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二北&阿杰學長
2013年除夕夜,已經主持過10次春節聯歡晚會的李詠,結束了他在春晚舞臺上的最后一次亮相。
在成為“央視人”的第22年,李詠轉身告別,只留給眾人一個瀟灑的背影。那時誰也不曾想過,這一別,竟成了永別。
不知不覺,李詠已經離開我們整整111天了。不舍與想念,成為了這些時日關于他的“代名詞”。
如若作為旁觀者我們已是如此,那他的家人又該如何度過這剩下的漫漫長夜?
沒有李詠的第一個春節,哈文應該很難過吧?
昨天一封哈文的親筆書信在《見字如面》與觀眾“見面”。信中字里行間,滿是二人曾經生活的美滿與甜蜜。
幾行過往,一段故事,舊時光就這樣再次回到眼前。
圖片來自于@法圖麥的媽媽
根據哈文在節目信件中的描述,他們的愛情故事,起源于一次一見鐘情的“半截青梅竹馬”的單相思。
那一年,李詠19,哈文18,雖算不上兩小無猜,但也算一起長大。
某個午后,向來風風火火的李詠,一眼便喜歡上了安靜、穩重的“優秀學生”哈文。
年輕時的李詠與哈文
每一對神仙眷侶,都逃不過愛情的考驗。李詠和哈文也不例外。
為了“抱得美人歸”,李詠可謂是跨過“三重門”,越過了愛情的三道坎。
追求哈文這件事,李詠下足了功夫。
得知心上人是穆斯林后,他發現學校的清真食堂不賣面條。于是,每年哈文的生日,李詠總會跑去校外,為哈文打包一份清真面。
學生們流行做小書桌,冬天躲在被窩里看書。李詠匠心獨具,直接琢磨著給哈文做了一個能容納下她的小書柜,讓哈文在同學室友面前賺足了面子。
李詠性格熱情似火,在愛情里,他這把火也是燒得哈文心血澎湃,兩人最終成功牽手。
李詠和哈文舊照
“拿下”了心上人,老丈人的眉頭又成了李詠的一塊心病。
李詠屬猴,哈文屬雞,古話常說:雞猴不到頭。對于這段戀情,哈文的父親頻頻搖頭,頗為“痛心疾首”。
李詠這人心里有股勁兒,對一切困難坎坷都要迎刃而上??v然老丈人不歡迎,他也常?!昂裰樒ぁ钡情T拜訪。
講笑話、陪聊天、說段子,一邊真誠地嘮,一邊花心思逗老丈人笑,最后終于換來老人的點頭。
畢業后,第三道坎不期而至。
兩人與許多情侶一樣,面臨工作異地的尷尬處境。身在西藏的李詠每周都會送給愛人一個“電話粥”,還時不時地給哈文寫信,就連信封都是自己親手制作的。
365天的異地兩隔,非但沒能消耗兩人的熱情,反而使這份感情更加新鮮。
回味哈文的這封舊信,回顧兩人的戀愛時光,對愛情的堅持、對愛人的寵溺、對生活的熱愛,把李詠的生活格調和做人的擔當,都體現得淋漓盡致。
有人認為,愛情是電光火石一剎那的感受,但其實,愛情更像是一種生活態度。這種態度,能讓人永遠熱愛,永遠年輕,也能讓你所想所愛,在奮斗中開花結果。
一年后,李詠飛回哈文身邊,帶著999朵玫瑰和一個藍寶石戒指,娶回了他的新娘,也開啟了一段佳話。
李詠和哈文的結婚照
在《見字如面》的節目中,哈文的信里這樣形容她和李詠的婚姻:
“朋友都說,要分析婚姻問題,千萬別拿李詠和哈文當例子。
他們那不叫生活,叫童話。”
但相比于戀愛時期那些不經意間的小驚喜,李詠在成家后給予哈文的,卻更多是“愛的驚嚇”。
哈文的信件就提到了一個啼笑皆非的真實事件:
李詠在物質方面一向比較有追求,因此他們家也成了整棟央視大樓年輕人里第一批有車一族。
車是有了,可男主人的駕駛能力卻始終有些“拿不上臺面”。因為李詠的車開得太慢、太擦邊,某次他愣是把人家手里的一袋饅頭給掛走了!
路癡、選擇困難、想不明白事兒,在《見字如面》“哈文寫給讀者”信中,她將愛人的這些小毛病仔仔細細“數落”了個遍。
在她心中,愛人就像個長不大的小孩,迷糊,偶爾還會耍點小壞。為了減少“小驚嚇”的出現,她總是操心著家中的大事小情。
對此,李詠從不抱怨夫人搞“霸權”,因為他懂得:
“成熟的麥子才彎腰,我彎腰,那是因為我愛她?!?nbsp;
品信人朱大可說:“在愛情中,缺憾是種魅力?!?/strong>
哈文強,那李詠便主動低頭,這不是膽小,而是愛的互補。
在大自然中,人們稱這種行為為“補償原理”,而放到愛情之中,它便成為了愛的包容與理解。
一個人生活,要學會適當追求完美,而兩個人過日子,那便要懂得“求缺”。因為只有如此,同處在一段關系中的二人,才會借此感受到自己被另一半需要的溫情。
日子一天天的過,所有的激情都會被茶米油鹽磨沒。而能讓愛情長時間保鮮的最有力“法寶“便是告訴對方:“你很重要,我很需要你?!?/span>
沒有一段愛情是真正完美的,因為人無完人。每個人的自身都會有缺憾,只因遇到彼此才變得無可挑剔。
這是缺憾的魅力,也是愛的激勵。
圖片來自@法圖麥的媽媽
在不斷的互補與示弱中,二人如膠似漆地膩了十年。大抵是不想讓別人來打擾這和諧的二人世界,他們在結婚的第十一個年頭才想起該添個新成員了。
二人世界變成了一家三口,但哈文依舊是家庭的中心。
曾經,女兒法圖麥想養狗,卻說服不了嚴厲的辣媽。法圖麥向老爸發起求助,卻被李詠一句情話給“婉拒”了:
“爸爸倒是不怕狗,但是爸爸怕媽媽?!?/span>
他們曾經很擔心女兒的長相。以至于時至今日,她在那封“寫給讀者”的信中仍會忍不住吐槽愛人的“優秀基因”。
為了彌補“基因缺陷”,李詠在家政公司連續蹲點三個月,就為了能等來一位濃眉大眼、喜慶可愛的人來幫自己照顧女兒。他說:
“阿姨長得漂亮,咱閨女也能大跨步地朝漂亮的方向前進!”
記得女兒誕生之初,李詠整日把小家伙抱在懷里,看著女兒拼命地吮吸奶嘴的樣子,一股前所未有的、強烈的生命力大大震撼了這位新手父親。
那一天,他望著懷里的寶貝淚流滿面,而這也成為了哈文生命中,最無法忘卻的動人回憶。
戚薇在讀信時數度哽咽,在場外,她坦言:
“我難以想象,哈文姐在寫這封信的時候,過著那樣甜蜜的生活。10年后,當我們再度回看,卻要以當時的濃情蜜意來面對如今的天人兩隔?!?/span>
在第二現場,陳曉楠品味著哈文的信,說了這么一句話:
“有時候常常會感嘆,覺得老天爺就是嫉妒那些完美的愛情。”
或許這正是命運殘酷的所在。它能給人最完美的愛情,也能帶來最遺憾的結局。
而在悲劇的結尾,李詠卻用盡畢生力氣,讓它顯得云淡風輕。
抗癌17個月,患病的時間更久,整個過程中,竟然沒走漏一絲風聲。
這期間,他飽受社會質疑,甚至被部分網友謾罵。面對這一切,李詠不賣慘、不叫苦、不解釋。
待到他離去,人們后知后覺,他留給世界的,永遠是光鮮亮麗。他留給愛人的,永遠是最真摯、最熾熱的愛情。
李詠是個硬漢子。他對人生、對愛情的態度很酷,卻也很讓人難受。
2018年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李詠告別了這個世界。
李詠走后,哈文短暫消失了一段時間。再回來時,她依舊只道“早安”。
“我和女兒會堅強,需要時間……”
她沒有遺忘,只是學會了勇敢。一場風浪過后,哈文也許已經相信:李詠沒有離開,他只是走出了時間。
生命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種目的,愛情也是一樣。在這其中,每到一個站點都會有人上車、有人下車。
生離死別面前,誰也無法埋怨世事無常,只因遺憾始終無法避免。
李詠舊照
蘇軾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人們常常希冀能擇一人終老,相愛一生??蓳Q個角度想,對于愛情來說,“一生”哪里算得上一個限度呢?
一輩子太短,一萬年太久。我們終將面對生命的遺憾,不如給它一個只爭朝夕的態度。
簡單地活著,簡單地愛著,簡單地來又簡單地走。李詠的一生,活明白了人世間最簡單的道理。
這或許是世人最惦記他的理由,也是哈文勇敢面對生活的原因所在。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們兩人的愛情已經脫俗。縱然李詠已不在人世,可兩人的愛情,卻仍能活在哈文的心里,溫暖著她繼續前行。
幾十載相知相守,他們看過了愛情最美好的模樣,也嘗到了世間最殘忍的生老病死。
大悲大喜間,這是愛的遺憾,也是生命的成全。
昨天,哈文的書信登上了微博熱搜榜。
人們在感慨紙短情長的同時,對《見字如面》這檔節目又有了新的認識。
在流量至上的時代里,它追求銳度與深度,讓觀眾在感動之余,能看到不一樣的人生,看到人世間的更多可能性。
在浮躁的日子里沉淀,在繁雜的生活里質樸,《見字如面》詮釋了“清流”的真正含義。
在節目最后,陳曉楠說:“每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它有時不在于長短,而在于厚度。”
人言生命無常。而也就是這些“無常”,才使人們懂了“當下”的珍貴。
也許對于李詠和哈文來說,他們之間仍有無窮的不舍與無奈。
可在有限的生命里,他們看過了太陽,也懂得了人世間最重要的愛與被愛。
這一生或許匆匆,卻已值得。
“童話”雖有遺憾,卻依舊感人淚下。
風吹百里,愿你亦能和他們一樣,找到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現在與將來。
(文中大部分內容源自《見字如面3》第七期《哈文寫給讀者》的信件)
—The End—
文末相遇,感謝閱讀!
將【最人物】置頂/星標
截圖發送至后臺
我們將從中隨機挑選一人
送上一份由【最人物】精心準備的神秘禮物
中獎名單將在第二天的置頂留言中公布
世界那么大,我們想要成全你的小幸運!
看更多深度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