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道」第47篇人物特稿
張國立又“出軌”了,在他新演的電視劇《好久不見》里。
這一次,張國立演的是個公司老總,叫賀文華。也許是為了讓人物顯得更立體復雜,賀文華出軌都不是那種俗套的厭倦了婚姻生活或者是尋求年輕刺激,他是被動、被誘惑的。
一個剛畢業的女職員百般誘惑和糾纏,賀文華一時把持不住,最終背叛了妻子。其實想想,這套路也夠俗氣的。中年事業有成的男人,除了逢場作戲,真正的出軌可不就是半推半就,他們有的是資源或者說“魅力”,讓年輕女性稍微主動一點。
在解釋這個角色時,張國立專門為之“辯護”:“賀文華是個事業成功的男人,但不能界定他是好人還是壞人。這個人物很真實,從苦日子里走過來的人,面對物質極大豐富的時候,心理落差就顯現出來了。進入灰色中年之后,他有了財富,但沒了幸福感,這時就特別想要重燃生活的激情,最后沒有抵擋住年輕活力的誘惑。”
“有財富沒有幸福感”,好像已經是成功中年男人最被熟知的“人設”,不同的是人們看待這件事情的態度。早些年,人們面對這樣的中年男人,通常就是一句“人渣”給概括了,現在呢,就像張國立自己說的那樣,往往愿意多強調下人物的過往經歷和心理落差,多一些同情性理解。
其實,早在18年前,張國立就曾演繹過一個非常精彩的“出軌男”。那是馮小剛2000年推出的經典電影——《一聲嘆息》,改編自王朔的《狼狽不堪》。
在那個電影里,張國立飾演的編劇梁亞洲,就出軌女助手李小丹。在那個對“出軌男”、“小三女”人人喊打的年代里,電影就沒有像早期的國產電視劇一樣迎合主婦價值觀,而是在人性和心理層面進行比較深刻的挖掘。
出軌的梁亞洲就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壞人,他不愿意傷害自己的家庭和愛人,可是對于婚外那個同樣愛著的女人,又不愿割舍。一個都不想傷害,最終幾方陷入痛苦。電影里的那句臺詞,至今被奉為經典——
“這么多年,牽著你的手,就象左手牽著右手,沒有感覺,但砍下去也會生疼。”
出軌當然不是中年的專利,但是中年出軌所付出的代價顯然最大,有些遺憾無法彌補。張國立戲中扮演的“出軌男”很是經典,生活中也長期面臨著出軌的指責。
他在和鄧婕結婚之前,已經有過一段婚姻,張默就是前妻所生。當時和鄧婕認識的時候,張國立還遠遠沒有后來那般成功,而鄧婕因為出演《紅樓夢》中的王熙鳳一角,已經是家喻戶曉。
所以,不乏有人吐槽張國立是拋棄糟糠,而要另覓佳人追求“進步”。盡管后來鄧婕本人也在采訪中有過澄清,他們二人正式戀愛是張國立離婚之后。可是人言可畏,把張國立認定為婚內出軌,好像更有戲劇性,更能滿足吃瓜群眾的想象。
當初的張國立是否婚內出軌,現在外人已經不再感興趣。張國立、鄧婕重組家庭之后,相伴幾十年,倒是漸成娛樂圈佳話。尤其是鄧婕作為一個曾經的著名演員,一個生活中的后母,卻忍辱負重,和張國立前妻的孩子張默處好關系,簡直有著國產電視劇中圣母主角般的動人品質。
只是,美好都是給外人看的。作為局內人的鄧婕,感受也許更為復雜。這些年張國立對鄧婕曾經說過的一段話,常常被引用。
當初鄧婕想再生一個自己的孩子,可是張國立考慮到前妻的孩子張默心理感受,堅持不再生育,他說——“如果你覺得寂寞,不如養條狗吧。”
對于一個想生孩子的女性來說,大概沒有比這更殘酷的表態了吧。鄧婕后來在多次采訪中都說過這個遺憾,還勸說其他女性年輕時不要太拼事業,能生孩子的早生孩子。
可是作為中年重組家庭的張國立,早已注定他沒法擁有讓身邊所有人都安好的選項。正如當初他在《一聲嘆息》里飾演的梁亞洲。
年輕人當然也有戀愛或者出軌,但是年輕人犯錯,總有復盤從來的機會。僅僅是一個人,內心的傷痕總是可以彌合的,只要時間足夠漫長。
可是中年人不同。張國立想彌補離婚給前妻和兒子帶來的傷害,就只能選擇傷害現在的妻子。這就是中年人的尷尬和狼狽。
好像有能力也有機會來重新選擇,可是只要動了選擇的念頭,就注定要在傷害之間取舍權衡。相比于宿命的難堪,外界是嘲諷還是同情,甚至都不重要了。
--- E N D ---
勾搭作者:hbdx1990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