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叫我麥大人的第201篇文章
01
愛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愛也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感覺被愛是人類最重要的情緒需求。
先知保羅說過,人類所有的成就若不是出于愛,最后都是虛空。
我們一生中會經歷很多次戀愛,然后選擇與那個合適的人走進婚姻殿堂。很多人會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即進入婚姻后愛情就消失了,果真如此么?
麥叔不這樣認為,其實熱戀時期的愛情都是靠激情維系,進入婚姻后愛情才真正開始。它考驗著兩人的相處智慧,也是理智與情感的糅合。
誠然,每個人都想擁有一生一世的愛戀,但現實并非如我們所愿。很多婚姻往往走著走著就散了,最終形同陌路,其實有時并不是你不愛對方,而是用錯了方式。
那幸福的婚姻有沒有一些共同點呢?答案是肯定的,就是用對方喜歡的方式去愛ta。
顧名思義,就是找到對方的愛語去滿足ta。
這很好理解,有時伴侶給你的東西并不是你想要的,但你總覺得缺點什么,就是因為ta沒有get到你的點。
02
第一種愛語,多肯定對方
作家馬克·吐溫曾說:“一句稱贊的話,可以讓我多活兩個月。”說的雖有些夸張,但足見贊美的威力巨大。
大多數伴侶在婚后,很少會有熱戀時的那樣溫言慢語,說話往往不注意語氣,只求效率而不講效果。有時甚至用命令式的語氣,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心理學家蓋瑞·查普曼在《愛的五種語言》一書中說,愛是不保存犯錯的記錄,愛是不提過去的失敗,我們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
那么,如何說話才能達到肯定對方的目的,使親密關系更加和諧?
1, 多說鼓勵的話。
晚上吃過飯后,丈夫走進書房,只見妻子在那兒看書。
于是他興沖沖地說:“我不是要打擾你,只想告訴你一聲,我看過了你發表的那篇文章。寫的很好,邏輯縝密,風格清新,我希望你以后可以成為一位優秀的作家。”
妻子忐忑地問:“你真的是這么認為嗎?”
丈夫說:“這是真的,原諒我以前一直沒太注意,好嗎?”
妻子愉快地說:“親愛的,我好愛你哦!”
當然,鼓勵的話,需要建立在對方也有興趣的前提下,不然就會給ta帶來壓力,你的話可能更像是一種責難。
2,謙和的態度,愛是提出請求,而不是要求對方。
當丈夫說:“老婆,今晚你可不可以做一個紅燒肉?我好久沒吃了。”當你聽到這樣的話,相信會很樂意去滿足他。
但如果丈夫這樣說:“我們難道就不能做些好吃的飯菜么?”
妻子很有可能這樣說:“好啊!那你來做吧!”
結果兩人不歡而散,這是一次失敗的溝通。
愛是一種選擇,當我們向伴侶提出請求時,這是在肯定對方的價值。但當你提出要求時,你們之間就不是愛人,而更像是上下級關系。
3, 通過第三人來說對方的好話。
當你的伴侶不在場,說些贊美ta的話,這些話總會傳到ta的耳朵里。
比如告訴你的丈母娘,你的老婆有多好。
此外還有,當你的伴侶在場時,你當著別人的面夸贊ta,這效果往往出奇的好。
03
第二種愛語,多花時間陪伴對方
所謂陪伴,就是放下自己手中的事情,心無旁騖地注視在對方身上。
尤其在智能時代,各種干擾因素眾多。當伴侶跟你說話時,你不是在看電視,就是耍手機。效果可想而知,這是不走心的表現,因為你的注意力不在伴侶身上。
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當你走進一家餐館時,你一眼就能分辨出那些是約會情侶,那些是已婚夫婦。
為什么呢?原因很簡單,就是看彼此的眼神。
約會情侶通常會注意對方的眼神交流,而已婚夫婦則坐在那里東張西望,目的只是為了吃飽肚子。
雖有些以偏概全,但說的也是事實。
有人可能會說,我一天這么忙,哪有時間去陪伴對方?
其實我們每天只要抽出15分鐘就可以,但不是敷衍的那種,需要你全身心投入的高質量陪伴。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因為男女思維不同,當我們聽到一件消息時,女人通常注重感受,而男人則關注結果。
所以,當妻子告訴你工作上的麻煩時,她需要的并不是解決方式,而需要你的同情。她要你聽她說,感受她的悲傷、緊張和壓力。
她要知道你愛她,那你就陪著她。女人通常喜歡說話,你就讓她一直說,不要急著打斷她。
感情里懂得,往往比愛還重要。
作為丈夫,如果你能多一些同情,少一些勸告;多一些了解,少一些解答;多認識一些問題,少下一些結論;多關心人,少注意問題。多些感性,少些理性。
那么你們的關系,將是非常和諧。
04
第三種愛語,學會送禮物
人類學家研究顯示,在很多原住民或土著中,遇到遠道而來的客人,他們會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當客人離開時,也會把自己最寶貴的禮物送給他,代表真誠的友誼。
作為普通人送禮物代表友好,那作為伴侶你送對方禮物,那就是愛的表示了。
查普曼說,禮物是愛的視覺象征。
這就是為什么婚禮上要有贈送和接受戒指這樣的環節,它們具有愛的涵義。
其實送禮物的好處很多,這里就不再贅述。
禮物不一定是昂貴的,可以是買來的、找到的或者自制的。比如一塊鵝卵石,一片羽毛,一朵花,一張賀卡,一幅畫……
禮物的價值通常與金錢無關,只與愛的程度有關。送什么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有這份心。
其實50塊的口紅和3萬塊的包包沒啥差別,本質上都是禮物。但那個被送50塊口紅的我,和那個被送3萬包的她,在你心里卻有著天壤之別。
《我的前半生》里唐晶也說,你不是不想結婚,只是不想和我結婚。你說你不太會照顧人,其實只是因為我不是你真的想去照顧的那個人。
所以對方愛不愛你,送個禮物就知道了。
還有一種無形的禮物,那就是你自己,把自己送給對方,這是送禮物的最高形式。
當你的伴侶需要你的時候,你正好就在那里。有些人不需要你為ta做什么,你只要待在那里,比其他任何都重要。
作者:奔放的招財貓
05
第四種愛語,為對方做事
查普曼說,沒有人喜歡被強迫去做任何事,但我們會因為愛去做事。愛是自由的付出,是不能被要求的。我們可以請求對方什么事,可是絕不可以要求任何事。
簡單說,就是我們會去做對方希望的事,而不是要求的事。
小麗和小夏結婚5年了,最近他們的關系鬧得很僵。原因是小麗覺得小夏回到家什么都不做,好像他已經不愛這個家了,這讓她很苦惱。
兩人經過多次溝通后,依然不見好轉,于是我就推薦他們去做婚姻咨詢。
通過深入地了解,咨詢師給讓他們給對方寫一張清單,單子上的內容是自己期望伴侶去做的事。
這是小夏的單子:
每天鋪床,整理房間。
在我回家前,洗干凈寶寶的臉。
把鞋子放進鞋柜里,把臟衣服洗了。
提前開始做晚飯,這樣我到家半小時之內,我們就可以吃飯了。
我們再來看小麗的單子:
我希望他能每周洗一次車,而不是期待我去做。
我希望他回家后,替寶寶換尿布,尤其在我做飯時。
我希望他每個禮拜可以用吸塵器吸一次地。
我希望他每個月可以帶我出去轉轉,放松半天。
小麗和小夏都說,如果對方做到這四件事,那我會覺得ta真的在愛我。
我們都知道,愛是動詞,不是說出來的,而是用行動做出來的。
生活中并沒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事,都是一些日常小事,我們常常因為微小而忽略,其實愛都藏在細節里。
一個家庭是否幸福,取決于雙方共同的努力。婚姻需要經營,而愛更需要長期保鮮。
06
第五種愛語,身體的接觸
查普曼博士說,身體的接觸,也是溝通婚姻之愛的有力工具。牽手、接吻、擁抱以及性生活上,都是一個人跟伴侶溝通愛的方式。
兒童心理學也表明,那些從小就有人擁抱、有人親吻的嬰孩,長大后通常會比較有安全感,情緒上相對穩定,遇事沉著冷靜,不懼怕外界的挑戰。
很多時候,一個擁抱勝過千言萬語,一個親吻,可以撫慰一顆疲憊的心,背后傳遞出的就是強烈的愛。
在現代家庭,大多數的婚姻不幸,多半源自性生活的不和諧。今天,“性”的話題已經不是什么難于啟齒的事。
性不僅僅是性,它是身體的交流和對話。那些經常吵架的人卻不見其分手,為什么?很大原因是兩人性關系上很和諧,用性把所有怒火都澆滅掉了。
張愛玲在《色戒》里寫道:到女人心里的路通過陰道,到男人心里的路是通過胃。
當然這話說得有些極端,但還是有一定道理。
愛是相互的,性也是同樣如此。男人在性里滿足生理需求,女人在性里滿足心理需求。做愛,無論如何,都是一種神圣的事情。
愛不光要物質供養,更需要精神追求,和諧的愛應是靈與肉的完美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