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體制內的人,特別是領導干部總希望自己離開工作崗位后,依然會得到原有單位人的尊重,也就是避免人走茶涼,那么如何看待這一現行職場最普遍的問題呢?
一、理性分析“人在茶熱”
許多職場人身在崗位時,充分感受到領導和同事們對自己的尊重和仰慕,特別是領導干部更加享受職位所帶來的快感,這一現象通俗的講“人在茶熱”。其理性分析,一是職位工作的需要。作為職場人需要的是彼此之間的合作與配合,特別是領導干部需要對團隊成員部署工作,下屬成員固然對領導言聽計從,才能使團隊工作有序向前推進;二是領導職位的固有屬性,必然得到下屬的尊敬,尊重領導是職場的基本法則,因此對“領導”尊敬,其本質是對職位所固有的權力和所帶來經濟利益的尊重,比如:某一局長為張氏得到領導和同事的尊敬,換一王氏依然會得到尊敬;三是身在崗位的人,盡心盡力為他人服務,謀取各方的利益,自然就會得到大家的認可和敬慕,“人在茶熱”的感受主要是職務職位使然的結果,個人的良好行為舉止決定“茶熱”溫度的持久性。
二、如何看待人走茶涼
基于“人在茶熱”的理性分析,人走茶涼是一正常的社會現象。一是離開現有的領導崗位,工作關系不復存在,就失去了與下屬之間聯系交流的機會,受下屬尊重和仰慕的感覺就不再有;二是離開了領導崗位,其職位所擁有的職權和所固有的經濟利益就一無所有,對權力的敬畏,就會轉移到新的任職人身上;三是人走茶涼是正常的現象,也是早早晚晚的事情,至于說涼的快慢,那要看你在其位時的現實表現了,待同事如春天般的溫暖,涼的速度會緩慢,待同事如冬天一般,茶涼會有不在其位驟然降至冰點的感覺。
三、如何避免人走茶涼
一是人走茶涼是正常的社會現象。也是被世人所廣泛認知的社會現實,任何職場人都改變不了“茶涼”的自然現象,無論你原來身居何種要職,做過多少好事大事善事,遲早“茶”會變涼的,欣然接受,平常心對待是正確的選擇。
二是盡其所能降低茶涼速度。既然人走茶涼是不可更改的社會現實,但是可以在其位時,盡其所能用良好的工作表現降低日后茶涼的速度。一方面在其位,用好權力所賦予的責任,盡可能為民服務,辦實事、辦好事,以此贏得領導和同事的認可和贊許;另一方面待人友善,無論身居何等崗位,都要以誠相待,用其人格魅力贏得同事的尊重和敬慕;再一方面在其位不留遺憾。人的能力有大小,只要在其位,盡其所能,把該干的事干好,沒有任何的遺憾,也就足以看待日后的一切境遇了。
三是退其位盡其力發揮余熱。不在其位,失去了謀政之基,并不意味著毫無為民服務的機會。一方面通過恰當的方式,依然關注原單位整體事業的發展,給于適當的支持;另一方面時刻關心老同事老部下,為其成長進步給于精神鼓勵和個性化幫助;再一方面既退位則安之,不再以老領導自居,自以為在位時還做了一點事,對他人頤指氣使,使自己僅存的些許溫度瞬間消失。
綜上所述,職場中人走茶涼是不可爭辯的社會現實,能夠做到茶涼的速度減緩就是職場最大的成功和渴求,唯有在其位謀其政,不留遺憾履其則,退其位盡其力,發揮余熱盡其心,就是職場遵守的基本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