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職級并軌就是一定年限內,工作考核合格就自然晉升,優秀則提前一定時間晉升等。
永恒的桃花源:
教師的職稱制度已經實施了幾十年了,當初的初衷是好的,為了尊師重教,為了提高教師從教的積極性,確實對教育起了很大的貢獻。然而時移事易,教師職稱制度已經是千瘡百孔,早已被廣大教師所詬病。
教師職稱的評聘,已不能反應廣大教師的實際能力和真實情況,反而被一些人所控制,成為不正之風的亂源,被不少教師稱之為'教育的毒瘤','毒瘤'不切,肌膚難康。
教師職稱制度既然已經成為教育的桎梏,被廣大教師所唾棄,教師職稱制度的改革就成為必然,是大勢所趨和眾望所歸。
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怎樣改,完全可以參照公務員職級制度,到了一定年限自然晉級,這樣可以消除在評聘中的各種腐敗行為,對穩定人心和鼓勵長期從教具有重大的積極意義。如果對自然晉級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問題,也可以從技術層面解決,如減少工資與職稱掛鉤的比重。
自然晉級制度如果得到實施,那肯定是一種進步,不會出現同工不同酬的現象,不會出現為了評聘而不擇手段的各種怪相,也不會出現有的沒背景的教師終老評不上職稱的遺憾問題。自然晉級制度雖不是最好的制度,但也是不錯選擇。如果有特殊才能的也可考慮提前晉級,特事特辦,對連續多次考評不合格的也可考慮延遲晉級。
鄉村教師成長錄:
我是一個老師,首先我覺得只要學校是一個事業單位,教師作為一個專業技術人員,還有其他工勤人員,說的通俗點,就是教書也是技術活,技術有高低!
有人說老師是靠經驗教書,這也沒錯。經驗靠積累,但積累量與深度能一樣嗎?有老師從教書第一年起就不斷記錄、反思、總結,甚至鉆研;也有的老師是每天完成教學任務即可,計劃,總結都是復制粘貼;如果自動晉升,對那部分努力付出的老師來說,公平何在?
何況事業單位工資不全是與職稱掛鉤,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減職稱的矛盾。工資的具體組成如下(以我們湖南這邊為例,各地可能是大同小異):
第一部分,崗位工資。按職稱進行應聘崗位,省里有統一標準,每幾年進行調標;
第二部分,薪級工資。每年普調,提高1薪級,薪級工資標準也是有省里統一標準,共有40多級,與職稱無關,參加工作時學歷不同,起始薪級也不同,如本科畢業生參加工作,薪級是7級,第二年普調就是8級,專科生參加工作好像是4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證下;
第三部分,績效工資,績效工資為獎勵性工資,一般與當地財政收入相關,政府收入高的地方,教師的績效工資也一般會多些,所以一般市里老師工資比縣里高。我們這邊績效工資也與職稱相關,也有地方是平均主義。
教師還有一部分就是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的總數提高10%,加上幾塊錢的教齡工資。
那有人又有疑問,公務員為啥能自動晉升?因不在那個序列,不是很清楚,我想原因可能是,一,行政單位不是技術活。二,公務員晉升或提拔錢前一般是不是要到黨校進修培訓,提高思想認識和業務水平。
總的看來,職稱取消,不大可能。符合條件的老師,有需要的請評職稱還是趁早準備!
寧夏中公教育;
首先第一點取消中小學教師職稱,有消息稱多個省市將取消教師職稱。
因為職稱取酬的收入差距,有著太多的人為色彩,由此造成的不公平感最為強烈,教師工資以職稱取酬政策影響安定、破壞公平、損害干群關系、對和諧社會的構建造成嚴重威脅。
為防止分配不公已日益從經濟問題造成民生問題演變為嚴重社會問題,因此通過工資改革“限高、穩中、托低”,逐漸淡化職稱工資,或取消中、小學教師職稱工資。建立效率與公平辯證統一的收入分配,勢在必行。
那么教師職稱參照公務員你認同嗎?
在事業單位的改革發布后,據小編了解,教師工資也有相關規定,規定教師工資不得少于公務員。
如果教師真的按照公務員執行會發生哪些變化呢?
1.教師工資將得到明顯提升
2.更加明確為=教師的責任擔當
3.教師職稱評定將會變簡單
4.教師的政治地位會提升
不過怎樣現在教師的工資已經開始得到改善,之后會怎樣讓大家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