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曉健
來源|抗癌雜志
哪些人需要進行前列腺癌篩查?
根據中國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系統腫瘤專業委員會前列腺癌學組2017年發布的《前列腺癌篩查專家共識》,對身體狀況良好,且預期壽命在10年以上的男性應開展基于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測的前列腺癌篩查;高危人群包括:① 年齡>50歲的男性;② 年齡>45歲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③ 年齡>40歲且基線PSA>1 μg/L的男性。
PSA檢測:最主要的前列腺癌篩查手段
根據中國抗癌協會泌尿男生殖系統腫瘤專業委員會前列腺癌學組2017年發布的《前列腺癌篩查專家共識》,推薦將血清PSA檢測,作為前列腺癌常規篩查手段,不推薦將PCA3檢測、P2PSA檢測、4K score檢測、前列腺健康指數、MRI檢查等作為前列腺癌篩查的常規手段。
PSA檢查避免在前1周內進行前列腺按摩,避免前48小時內進行膀胱鏡檢查、導尿等操作,射精 24 小時內未射精?, 前列腺穿刺 1 個月后進行。PSA 檢測時應無急性前列腺炎、尿潴留等疾病。
在PSA值大于4 ng/ml而小于10 ng/ml時,前列腺癌的患病可能性為30%~35%;當PSA大于10 ng/ml時,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將大于67%,并且隨PSA值的升高,患病概率進一步升高。近來美國的一些醫療中心將標準降低到了2.5 ng/ml,而最近研究發現,在PSA水平低于0.5 ng/ml的人群中前列腺癌的檢出率為6.6%,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低分化腫瘤。
然而,PSA升高并非意味著一定患前列腺癌,患上其他疾病如良性前列腺增生、急性前列腺炎也可能出現PSA升高。如果確診存在前列腺炎,需要服用抗生素4~8周正規治療后進行PSA復檢,比較前后的PSA變化才有意義。一些涉及到前列腺的操作或檢查,如直腸指檢、前列腺按摩(騎車)、經直腸B超檢查、前列腺穿刺活檢、膀胱鏡檢查和留置導尿管等均可引起血清PSA值的一過性升高,因此,在進行PSA檢測前1周內應盡量避免上述操作。長期口服非那雄胺(如保列治或藍樂),可使PSA值下降約50%,所以應該綜合分析PSA檢測結果。
確診仍需前列腺穿刺
但絕大多數情況下,前列腺癌患者要明確疾病的病理診斷就必須進行前列腺穿刺活檢,取得前列腺癌組織進行病理檢查。在穿刺過程中,由于是采用較細的活檢針,而且穿刺得到的癌組織是套在針管內取出的,極少發生穿刺針道的腫瘤種植,發生率低于千分之一。并且,目前還沒有前列腺穿刺會促進腫瘤轉移的報道。所以,可以認為,前列腺穿刺活檢本身基本不會導致前列腺癌細胞的擴散。
需要進行前列腺穿刺的情況:
(1) 直腸指檢發現前列腺有質地堅硬的結節;
(2) 血清PSA值大于4 ng/ml;
(3) 經直腸B超發現前列腺內存在異常回聲的結節;
(4) CT或MRI或PET-CT提示前列腺有異常占位性病變。
增生有可能變癌嗎?
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是兩種不同性質的疾病,雖然都發生于前列腺,但在一般情況下,前列腺增生本身是不會轉變為前列腺癌的。如果把前列腺比作一個雞蛋,那么前列腺的包膜是蛋殼,前列腺外周帶是蛋白,而前列腺移行帶是最中心的蛋黃。前列腺增生主要發生在前列腺中央區域的移行帶,而前列腺癌則主要發生在前列腺的外周帶,兩者在解剖部位上有很大的差別。
另外,前列腺增生與前列腺癌有著完全不同的病理進程,到目前為止,只有雄激素能促使病理性前列腺癌向臨床前列腺癌轉變的證據,并無促使良性前列腺增生向前列腺癌轉化的證據。然而,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是可以同時存在的,千萬不要以為有良性的前列腺增生就不會長癌,也有一小部分前列腺癌(約10%)會發生于前列腺移行帶,所以有時在前列腺增生手術后的標本中也可發現前列腺癌。因此,老年男性出現排尿異常的癥狀,千萬不能想當然地認為一定就是前列腺增生,記得要到正規醫院的泌尿外科檢查排除前列腺癌。
秦曉健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
長期從事泌尿系統腫瘤的臨床診治與基礎研究工作。全面系統地掌握了泌尿系統腫瘤的診斷方法及治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