得其反。
任何做父母的,如果把子女當做自己的奮斗目標,都是不對的,家長應給孩子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成長環境,不要讓過高的期望值壓垮孩子稚嫩的肩膀。給孩子多留些快樂,少留下遺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