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報不夠了就會出現諸事不順的情況,這個時候要想轉變命運,就要及時去積累福報了,在所有積累福報的事情當中,這四件事積福最快最有效,一定要多去做才行。
第一件事,行孝道。
儒釋道三家都把孝順父母這件事放在第一位,都認為孝順父母這件事是最積累福報的,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做再多的善事也不及孝順父母這一件事,獲得的福報更多。
第二件事,知因果。
越早知道因果并且相信因果的人,就越容易獲得更多的福報,相信因果的人做事之前,都會考慮這件事是積福的還是損福的,只有知道了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才能步步積福而不去損福。
不信因果的人,他們的行為不會符合因果,他們也不知道一件事情做了之后所帶來的結果是好還是壞,所以這樣的人福報會越來越少。不信因果,不承認惡有惡報,這本身就是一件損福的想法。
第三件事,守戒律。
守戒律是人人都要去做的一件事,若能守好戒律就等于在行善積德,很多人都把守戒忽略了,總是認為做很多的善事就可以獲得更多的福報,但卻忽略了持戒的重要。
持戒并不是修行人才應該去做的,是每個人都要做的,什么是持戒呢?并不是吃素不殺生不喝酒這些,而是一切惡行都不能去做,比如不該說的話不要說這就是在持戒,不該想的事不要想這也是在持戒。
如果你一邊行善,一邊又不守戒律是無法積累到福報的,如果你今天做了善事,明天又說了妄語,這樣一來善事也就白做了。所以修身持戒是獲得福報的基礎,這個基礎一定要打好,若不持戒做再多的善行也是無濟于事。
第四件事,懂禮儀。
佛教中經常提到貪嗔癡慢疑這五種毒藥,我們持戒就是為了修持定慧,持戒是為了去貪去嗔去癡,而除了持戒以外,我們在與人相交時還要守禮儀才行。
孔子說過:不學禮,無以立。如果人與人之間不遵守一定的禮儀規矩,做人就很容易生起傲慢心,而傲慢無禮之人,就算是一個善良的人福報也不會太多,因為傲慢待人這件事本身就是最損福報的事。
只有懂禮儀敬他人的人,才會贏得他人的喜歡和愛戴,才能廣結善緣,才能積累更多的福報。
感恩閱讀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