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崇年 著
長江文藝出版社友情推薦
[內容簡介]
《大故宮2》延續第一部精彩內容,首次深入內廷禁地,真實再現后宮風云,透徹解析皇室君臣政治博弈,生動講述三千佳麗興衰寵辱,為近年來首部正說東西六宮的歷史著作。
著名清史專家閻崇年以人為鑒,以史為鏡,正說后宮。真實的后宮歷史,比虛構作品更驚心動魄,更發人深省,更有現實借鑒意義。
[上期回顧]
景仁宮是東六宮之一,距離乾清宮最近。所謂“景仁”,是皇帝希望居住在景仁宮里的后妃,能仰慕和修養大仁、大愛、大慈、大善的精神和品格。雍正帝熹妃(乾隆帝生母)曾居住于此。但居住于此的嬪妃并非都很幸運。
景仁宮在晚清,住過一位不幸的妃子——光緒帝的寵妃珍妃。
話要從光緒帝的大婚說起。光緒帝一生中有兩個不幸日子:一個是生日,另一個是大婚日。先說生日。光緒帝生于同治十年六月二十八日。恰逢這一天是孟秋享齋日,不便于紀念和慶祝,后來他做了皇帝,只能把生日改在六月二十六日,為萬壽節,也是光緒朝的國慶節。再說大婚日。光緒十四年十月定于翌年正月二十七日舉行光緒帝大婚。但是,十二月十五日夜,太和門大火,門被燒毀。這既是光緒帝的不幸,也預示著珍妃的不幸。
光緒帝皇后是慈禧太后娘家侄女,光緒帝雖不喜歡她,卻也無奈。慈禧太后同時為光緒帝娶了兩嬪,就是同父異母姐妹瑾嬪和珍嬪,他他拉氏,滿洲鑲紅旗。祖父裕泰曾任湖廣、閩浙和陜甘總督,父長敘任兵、刑、戶三部侍郎。她們出身于官宦之家,受過良好家庭教養。
瑾嬪在光緒十四年十月選為瑾嬪,時年十五,比光緒帝小三歲。珍嬪,比姐姐瑾妃小兩歲,比光緒帝小五歲,被選為珍嬪時,只有十三歲(虛歲)。珍嬪于光緒大婚前一天嫁到宮里,住在景仁宮前院的東西配殿。因這時景仁宮還住著咸豐帝婉貴妃索綽洛氏。婉貴妃入宮后直至光緒二十年病逝,一直居住在景仁宮。
珍嬪同姐姐瑾嬪一起,在慈禧六十大壽時晉為妃。珍妃比姐姐瑾妃長得更漂亮,更聰慧,更活潑,很討光緒帝的喜歡。光緒帝受慈禧太后的壓抑,只有在后宮同珍妃一起時,才感到輕松。但珍妃年輕,不太懂事,一樁賣官的事,攪亂了她的生活。
光緒二十年十月二十八日晨,慈禧太后對來請安的光緒帝說:“瑾妃、珍妃的事,你不管,我可要管!”光緒帝退下后,有太監跪奏:清晨,皇太后令總管太監李連英,對瑾妃、珍妃杖責處罰。慈禧太后對珍妃的嚴懲,有書說是“褫衣廷杖”,就是脫掉衣服廷杖。這是對珍妃最大的羞辱,也是清宮史前所未聞。
慈禧太后杖責珍妃,正史沒有文字記載。御醫的檔案,留下資料:十月二十八日,御醫張仲元請得珍妃脈息,六脈沉伏,抽搐氣閉,牙關緊急,周身筋脈顫動。同日半夜,張仲元請得珍貴人,抽搐又作,牙關緊閉,人事不醒,周身筋脈顫動。根據上述醫案,珍妃確受重杖。
慈禧皇太后之所以重懲珍妃,其原因主要有三:
一、對皇后:慈禧太后覺得,皇帝結婚五年,對懿旨的皇后,既不親愛,也不敬重。皇帝一心喜歡那個珍妃,太使自己傷心。慈禧太后借此機會,嚴厲懲治珍妃,給皇后侄女出口氣。
二、對珍妃:珍妃自恃長得嬌俏,能說會道,深受皇帝喜愛,太后心里怨憤。特別是慈禧年輕守寡,產生心理變態。見到別人的甜蜜愛情,心里總是羨慕嫉妒恨,借這個機會,來懲罰珍妃。
三、對后宮:后宮應是一片“純凈樂土”,竟然有人串通外朝,賣官鬻爵。珍妃也好,太監也好,賣官之事,確被抓住。于是,慈禧皇太后懲罰珍妃,名正言順,處罰太監,誡訓宮女。
光緒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一日,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后帶著光緒帝倉惶出逃。相傳她臨行前命太監崔玉貴把珍妃推到寧壽宮外的井(珍妃井)中害死了。這件事情正史雖沒有記載,但珍妃確實是那時死的。因為從那以后清宮檔案里就沒有出現有關珍妃的記載。后來有個太監回憶錄,說到珍妃被慈禧害死的情景。
珍妃自光緒十五年入宮到死之前共十二年,除被打入冷宮之外,一直居住在景仁宮。后清室善后委員會點查物件時,宮里尚存有珍妃的綢衣、皮服若干箱。
珍妃被慈禧太后下令沉入井中溺斃之后,宮中盛傳此宮為一座不祥的宮院。相傳為此在景仁宮的東南門內設有鎮邪之物,北面墻上設有一面鐵牌,南邊夾道地溝石頭上也刻著一道門。然而,景仁宮的悲劇是人禍,是帝制之禍,豈是“辟邪”所能避免的。
當然,景仁宮里也留下了永恒的歷史記憶:這里誕生了中國“千年一帝”和世界明君——康熙大帝。一位偉大人物身后,必有一位偉大母親。康熙帝的生母順治帝的佟妃出身于八旗漢軍家庭,清初有光榮的“家史”。她的祖父佟養真(正)、祖叔佟養性都為大清開國立下重大勛勞。她的父親佟圖賴,原名盛年,任八旗漢軍正藍旗固山額真(相當于軍長)。她的兄弟佟國綱,受命為全權代表,同大學士索額圖赴尼布楚,與俄國彼得大帝代表談判,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后在反擊噶爾丹南犯時,大戰于烏蘭布通,“中鳥槍,沒于陣”。她的幼弟佟國維,官一等侍衛、內大臣。她的侄女是康熙皇帝的孝懿仁皇后。她的侄子隆科多,在康熙帝晚年任步軍統領、理藩院尚書。隆科多是向胤禛傳達密詔,幫助胤禛登上皇帝寶座,而成為雍正皇帝“雍正元勛”。隆科多說過:“白帝城受命之日,即死期將至之時。”隆科多結局悲慘——被以四十一條大罪,“于暢春園外筑屋三楹,永遠禁錮”,后死于禁所。
康熙帝生母佟氏也有故事。康熙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由孝莊太后懿旨,納為順治帝的妃子。佟妃生于崇德五年,比順治帝小兩歲。佟妃入宮后,便一直居住在景仁宮。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她15歲(虛歲),在景仁宮里生下玄燁,就是后來的康熙皇帝。史書記載:“妃詣太后宮問安,將出,衣裾有光若龍繞。太后問之,知有妊。謂近侍曰:‘朕妊皇帝實有斯祥,今妃亦有是,生子必有大福’。”在古代帝王傳記中,帝王投胎或降生,常有祥瑞現象。這或為附會,或為編造,姑且聽之,不必深究。
佟妃的容貌和性格,不見于文字記載,但從康熙帝的形象和性格的相關記載,可做參考:“天表奇偉,神采煥發,雙瞳日懸,隆準岳立,耳大聲洪,徇齊天縱。稍長,舉止端肅,志量恢宏,語出至誠,切中事理。讀書十行俱下,略不遺忘。自五齡后,好學不倦,丙夜披閱,每至宵分。”康熙帝六歲時,同皇二兄福全、皇五弟常寧,向皇父問安。順治帝問其志:皇五弟剛三歲,未能答;皇二兄以愿為賢王對;玄燁奏答:“待長而效法皇父,黽勉盡力。”順治帝很高興。八歲即位后,一天孝莊太皇太后問康熙帝有何愿望。奏道:“惟愿天下乂安,生民樂業,共享太平之福。”
佟妃生下了玄燁確有大福,但佟妃福分不夠,順治帝在世時,寵董鄂妃,被冷落。她22歲喪夫,雖然兒子當上皇帝,她卻在康熙二年因患病,撒手人寰,才24歲(虛歲)。康熙帝即位后,尊生母佟氏為皇太后。她的娘家,本來是漢軍,康熙帝命入滿洲鑲黃旗,后族抬旗,從此開始。她從此改姓佟佳氏。慈禧太后娘家也緣此而抬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