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進行到現在,大家也都看出來了,雖然俄羅斯方面力量占優,但并未達到壓倒性優勢,再加上打的也不好,各方面的損失驚人,拿下烏克蘭是不太可能了,就連頓巴斯地區估計也會無休止的拉鋸下去。看到俄羅斯的軍事實力衰弱如斯,北約方面也逐漸沒了顧忌,在援助方面不再小打小鬧,開始肆無忌憚的向烏克蘭提供各式重武器,其中不乏北約各國現役的主戰裝備。以火炮為例,美國和比利時提供了M109A6自行火炮;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提供了M777超輕型榴彈炮;德國、荷蘭和西班牙提供了PZH-2000自行火炮;法國提供了“凱撒”車載炮;英國提供了AS-90自行火炮;捷克和斯洛伐克也分別向烏克蘭提供了“達娜”M2和“祖扎娜”2型輪式自行火炮。烏軍裝備的2S3自行火炮
與最初送給烏克蘭一些清庫存的老舊裝備不同,新援助的這些火炮全是北約現役裝備,很多還是直接從部隊抽調的,其技術水平放在世界上都是第一流的,而且都采用155毫米口徑,比烏軍大量裝備的2S3“金合歡”152毫米自行榴彈炮性能高了不止一檔。北約各國之所以什么火炮型號都援助,且每一種數量都不多,很明顯是把烏克蘭當成裝備試驗場了,這些裝備往日在中東、非洲的治安戰環境下毫無壓力,只有俄烏戰場這樣的環境才能檢驗出裝備的真正實力,要知道這些火炮基本都是以俄軍為假想敵研制的,平時可找不到俄軍幫你上對抗,這么完美的試驗機會可不能錯過了。美、加、澳援助的M777榴彈炮
M777超輕榴彈炮
援助火炮方面,烏克蘭目前收到最多的是M777A2型155毫米榴彈炮,分別來自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總數高達上百門。M777可是非常昂貴的,就是不知道是免費的,還是走租借法案,以后再還賬。從烏克蘭士兵在國外社交媒體上發布的視頻看,第一批M777火炮已經被部署到了頓巴斯前線,還對俄軍進行了炮擊。后續的火炮正使用安-124或C-17運輸機源源不斷的運抵波蘭,然后由美軍炮兵在此教授抽調來的烏克蘭炮兵學習使用方法,學會后就直接和火炮一起被運往前線。M777是世界上第一款155毫米超輕榴彈炮,由BAE系統公司研制,于2002年裝備美軍,主要裝備海軍陸戰隊和陸軍快速反應部隊,如82空降師和101空中突擊師等。從其裝備的部隊就能看出,M777的主要特點就是具備快速機動和部署能力,尤其是能夠使用直升機進行吊運。
要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指標就是輕。為減輕重量,M777廣泛采用了輕金屬材料,炮身上架、大架和底盤都由鋁合金材料制造,而射擊坐盤、搖架、鞍部、駐鋤、車輪輪轂等部件更是采用鈦合金材料制造,讓該炮戰斗全重只有3.9噸,是常規155毫米火炮重量的一半。低重量賦予其高機動性,所有2.5噸級的卡車都能輕易的牽引M777榴彈炮,危急時刻甚至連“悍馬”越野車也能拉上快速轉移。
除了可以使用輕型車輛牽引外,M777還可通過直升機進行空中轉運。美軍的CH-47、CH-53兩款重型運輸直升機,MV-22“魚鷹”傾轉翼機都可以直接吊運進行遠距離機動,同時還可由C-130運輸機進行空投。因此,M777榴彈炮的機動能力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可以在不受地面道路狀況影響下進行快速部署。
M777超輕榴彈炮最大的亮點是使用直升機吊運,進行快速機動部署,不過烏克蘭沒這個條件,基本就當牽引式火炮用了不過,以烏克蘭軍隊的裝備水平和訓練水平,再加上俄軍在空中力量方面的優勢,是玩不了這種高端操作的,所以M777火炮在烏克蘭軍隊手中是作為普通牽引火炮使用的,所以它重量輕的優點在烏克蘭戰場其實并不是很重要。而在射程和射擊精度方面,M777火炮因為減重需要犧牲太多,也就是一般水平。對于烏克蘭炮兵來說,M777最大的優點就是其配有數字化火控系統和LINAPS激光陀螺火炮指向系統,因此陣地開設比普通的牽引火炮更快更方便。M777的LINAPS配有3個環形激光陀螺儀,可以快速確認火炮姿態和指向,同時搭配的GPS定位系統可以直接給火控終端機提供本炮的坐標。火控再結合目標坐標,彈道信息、氣象信息等就能解算出射擊諸元,瞄準手根據射擊諸元,在LINAPS系統的輔助下調炮就可以快速而準確。除了輕便,M777A2火炮還擁有先進的火控和信息化作戰系統
M777的這種快速調炮雖然不能與擁有現代化火控的自行火炮和車載炮的一鍵自動調炮相提并論,但比普通牽引火炮還是方便很多。不過最近有消息稱,美國把M777A2上的這套信息化設備拆除了,只保留了基本的光學瞄準系統,不知道是覺得烏軍用不上,還是怕被俄軍繳獲。
除了火控之外,M777A2對于烏克蘭軍隊更重要的是配套援助的M982“神劍”衛星制導炮彈,該彈使用慣性制導加GPS修正,打擊精度在5米以內。早期版本射程在23千米,后期改進型號將射程提升到了40千米,這才是對俄軍最大的威脅。
美國M109自行火炮
除了M777超輕型榴彈炮,美國還援助了18門M109A6自行榴彈炮,比利時也提供了24門。M109A6于1993年裝備美國陸軍,至今仍是美軍機械化炮兵的主要裝備。該炮最大射速每分鐘8發,最大射程24千米,加裝增程彈可以達到30千米,最大行駛速度55千米/小時,最大行程280千米。
相比之前的型號,M109A6加長了身管,增大了射程,采用半自動裝填機構,增加彈藥攜行量,配備了PDFCS火控系統、AFATD先進野戰炮兵戰術資料系統,GPS導航系統以及C4ISR單頻地空無線電系統。尤其是最后一項,使得該炮具備了一定的獨立作戰能力,可以在脫離營連級數據保障體系的情況下,依靠更高層級的指揮數據鏈進行火力支援投送任務,并且可以使用“神劍”精確制導炮彈。PDFCS火控系統包括火控計算機、GPS衛星定位和慣性導航測地測向裝置等,即使衛星導航受到干擾,依然具有精確定位能力。在該系統的支持下,M109A6具備了本車坐標自動測量,射向自動賦予,射擊諸元自動解算和全自動調炮的能力。AFATD先進野戰炮兵戰術資料系統則是一套整合了偵察、指揮和打擊各要素的火力指揮協同系統,能夠實時接收到各偵察要素傳回的目標信息,各打擊終端的狀態和位置信息。AFATD系統根據這些信息,按照指令自動生成火力打擊方案和目標分配方案,并將打擊信息分發給各火力單元。因此,裝備了PDFCS和AFATD系統的M109A6自行榴彈炮,具備了快打快撤能力,它能夠在機動中接收目標并完成解算,到達預選陣地后在1分鐘內完成展開并打出第一發炮彈,然后快速轉移。但M109A6自行榴彈炮也有明顯的不足,比如炮管口徑小,只有39倍徑,與當今主流的52倍徑有明顯差距。39倍口徑是1964年由美英德意等國簽署的“四國彈道協議”確定的第二代大口徑火炮技術標準,藥室容積為18.85升。而52倍徑是北約于1987年簽訂的“北約共同彈道諒解備忘錄”確定的第三代大口徑火炮技術標準,藥室容積為23升。
倍徑越大,藥室越大,火炮的射程自然也就越大。M109A6倍徑小,在射程上自然吃虧,不過該炮雖然在性能方面“平平無奇”,但勝在成熟可靠。而且對比烏克蘭軍隊之前使用的2S3“金合歡”,M109A6已經足夠先進,尤其是該炮自帶的無線電系統可以無縫銜接北約支援的M577作戰指揮車,可以在北約的情報支援下作戰。
攀枝花-2000(這樣好記)可以說是目前自行火炮領域的頂流選手
德國PzH-2000自行火炮
比起各方面都“平平無奇”的M109A6,德國、荷蘭和西班牙提供給烏克蘭的PzH-2000可以說是目前公認的最強155毫米自行火炮。根據最新消息,德國援助7門,荷蘭援助12門,西班牙也援助12門,這就30多門了,如果全部到位,勢必將大大提升烏軍的炮兵實力。PzH-2000自行榴彈炮是德國克勞斯瑪菲公司為德國陸軍研制的新一代自行榴彈炮系統。別看該炮的研發開始于上世紀80年代,最終在21世紀才開始服役,中間跨越了20多年,但其不僅沒有落伍,反而一直保持著世界一流水平。PzH-2000自行榴彈炮長7.92米,寬3.58米,高3.06米,戰斗全重55噸,并且可以加掛5噸的反應裝甲。發動機采用MTU公司的 MT 881 Ka-500 V8柴油機,最大功率1000馬力,最大速度60千米/小時,最大行程420千米。火炮用的是萊茵金屬公司開發的155毫米52倍徑炮,長口徑帶來的就是更大的裝藥室,更大的炮口初速和射程,達到了驚人的23升,發射增程彈時,最大射程可達40千米,并具有多發炮彈同時彈著能力。除了炮管加長外,新的火炮還裝備了新設計的槽縫式炮口制退器,用以抑制炮口火光并增加炮彈初速。PzH-2000自行榴彈炮最多可攜帶60枚L-15A2高爆彈,另外也能兼容DM-106照明彈、DM-105煙幕彈、多頻譜煙幕彈、布雷彈、無線電干擾彈以新開發的155智能炮彈(SMArt155)等彈藥,可在發射時根據彈藥的種類和實際使用情況增減發射藥包數目。
由于裝備了先進的GPS與慣性導航系統,PzH-2000自行榴彈炮不僅可以隨時找出地理的真北方位,而且無論如何移動都能立刻確定本身位置然后通過數據鏈接收目標參數,以車上的MICMOS電腦計算射擊參數進行射擊。同時,PZH-2000還能在通訊范圍內分散于炮兵陣地,使敵方難以反制。
PzH-2000自行榴彈炮還具備多發炮彈同時彈著能力,可以在單次射擊中給同一目標予以沉重打擊。該型火炮從行駛中停下,到準備射擊不用30秒,完成射擊后再駛離可控制在30秒之內,戰場轉換速度非常快。由于精準度高,加上自動裝填系統所賦予的高射速,PzH-2000能在高精度射擊的狀態下實施“打了就跑”戰術。
PzH-2000自行榴彈炮的另一個優點是防護能力很強,與其他自行火炮最多防御12.7毫米普通彈攻擊不同,該炮在不加裝附加裝甲的情況下就可抵御14.5毫米機槍的直接射擊,如果增加附加裝甲,可將防御等級提高到20毫米炮彈。除了作戰性能方面的硬指標,PzH-2000在人機功效、駕乘體驗、自動化程度、射擊穩定性等方面都是該領域最好的,唯一的缺點就是貴,如果不是援助,烏軍基本是用不起的。不過烏克蘭軍隊就算拿到這種先進火炮,短時間內也很難掌握使用精髓,發揮不出真正的作戰實力,多半就當普通火炮用了。英軍現役的AS-90自行火炮
英國AS-90自行火炮
自烏克蘭沖突爆發以來,英國是歐洲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最多的國家之一。從3月10日到4月20日,英國分7次向烏克蘭提供了NLAW便攜式反坦克武器、“標槍”反坦克導彈、“星光”便攜式防空導彈、特種作戰車輛、巡飛彈、頭盔、夜視設備、防彈衣、FV107“彎刀”偵察裝甲車、FV104裝甲救護車、FV106裝甲搶救車、“斯巴達人”裝甲運兵車、“風暴”履帶式防空導彈系統等武器。如今,英國要提供真正的重武器了。據英國媒體報道,英國援助烏克蘭的20輛AS-90型155毫米自行榴彈炮以及配套的45000發炮彈已經運抵波蘭。英國國防部計劃在波蘭對烏克蘭士兵進行培訓,以便他們熟悉這些英制火炮的使用和維護培訓,然后再部署到烏克蘭進行作戰行動。 英國支援的AS-90自行火炮登船運往波蘭
相比起大名鼎鼎的“帕拉丁”、M777和PzH-2000,AS-90的名氣就小多了,很多人都沒聽過,原因就是該炮只有英國陸軍裝備,出鏡率比較低,技術也馬馬虎虎,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AS-90的研制始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當時德國、英國、意大利為替換各國使用的M109火炮,合作研制新型自行火炮,但因為分歧最后散伙,德國去研制PzH-2000,英國便搞出了AS-90,從1993年開始裝備,共采購了179輛,之后陸續退役封存了數批,目前只有80多門在役。AS-90自行榴彈炮車長9.07米,車高3米,車寬3.3米,戰斗全重42噸,動力系統采用康明斯VTA903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輸出功率660馬力,公路最大時速55千米,最大行程350千米。主要武器為一門39倍口徑155毫米榴彈炮,它是從FH70牽引榴彈炮發展而來,可兼容所有標準北約155毫米彈藥,發射標準榴彈的最大射程為24.7千米,發射火箭助推炮彈的最大射程為32千米,后續換裝了52倍口徑炮管,射程進一步增加,達到了主流水準。
AS-90自行榴彈炮采用半自動裝填,所以一共擁有2名裝填手,可以做到10秒3發的爆發發射,持續射速為每分鐘2發。彈藥基數為48發,炮塔尾部設有彈艙,內裝31發炮彈,另在車體內可存放17發炮彈。另外,AS-90還安裝有慣性動態基準裝置、炮塔控制計算機、數據傳輸器及各種顯示器組成自動瞄準火控系統,讓該炮也具備快速展開收起和快打快撤能力。
引領了車載炮潮流的“凱撒”
法國“凱撒”車載炮
與英國熱衷于拱火,巴不得俄烏打的再大一點,頻繁援助烏克蘭各種武器不同,法國是真心希望俄烏能早日結束戰爭的,之前只給烏克蘭提供過一批“米蘭”反坦克導彈,還在向烏克蘭提供軍火的問題上一直保持沉默。但在馬克龍競選連任后,法國政府的政策有所松動,據法國媒體報道,法國將從法軍中抽調12輛“凱撒”155毫米車載炮系統,用于裝備烏克蘭軍隊。同時,還有四十幾名烏克蘭軍人從4月下旬起就在法國接受培訓,以熟練掌握這一火炮系統的運用。“凱撒”155毫米車載榴彈炮是法國地面武器工業集團與洛爾工業公司合作研制的一款火炮系統,它將牽引式榴彈炮與軍用卡車完美的嫁接到了一起,形成了“車炮一體”的結構形式,不僅能夠為各種自動化調炮、裝彈以及火控設備提供安裝空間,還能為這些設備提供電源、液壓源和高壓氣源,從而為提高火炮的自動化、信息化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礎。而且重量比履帶式自行火炮要輕很多,戰略和戰術機動性都相對較好,同時價格還相對低廉,因此具有很高的性價比。因此,“凱撒”車載炮當年一亮相就立刻引起轟動,“卡車炮”概念由此風靡世界。“凱撒”車載炮戰斗全重為17.7噸,公路最高時速可達100千米/小時,越野最高時速為50千米/小時,最大行駛距離600千米。由于車重較輕,用C-130就可以空運。雖然是車載炮,但“凱撒”的信息化水平并不低,配備了ATLAS火控系統,包括CS2002-G型火控計算機、自動瞄準系統、“西格瑪”30導航定位系統、GPS全球定位系統接收機、RBD-4炮口測速雷達以及戰術數據鏈系統等,可自行解算射擊諸元,一鍵調炮,再加上半自動裝彈機,讓其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完成戰斗準備,從停車到首發炮彈出膛僅需1分鐘左右。“凱撒”的爆發射速可達15秒3發,持續射速為每分鐘6發,在發射北約標準榴彈時射程為35千米,發射底排增程彈時射程為40千米,具備3發同時彈著能力,攜彈量為18發。該炮不僅兼容所有北約標準的155毫米炮彈,法國還為其研制了TLP型增程榴彈(最遠射程可達45千米)、“博尼斯”精確制導炮彈、“奧格拉”子母彈、“歐米”反坦克布雷彈等多種新型彈藥,還在今年早些時候完成了與美國“神劍”制導炮彈的兼容性測試,而這款制導炮彈也在美國、加拿大等國的援助列表內。“凱撒”車載炮除了6×6底盤的基礎版本,還在2016年時推出了采用8×8底盤的升級版本,一般稱之為“凱撒”2,各方面都有重大升級,自動化、信息化水平更高,重量也增加到30噸。法國提供給烏克蘭的應該還是“凱撒”,因為“凱撒”2的價格都快趕上履帶式自行火炮了,性價比有點低,法國自己都只有很少的數量進行測試。對于烏克蘭士兵來說,“凱撒”車載炮可能是最受歡迎的,因為它比PzH-2000那樣的自行火炮更容易掌握,使用、維護都更加簡便,同時也比M777榴彈炮用起來輕松,因為既不需要構筑火炮陣地,也不需要人力架設和撤收火炮,自身的信息化程度還不低,快速展開后,打幾炮開著就跑了。捷克的“達娜”M2自行火炮
“達娜”M2輪式自行火炮
“達娜”之所以不叫車載炮而被稱為輪式自行火炮,主要原因就是其迥異于車載炮的造型以及全封閉式的炮塔結構。“達娜”采用太拖拉8×8越野改裝底盤,炮塔位于車體中部,不僅可以降低車身高度,還有利于平衡發射重心,提高射擊穩定性,縮短射擊間隔時間。巨大的炮塔采用鋼板焊接而成,能抵御輕武器射擊,內部安裝一門152毫米火炮,以及配套的自動裝彈機和36發待發彈藥,并可額外攜帶24發炮彈,合計60發。雖然炮塔可以360度旋轉,但并不能全向射擊,左右方向射界為±60度,高低射界為-4度—+70度。值得一提的是,該炮的自動裝彈機是當時第一款具備任意角裝填能力的裝彈機,適合從平射到大仰角射擊的各項需求。采用裝彈機全自動裝彈時,射速每分鐘5發,當采用全人工彈藥裝填方式時,射速則降低至每分鐘2發。捷克提供給烏克蘭的“達娜”M2是“達娜”現代化改進型,而斯洛伐克提供的“祖扎娜”2其實也是在“達娜”基礎上改進的,基本構型和技術水平都差不太多,操作習慣也基本沿用了“達娜”的設計。“達娜”M2和“祖扎娜”2最大的改進就是將原本的152毫米火炮換成了北約標準的52倍徑155毫米火炮,使之可以使用北約標準彈藥。另外的改進無非就是增加諸如導航定位、數字化火控、數據傳輸、電子地圖那一套設備,以提高其自動化和數字化水平。
斯洛伐克的“祖扎娜”2
“達娜”M2的特點是兼具卡車炮的快速機動能力和自行火炮的自動化炮塔,裝滿燃油和炮彈時的戰斗全重僅30噸,由于強勁的動力和優良的底盤設計,其最大速度能夠跑到80千米/小時,最大行程600千米,機動性非常好。而且烏克蘭軍隊之前是裝備過一些“達娜”火炮的,在使用方面比較熟悉,對于“達娜”M2以及區別不大的“祖扎娜”2可以快速上手。根據目前以及確認的援助計劃,北約各國計劃提供給烏克蘭的火炮多達200多門,而且不再是庫存裝備,全是各國的現役裝備,很多還是直接從部隊抽調的,其技術水平放在世界上都是第一流的。雖說這些火炮型號雜亂,使用的語言就好幾種,但有一點卻很重要,那就是都符合北約標準,都采用155毫米口徑,所以它們可以通用大部分的炮彈,而且基本都能使用“神劍”制導炮彈,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烏克蘭軍隊的后勤壓力。北約援助的火炮除了可以通用彈藥,還基本都能使用M982“神劍”衛星制導炮彈
另外,鑒于美國援助了烏克蘭一批M577裝甲指揮車,而這款指揮車仍舊在美軍及不少北約國家服役,所以其搭載的指揮和通信設備可以兼容北約各國的武器裝備,也就是說可以把這些不同來源的自行火炮協調、組織起來,然后以炮群的形式組織炮戰,或是為地面部隊提供壓制和支援火力,提高火炮的作戰效能。同時,還可以利用其搭載的數據通信設備,增強自行火炮與偵察部隊、無人機之間的聯系,使用“神劍”制導炮彈對目標進行精確打擊。
這些火炮往日也在伊拉克、阿富汗等戰場使用過,但基本都是待在掩體內按作戰系統傳過來的坐標發射炮彈,毫無壓力,現在拉到烏克蘭讓俄軍給上上對抗,這樣才能檢驗出裝備的真正水平看得出,北約國家明顯是把烏克蘭當成裝備試驗場了,這些先進的自行火炮雖說基本都在伊拉克或阿富汗投入過實戰,但參與的都是治安戰,火炮基本都是停放在掩體內,按照命令舒舒服服的發射彈藥,什么“快打快撤”、“炮火反擊”壓根不需要,基本沒有面對過真正的對抗,在這種情況下取得的經驗,實際上不能算作“經受了戰火考驗”。相比之下,俄烏戰場就是最好的武器試驗場,不僅戰場環境和作戰對象都符合這些裝備的研制初衷,而且俄軍這個等級的對手平時上哪找去。也只有在這樣的戰場環境和作戰壓力下,才能真正檢驗出裝備的真正實力。能適應戰場,符合作戰設定最好,打出了知名度可以增加銷量,不能適應也可以找出問題所在,以后升級或研制新裝備就知道怎么改了,怎么看都不虧。這也是北約各國紛紛提供先進火炮的一大原因,如果戰爭繼續沒完沒了的拖延下去,估計像主戰坦克、戰斗機也遲早會像自行火炮一樣拿到俄烏戰場進行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