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簡介
胃腸道惡性腫瘤是全球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中,胃癌已經成為世界上引起腫瘤相關性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近年來,我們對胃腸道腫瘤的發病機制、影響因素、診斷和治療有了更多的認識,手術、化療、放療、免疫治療都是常用的方法,其中以免疫治療成為新的突破。
胃腸道腫瘤近年來進展較大,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手術:微創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普及,例如腹腔鏡、機器人等,有效降低了患者的不適感。手術微創化,患者恢復得更快。
(2)人工智能:通過人工智能在療效預測、腫瘤分期起作用,讓診斷、分期和治療更加精準。
(3)液體活檢:通過檢測血液中的CTC、ctDNA等微觀指標,將胃腸道腫瘤從宏觀醫學推進到分子醫學時代,有效解決了腫瘤的殘留和分子分期問題。
(3)免疫治療:是近年來胃腸道腫瘤最重要的治療進展。
免疫治療可能是顛覆現有治療的方式,無論是在ASCO、ASCO-GI上,最新研究進展基本都與免疫治療相關,為胃腸道腫瘤的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免疫治療是通過調動機體的免疫能力來對抗腫瘤,通常分為細胞治療(CAR-T)、細胞因子、腫瘤疫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胃腸道腫瘤免疫治療中,PD-1抗體出現頻率最高,無論是國內外,都有相關藥物上市。
(1)胃癌免疫治療的優勢人群,首先是微衛星不穩定患者,但這類患者在胃癌和腸癌的患者中所占比較較低,受益人群有限。
(2)EBV相關胃癌,對PD-1抗體的效果也較好,也是最有可能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領域。
患者提問1:結腸癌要如何進行篩查?
結腸癌最重要的篩查手段是腸鏡檢查,腸鏡檢查是目前無法替代的方法,需要做腸鏡檢查的有以下人群:
(1)有癥狀的人,如便血、大便習慣的改變。
(2)高危人群:有結腸息肉、炎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和克羅恩病)、家族史、年齡超過45歲人群。
排查頻率如下:
(1)有家族史的人群,比家族中年齡最小的患者提前5年篩查
(2)對非遺傳相關的結直腸癌患者,有息肉者,每年做一次檢查去除息肉;無息肉者,3~5年檢查一次
患者提問2:高危結腸癌患者需要做基因篩查嗎?
有家族史的高危人員建議進行基因篩查,主要是為了:
(1)確認是否為遺傳性結腸癌;(2)進行腫瘤的篩查
患者提問3:胃癌患者術后在飲食上需要注意什么?
(1)從量的方面,少食多餐。
(2)短時間內,流食為主,盡量選擇好消化的流質食物。
(3)從食物品種方面,理論上沒有忌口,但術后短時間內,無論是蔬菜還是水果,要盡可能的細一些,碎一些。個別患者可能會因為術后進食粗纖維的蔬菜、餃子或餛飩,而引起腸梗阻。
患者提問4:直腸癌轉移有哪些治療方式?
直腸癌轉移的治療相對復雜,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處理:(1)最主要的治療是全身治療,首要是放療,除了放療還有一些靶向藥;
(2)看有沒有手術治療的機會,主要根據復發后轉移的具體部位,對于肝轉移和肺轉移患者,目前認為可以從手術中獲益;
(3)免疫治療,其中PD-1抗體用的最多,對符合適應證的患者,效果非常好,結直腸癌對PD-1抗體適應證主要為微衛星不穩定類型,比例在15%~20%。
對胃腸道腫瘤的患者有哪些建議?
(1)不要談癌色變,癌癥是“非常常見”的,現在胃腸道腫瘤的治療效果也非常好,如果是早期的胃腸道腫瘤患者,治愈率在90%以上;對于中期的患者,通過手術、輔助治療、新輔助治療,治愈率也在50%左右,所以大家不用過度恐懼腫瘤,可以把腫瘤視為“慢性病”。
(2)早期發現,早診早治,是提高治療效果最主要的方法,大家需要有這個意識,如果出現相關癥狀,或者是高危人群,一定要到醫院,特別是專科醫院,進行篩查。
(3) 腫瘤的治療發展非常迅速,新的技術,新的方法,日新月異,即使不幸罹患晚期腫瘤,也不要灰心喪氣,有很多的治療方法,包括已經上市的藥物和在用的新的方法,還有很多正在研究的藥物和臨床試驗等等。目前,腫瘤的治療是令人歡欣鼓舞的,科學發展也非常快,大家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疾病治療都要有信心,相信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