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的最后一天,
相信很多人已經踏上了返程的列車,
準備回到那異鄉的城市繼續打拼。
每一次離別,總有太多不舍和心酸。
每一次次揮手,都是揪心的痛。
轉身離去的時候,別忘了回頭看看,
他們還在看著你的背影,
偷偷抹著淚···
01
一年之中只有春節才能回老家,
臨走時,在后視鏡中,
看見爺爺奶奶小跑了100多米,
跟著小車一直走了很遠很遠···
龍應臺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
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
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
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02
開往城市的大巴要出發了,
一對年輕的爸媽要回城討生活,
一去又是整整一年不能回家。
奶奶帶著孫子在路邊送行,
車子發動了,
孩子在車后面撕心裂肺的哭,
卻被奶奶一把拉了回來。
寶貝,對不起,
離開,我沒法陪你,
留下,我沒法養你。
03
站臺,一位父親要去
千里之外的大城市打工,
擁擠的人群中,
小男孩哭著大喊:
爸爸,能不能不要走!
而這位父親偷偷躲在一角,
不舍地看著舍不得他走的孩子。
“爸媽總趁我午睡的時候走,
后來我就很少午睡了,
我還以為這樣就可以把他們留下。”
“孩子,別哭,
我抱不到你。”
04
幾天前,朦朧的雨霧里,回家的路口,
3歲的兒子站在樹下等著自己。
相同的地方,相同的距離,
3歲的兒子又站在路口道別,
父與子就這樣立在村路的兩端,
相對無言。
為了自己最在乎的親人,
就算背井離鄉,
顛沛流離也不覺得苦累,
因為我們知道,
總有人在等我們回家。
05
因為工作原因,
這位大哥不能回家過年
為了團聚
年邁的父母特意從甘肅坐車趕到寧波
離別時,爸媽在窗口寫了兩個小字
“保重”
......
誰說男兒有淚不輕彈,
只是未到傷心處吧!
所有來不及訴說的思念,
所有的叮嚀囑咐,
都藏在這一句“保重”里,
足以撫慰在外漂泊的心靈。
06
他是在春運一線執勤的邊防軍人,
而她是春運鐵路線上的列車員。
6年的異地愛情,
剛新婚就遇到春運,
那天他臨時調班,
從南站趕了30公里到東站
就為了火車停靠時
抱一抱妻子。
這一次相遇,既是重聚,
也是離別。
別哭,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即使不是在今天,
總有一天會的,
一定會的。
07
山東一位男子,
只身一人在北京打拼,
一年只能回一次家。
面對滿頭銀發的老父親,
他雙膝跪地,重重地磕了一個頭,
揮淚告別。
告別總有最后一次,
希望不是每次都滿含愧疚,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
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歸家時滿心歡喜,
離家時惆悵傷感。
每一次出發,
都會把行李塞的滿滿當當,
那都是父母沉甸甸的愛。
??
08
過完年回城里,一位大叔行李箱超重30多斤
里面裝的是老母親親手做的
煎餅和咸菜。
父母能給你的,
不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的,
但一定是竭盡全力給了你全部,
還生怕給的不夠。
09
春節假期臨走之前
爸媽給我塞了一大袋核桃
每一個都已經夾好了。
在遠方的家里,總有人擔心你,
怕你吃不好,穿不暖。
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你在哪里,牽掛就在哪里。
10
行李箱里,是爺爺裝的土雞蛋和咸蛋。
怕區分不了,他還在蛋殼上做了標注。
他們可能從來不說“我愛你”,
卻總是用最笨拙的方式愛著你,
11
知道我上班經常叫外賣吃,
奶奶親手給我包的餃子,
她不會寫字,
于是就裝了這個讓我區分餡料。
時光啊時光,你慢一些吧,
不要再讓他們變老了……
12
每次長假歸來的汽車后備箱,
都被爸媽塞得滿滿當當的,
就連副駕駛也淪陷了。
他們恨不得把一年里攢的
所有好東西都讓我帶走。
這滿滿的一車,
塞滿的不是吃的,
而是父母的牽掛與不舍。
13
從老家汝州返程時,
奶奶和媽媽親手做了17雙鞋墊,
都是一針一線縫制出來的。
看著密密麻麻的針腳,
根本不舍得穿。
雖然父母不能給予你全世界最好的,
但他們卻拼盡了全力,
在能力范圍內給你最好的。
14
臨走的時候才發現,
車是剛洗干凈的,油箱是滿的,
就連玻璃水都是爸爸新準備的。
我有鼻炎,不能受涼,
媽媽專門買了一個新暖水瓶,
放在后備箱,
臨走時一直囑咐我:
天冷了,多喝熱水。
臨行前的嘮叨,
殷切的囑咐,
用力合上的后備箱,
還有家門前漸行漸遠的目送,
他們的心里明明有巨大的不舍,
卻不敢讓你看到···
15
親戚送給奶奶的餅干、月餅,
她一口也舍不得吃,
藏了快一年了,就等著我回去給我。
其實都已經過期了,但我沒有告訴奶奶,
怕她心疼,還是塞在行李箱里了。
就像小時候一樣,你喜歡吃的,
全都給你留著呢,
等你回家!
在城市上班總是加班到深夜,
奮斗了四五年還是不能在城里立足。
每次跟父母打電話,
都是報喜不報憂,假裝過得很好。
但有次,快要掛電話了,
媽媽說:“撐不住就回家吧,
爸媽沒什么錢,
但養你沒問題,一個女孩子,
自己在外邊太辛苦了......”瞬間飆淚......
無論你在異鄉的城市中
為了安身立命多么努力,
別忘了故鄉從不拋棄你。
當所有人都關心你飛的高不高,
只有家人關心你飛的累不累。
愿你我的努力趕得上父母的老去,
趕得上孩子的長大。
因為夢想,因為生活,我們需要離開家人,
到千里之外的異鄉去打拼。
去留不由己,但再遠,再忙,
也要記得回頭看看:
那里有愛,那里是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