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08日,廣州市交通運輸“十四五”規劃印發:首次公開“十四五”期間策劃實施的地鐵新線。結合此前曝光《廣州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18-2035)》(下簡稱新線網規劃),9條新線包括2條高速地鐵、2條快速地鐵、5條普速地鐵。
“十四五”期間,廣州擬建9條地鐵(含延長線),合共245.7公里。其中,2條高速地鐵占據了四成的里程份額:22號線南延段(58.5公里)由番禺廣場經南沙至東莞長安步行街,37號線(44.9公里)廣州東站經黃埔站至知識城佛塱村。另一個“里程大戶”是沿廣州大道行進的26號線(太和-欖核、59公里),與3號線大段平行,可望為3號線有效分流。
軌道交通內容:(全文公眾號后臺發送消息“1”下載)
——完善機場的集疏運體系,構建多層級、一體化的綜合交通網絡。推動機場30分鐘直達中心城區、1 小時通達珠三角城市、3 小時聯通泛珠三角城市。(1)規劃引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城市軌道,形成高效便捷的多層次空鐵聯運系統。在T3 航站樓設置白云機場高鐵站,正線引入廣州至珠海(澳門)高鐵和廣河高鐵,構建白云機場輻射南北、聯通東西的“十字交叉”對外高速鐵路通道。(2)T1、T2、T3 航站樓分別設站,將穗深城際(新塘經白云機場至廣州北站段)、廣佛環線(廣州南站至白云國際機場)串聯引入白云機場。(3)新增規劃引入芳村至白云機場城際,進一步完善白云機場與廣州中心城區間的快速軌道通道。(4)圍繞白云機場,構建以“井”字形高速公路為骨干,普通道路為支撐,結構合理、銜接緊密的道路網絡。(5)完善機場內部交通設施布局,進一步優化交通組織,實現陸側與空側以及各航站樓之間的便捷銜接。
高水平構建四面八方四通八達的世界級鐵路樞紐
全面強化廣州在國家鐵路網中的地位,實施鐵路樞紐能級提升工程,暢通國際通道,打造聯通全國、輻射東南亞,銜接歐亞大陸的世界級鐵路樞紐和粵港澳大灣區鐵路中心。
——暢通“四通八達、四面八方”高鐵通道。推動形成10 條出省通道格局,實現1 小時直連大灣區、2 小時互通省內、3小時互達泛珠三角、5 小時聯通長三角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1)北向擴容,推動建設廣清永高鐵、貴廣高鐵聯絡線,推進貴廣高鐵提質工程,擴充粵港澳大灣區北行通道容量;(2)東西貫通,加快建設廣汕高鐵、廣湛高鐵、深江鐵路,研究推進建設廣河高鐵,支撐全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新格局;(3)南向融合,推動建設廣州至珠海(澳門)高鐵,謀劃廣深高鐵新通道,配合國家研究推進超大城市間高速磁懸浮通道布局及實驗線建設,強化廣深雙城聯動,提升與大灣區東西極點互通水平。(4)加快推進廣州至廣州南聯絡線、廣州東至新塘五六線、廣州至廣州東三四線等線路建設,引高鐵進中心區,提升中心區鐵路通道能力,強化區域樞紐互聯互通。
——實施樞紐提升工程,完善鐵路樞紐布局。加快構建“多站布局、多點到發,客內貨外、互聯互通”客運樞紐格局。(1)建成白云站并升級廣州站、廣州東站,構建“三站一體”緊密聯動的中心城區組合樞紐,提升中心區鐵路樞紐整體服務能力。(2)新建魚珠站、增城站、白云機場站,擴建廣州北站為北部重要樞紐客站,加強對重點地區的樞紐服務支撐。(3)研究提升南沙鐵路樞紐地位,推動南沙建設區域綜合交通中心。
——拓展國際鐵路班列,加強國際聯通水平。協同研究出臺中歐班列發展規劃與促進國際班列發展的政策措施。打造精品班列線路,提升東盟—廣東—歐洲國際聯運通道影響力。圍繞“一帶一路”規劃構建合作創新網絡,進一步完善國際鐵路運輸網絡建設、貨源組織,提升中歐班列在促進國際國內雙循環的戰略通道地位,為面向全球的產業鏈、供應鏈提供更安全順暢的物流網絡。
——強化站城融合發展,推進樞紐一體化規劃建設。推動“樞紐+社區+產業”融合發展,高標準推進廣州東站、廣州站周邊綜合利用;以“西交通東商務”為原則,推動廣州南站周邊綜合交通及城市功能升級;加快建設白云站、新塘站、金融城站等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工程,完善樞紐一體化規劃、建設、設計、運營管理機制,提升樞紐經濟發展效能。
專欄3 鐵路樞紐及通道重點任務
鐵路通道項目
1.續建項目:廣州至汕尾高鐵、廣州至湛江高鐵、深圳至江門鐵路、南沙港鐵路等。
2.新開工項目:廣州至廣州南聯絡線、廣州東至新塘五六線等。
3.策劃項目:T3 交通樞紐至江村西聯絡線、廣州至廣州東三四線、廣深高鐵新通道、廣州至珠海(澳門)高鐵、廣州經清遠至永州高鐵、柳州至廣州鐵路等。
樞紐提升項目
1.續建項目:廣州鐵路樞紐新建廣州白云站(棠溪站)工程等。
2.新開工項目:廣州北站改造工程、廣州南沙站、白云機場T3 交通樞紐軌道交通預留工程等。
3.策劃項目:廣州火車站改造工程、廣州東站改造工程。
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項目
1.續建項目:廣州北站、白云(棠溪)站、新塘站等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工程、廣州東部交通樞紐中心綜合體項目等。
2.新開工項目:南沙站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工程、黃埔站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工程等。
暢達省市,完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
共建輻射全省“軸帶支撐、極軸放射”的城際鐵路網絡,推進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城市軌道交通融合發展,建設高水平軌道都市。實現廣州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60 分鐘軌道直達,廣佛、穗莞中心30 分鐘互通,中心城區與南沙副中心、外圍組團30 分鐘直達。
(一)共建灣區快捷融合的多層次區域軌道網
——構建互聯互通的城際鐵路網絡。加快建設廣佛環線廣州南至機場段、廣佛環線佛山西站至廣州南站段(廣州段)、廣清城際二期(廣州北至廣州段)、佛莞城際(廣州南至望洪段)、穗莞深城際(新塘至白云機場段)、穗莞深城際琶洲支線等6 條城際鐵路,研究推進廣佛環線佛山西至廣州北段(廣州段)、中南虎城際、肇順南城際、廣佛江珠城際,形成“環+放射型”城際鐵路骨架網絡,強化樞紐區域輻射能力,提升與灣區核心城市的連通水平。
——強化與周邊城市軌道一體銜接。加快推進廣州東至花都天貴城際、芳村至白云機場城際、佛山經廣州至東莞城際、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等4 條線路建設;聯合周邊城市共同開展廣州都市圈軌道交通規劃研究,構建服務于都市圈商務、跨市通勤等不同出行目的一體化軌道交通網絡體系。研究城市高速軌道交通適當向周邊城市延伸,探索建立城際鐵路與地鐵系統制式兼容、互聯互通換乘體系,實現軌道公交化運營及軌道交通產業協同發展。
專欄5 城際軌道重點任務
城際軌道
1.續建項目:穗深城際(新塘經白云機場至廣州北站段)、廣佛環線廣州南站至白云機場段、廣佛環線佛山西站至廣州南站段(廣州段)、佛莞城際廣州南站至望洪站段(廣州段)、穗深城際琶洲支線、廣清城際二期(廣州北至廣州段)等。
2.新開工項目:廣州東至花都天貴城際、芳村至白云機場城際、佛山經廣州(芳村、魚珠)至東莞城際(廣州段)、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廣州段)、廣佛環線佛山西站至廣州北站(廣州段)等。
3.策劃項目:中南虎城際中山至塘廈(廣州段)、肇順南城際、廣佛江珠城際等。
——加快多層次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建設。(1)推進高快速軌道建設,加強主城區至副中心和外圍城區之間的快速聯系。加快建設地鐵18 號線、22 號線2 條高速地鐵線路,以及3 號線東延線、7 號線二期、7 號線西延線、13 號線二期、14 號線二期等5 條快速地鐵線路的建設進度。(2)加密主城區普速軌道線網,提高軌道交通服務覆蓋,完成地鐵5 號線東延線、10 號線、11 號線、12 號線等4 條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新開工建設地鐵8 號線北延段、8 號線東延段、24號線等第三期建設規劃調整線路。(3)加快第四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方案研究,完善多層次軌道交通網絡,實現重要客流走廊全覆蓋。開展新型中低運量交通相關線路的前期研究,適時啟動建設工作。(4)以TOD 開發理念為導向,發揮“軌道交通+土地開發”的最大效應,加快推動全市有條件的軌道交通場站綜合體開發建設。
專欄7 城市軌道重點任務
城市軌道
1.續建項目:軌道交通三號線東延段、五號線東延段、七號線二期、七號線西延線、十號線、十一號線、十二號線、十三號線二期、十四號線二期、十八號線、二十二號線等。
2.新開工項目:軌道交通八號線北延段、軌道交通八號線東延段、軌道交通八號線北延段拆解線(軌道交通二十四號線)等。
3.策劃項目:軌道交通二十二號線南延段工程、城市軌道第四期建設規劃線路等。
中低運量交通
1.續建項目:黃埔區有軌電車2 號線,共計1 項。
2.新開工項目:黃埔區有軌電車5 號線一期工程,共計1 項。
一、鐵路通道
續建:
廣州至汕尾高鐵(廣州段):新建高速鐵路,正線全長206 公里,其中廣州段長32.1 公里,主要線路設計速度350 公里/小時。
廣州至湛江高鐵(廣州段):新建高速鐵路,線路全長438.8 公里,其中廣州段約9.7 公里,設計時速350 公里/小時。
深圳至江門鐵路(廣州段):新建高速鐵路,線路全長125 公里,其中廣州段14.6 公里,設計速度250 公里/小時。
南沙港鐵路:新建貨運鐵路,正線全長87.8 公里,其中廣州段約32 公里,設計速度120 公里/小時。
新開工:
廣州東至新塘五六線:五六線全長30 公里,擬按250 公里/小時標準建設。
廣州至廣州南聯絡線:線路自廣州南站北咽喉原預留動走線接頭引出,至佛山市五眼橋與規劃建設的三眼橋至廣州西Ⅲ、Ⅳ線(原廣茂線)接軌引入廣州站,線路長約16公里,按雙線、200 公里/小時標準建設。
策劃:
廣州至廣州東三四線:自廣州站引出,新建Ⅲ、Ⅳ線,接入廣州東站,線路全長7.2 公里。
T3 交通樞紐至江村西聯絡線:T3 交通樞紐(不含)至江村西聯絡線,線路全長16.3 公里。
廣州至珠海(澳門)高鐵(廣州段):始于廣州樞紐,與廣河高鐵聯通,經黃埔、南沙、中山,延伸至珠海橫琴口岸,新建線路長約202km;廣州段長約113km。
廣州經清遠至永州高鐵(廣州段):經永州、寧遠、連州、陽山、英德等至廣州。全線長394 公里,為京廣第二通道,銜接呼南高鐵、渝湘、成渝高鐵通道,高速直連重慶、成都地區。廣州北站-永州,15km。
廣州至河源高鐵:途徑廣州、河源、梅州,銜接京九高鐵、杭州—廣州—湛江高速鐵路重要組成部分,線路總長688 公里。廣州北站(白云站)-河源,90km。
貴廣高鐵廣寧至廣州北聯絡線:造至大西南地區新通道,分離貴廣高鐵長、短途功能,提升長距離出行效率。
廣深高鐵新通道:提升廣深發展軸,廣州東站至深圳機場。線路總里程75km,市內里程29km。
柳州至廣州鐵路:廣東段193 公里
二、城際軌道
續建:
穗深城際新塘經白云機場至廣州北站段(原珠三角城際新塘經白云機場至廣州北段):新建城際鐵路77.7公里,全線位于廣州市境內。
廣佛環線廣州南站至白云機場段:新建城際鐵路46.7 公里,全線位于廣州市境內。
廣佛環線佛山西站至廣州南站段(廣州段):新建城際鐵路34.97 公里,其中廣州段3.9 公里。
佛莞城際廣州南站至望洪站段(廣州段):新建城際鐵路36.68 公里,其中廣州段27.4 公里。
穗深城際琶洲支線(原穗莞深城際琶洲支線):新建城際鐵路17.6 公里,全線位于廣州市境內。
廣清城際廣州北至廣州段:雙線城際鐵路,全長約26.1 公里,全線位于廣州市境內,起點為廣州站,經白云站、江高站至廣州北站。
新開工:
廣州東至花都天貴城際:新建線路約38 公里,全線位于廣州市境內。
芳村至白云機場城際:自芳村至白云機場,全長39 公里。
佛山經廣州(芳村、魚珠)至東莞城際(廣州段):自佛山東平新城站引出,串聯荔灣、海珠、黃埔及增城,全長107km;廣州段約長50km。
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廣州段):新建線路約79 公里,其中廣州段16.7 公里。
廣佛環線佛山西站至廣州北站段(廣州段):自佛山西站城際場引出,經獅山、里水、炭步、江高,止于廣州北站城際場。總里程約47 公里,其中廣州境內里程約15.3 公里。
策劃:
中南虎城際中山至塘廈(廣州段):新建線路約63 公里,其中廣州段15 公里。
肇順南城際:全長95.3 公里,廣州段約三分之一。
廣佛江珠城際:全長162 公里,廣州段長約2公里。
三、地鐵
續建:
軌道交通三號線東延段工程:新建城市軌道9.6 公里,自番禺廣場至海傍。
軌道交通五號線東延段工程:新建城市軌道9.79 公里,自文沖至黃埔客運港。
軌道交通七號線二期工程:新建城市軌道21.9 公里,自大學城南至水西。
軌道交通七號線西延段(廣州段)工程:新建城市軌道13.4 公里(其中廣州段1.64 公里,自廣州南站至韋涌)。
軌道交通十號線工程:新建城市軌道19.15 公里,自西朗至石牌橋。
軌道交通十一號線工程:新建城市軌道42.8 公里,自廣州火車站至琶洲至廣州火車站。
軌道交通十二號線工程:新建城市軌道37.6 公里,自潯峰崗至大學城南。
軌道交通十三號線二期工程:新建城市軌道33.5 公里,自朝陽至魚珠。
軌道交通十四號線二期工程:新建城市軌道11.9 公里,自廣州火車站至嘉禾望崗。
軌道交通十八號線工程:新建城市軌道61.3 公里,自萬頃沙至廣州東站。
軌道交通二十二號線工程:新建城市軌道30.8 公里,自番禺廣場至白鵝潭。
新開工:
軌道交通八號線北延段工程:線路起自在建八號線北延段滘心站(原白云湖站),止于廣州北站,線路全長20.7 公里,采用全地下敷設方式。
軌道交通八號線東延段:新建城市軌道18 公里,自萬勝圍-蓮花。
軌道交通八號線北延段拆解線(軌道交通二十四號線):線路起自八號線江府站,止于紀念堂站,線路全長20.1 公里,采用全地下敷設方式,設置11 座車站。
策劃:
軌道交通二十二號線南延線工程:新建城市軌道58.5 公里,番禺廣場-長安步行街。
軌道交通六號線東延線工程:新建城市軌道4 公里,香雪-劉村。
軌道交通十號線東延線工程:新建城市軌道9.4 公里,天河客運站-高塘石。
軌道交通十九號線一期工程:新建城市軌道20.4 公里,龍潭村-黃埔站。
軌道交通十五號線一期工程:新建城市軌道30.8 公里,橫瀝-南沙客運港-南沙站。
軌道交通十六號線一期工程:新建城市軌道16.3km,石灘-荔城北。
軌道交通廣佛線東延線工程:新建城市軌道2.4km,瀝滘-大沙村東。
軌道交通二十六號線一期工程:新建城市軌道59 公里,欖核-太和。
軌道交通三十七號線一期工程:新建城市軌道44.9km,廣州東站-弗朗村。
四、中低運量交通
續建:
黃埔區有軌電車2 號線:起于香雪站,止于南崗站,線路全長14.4 公里,共設站19座。
新開工:
黃埔區有軌電車5 號線一期工程:項目北起廣州地鐵21 號線鎮龍西站,南至黃埔區云峰路站,線路全長15.2km。(項目二期工程至知識城南站,全長20.5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