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山東新泰羊流鎮(zhèn)—“羊祜”的傳說與來歷

他曾在汶水邊上游玩,遇見一位老人對他說:“你這孩子相貌不凡,不到六十歲,必然為天下建立大功。”老人說完就走了,不知所在。羊祜長大后,博學多才、善于寫文、長于論辯而有盛名于世。而且儀度瀟灑,身長七尺三寸,須眉秀美。郡將夏侯威認為他不同常人,把兄長夏侯霸的女兒嫁給他。

羊祜被薦舉為上計吏,州官四次征辟他為從事、秀才,五府(古代五種官署的合稱,所指不一)也紛紛任命他,但羊祜都拒絕就職。太原人郭奕見到他后說:“這真是當代的顏回啊。”初露鋒芒羊祜題跋像羊祜題跋像景初三年(239年),魏明帝曹叡去世,繼位為帝的齊王曹芳只有八歲。

大將軍曹爽與太尉司馬懿受遺命輔政,兩大集團的斗爭日趨激烈化。正始初年,曹爽集團在斗爭中明顯地占據(jù)優(yōu)勢。曹爽把司馬懿排擠到太傅的閑職之上,將統(tǒng)領(lǐng)禁軍、掌管樞要的權(quán)力皆掌握到自己的弟兄及心腹的手中,從而控制了政府的實權(quán)。司馬懿實行韜晦之計,假裝生病,暗中卻加緊布置,伺機反攻。羊祜雖然年輕,但很有政治頭腦。

羊祜的岳父夏侯霸為逃避殺戮,投降了蜀漢。王沈也因為是曹爽的故吏而被罷免,于是,對羊祜說:“我常常記住你以前說的話。”羊祜卻安慰他,說:“我當時也沒有想到曹爽有這種下場。”他就是這樣,既有先見之明,又不肯顯示夸耀。在這場災難中,羊祜因和司馬氏的姻親關(guān)系,并未因岳父降蜀受罰。

夏侯霸投降蜀國,其親屬怕受牽連,大都與其家斷絕了關(guān)系,只有羊祜,安慰其家屬,體恤其親人,親近恩禮,愈于常日。 不久,羊祜的母親和長兄羊發(fā)相繼去世。羊祜服喪守禮十多年,其間以道素自居,篤重樸實,一如儒者。平步青云正元二年(255年),司馬師病逝,司馬昭執(zhí)政,為大將軍。司馬昭任大將軍,征辟羊祜,羊祜沒有應命。

于是,朝廷公車征拜羊祜為中書侍郎,不久升為給事中、黃門郎。 時魏帝高貴鄉(xiāng)公曹髦愛好文學,在位者希承上意,多獻詩賦,汝南人和迪因為違逆上意而遭貶斥。羊祜在朝廷,雖身處士大夫之間,但持身正直,從不親親疏疏,因此,有識之士,對他特別尊崇。

陳留王曹奐即位,羊祜被封為關(guān)內(nèi)侯,食邑一百戶。因為魏帝年少,羊祜不愿在朝中做侍臣,要求調(diào)出宮廷任其他職務,結(jié)果改任為秘書監(jiān)。魏朝實行五等爵位以后,羊祜被封為鉅平子,食邑六百戶。鐘會受到司馬昭寵信而好忌妒賢能,羊祜也怕他。

鐘會被誅之后,羊祜任相國從事中郎,與司馬炎的另一心腹荀勖共掌機密。晉代魏前夕,司馬炎調(diào)羊祜為中領(lǐng)軍,在皇宮當值,統(tǒng)領(lǐng)御林軍,兼管內(nèi)外政事。屢建功勛咸熙二年十二月(266年1月),司馬炎受禪稱帝,建立西晉王朝,史稱晉武帝。

當時,王佑、賈充、裴秀等人均為前朝名高望重之臣,羊祜對他們心存謙讓。司馬炎稱帝后,素有吞吳之志。便積極籌劃消滅孫吳政權(quán)的戰(zhàn)爭,以實現(xiàn)統(tǒng)一全國的大業(yè)。三國志的羊祜頭像

還禁止拆毀舊官署。當時風俗,官長如果死在官署之中,后繼者便說居地不吉,往往拆毀舊府,另行修建。羊祜認為,死生有命,不在居室,命令下屬,一律禁止。最主要的是設(shè)計使吳國撤掉了對襄陽威脅最大的石城駐軍,吳國石城駐軍離襄陽七百多里,常常侵擾邊境。羊祜深以為患,于是巧用計謀,使吳國撤銷了守備。

然后羊祜他把軍隊分作兩半,一半執(zhí)行巡邏戍守的軍事任務,一半墾田。當年,全軍共墾田八百余頃。羊祜剛來時,軍隊連一百天的糧食都沒有,到后來,糧食積蓄可用十年。羊祜的這些措施迅速地安定了荊州的社會秩序,增強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司馬炎為表彰他的功績,下令取消江北所有的都督建置,授予羊祜南中郎將的職務,負責指揮漢東江夏地區(qū)的全部軍隊。

羊祜在軍中,常穿著輕暖的皮裘,系著寬緩的衣帶,不穿鎧甲。鈴閣之下,應命侍衛(wèi)的士卒也不過十幾個人。并且,喜歡打獵釣魚,常常因此荒廢公務。有一天夜晚,他想出營,軍司馬徐胤手持柴戟擋住營門說:“將軍都督萬里疆域,哪能這樣輕心放縱,將軍的安危也就是國家的安危。除非我死了,今夜此門才得開。”羊祜正色改容,連連道歉,從此很少外出。

不久,羊祜又被加封為車騎將軍,并受到開府如三司之儀的特殊待遇。羊祜上表固辭:“臣恭敬地看到加恩的詔書下來,提拔臣與三公同等,臣自出仕以來才十幾年,接受內(nèi)外重任,官職顯赫而重要,臣常常因為自己的才智不能上進,不可久居過當?shù)亩鲗櫠找箲?zhàn)栗不安,榮耀變成了憂愁。臣聽說過古人之言,品德還沒有為眾人心服而受高爵,就會使有才之臣不能奮進;功業(yè)沒有使眾人歸附而享受厚祿,就不會使愿為國家出力的臣民受到鼓勵。

如今臣身為外戚,做事的成敗關(guān)系到國家時局,應警惕過多的恩寵,并不憂慮被朝廷遺忘。而宮中之詔枉發(fā),給予臣超常的榮譽,臣有何功可以擔當呢?于心怎安呢?身居不稱的高位,不久將會跌落下來,到那時想守住先人的陋室,也不可能了。違抗詔命,是觸犯天子威嚴;曲心從命,又是如此犯難。

古人有知過必舉的見知法,大臣之節(jié),能進則進,不可進則止。臣雖屬小人之輩,也想緣用前人所誡,不忘此義。天下歸服于晉已經(jīng)八年,天子雖坐于側(cè)席以延攬賢才,鄉(xiāng)鄙賤人無所遺漏,然而臣不能推舉有德之人,引薦有功之士,使陛下知道勝過臣的人還多,沒有進入仕途的賢人還不少。

假若還有像傅說那樣的賢人被遺忘在筑墻者的行列,有像呂尚那樣的才士被遺忘在屠市垂釣的場所,而朝中議事者不以枉用臣為非,臣居高位而又無愧,這樣不是損失太大了嗎?臣竊居官位雖然很久,從未像這樣兼任文武要職受朝廷信任,居等同宰相的高位。

況且,臣所見雖然狹小,光祿大夫李熹有高風亮節(jié),行為公允正直;光祿大夫魯芝,潔身寡欲,與人和諧而不茍同;光祿大夫李胤,清廉簡樸而坦誠,身在朝廷,效力國家,守君臣之禮至老不渝。他們雖歷任內(nèi)外要職,而清廉簡樸如貧寒人家,但都沒有榮獲我這樣的寵位,臣超過他們,怎能滿足天下人的期望,稍增日月之光呢?因此,臣決心守此臣節(jié),不愿茍得高位。

天下統(tǒng)一的道路尚未暢通,邊陲戰(zhàn)事時有發(fā)生,乞求保持原來的職務,使臣能迅速回到荊州屯墾戍邊,不然的話,在京城留連日久,必然于對付敵國方面考慮不周。匹夫之志,有時也不可強奪。”但朝廷未同意他的辭讓。這一年,羊祜四十九歲。

西陵之戰(zhàn)泰始六年(270年),吳國在荊州的都督換上了名將陸抗。陸抗到荊州后,注意到西晉的動向,立即上疏給吳主孫皓。陸抗對荊州的形勢表示憂慮,提醒孫皓不要盲目迷信長江天塹,應該認真?zhèn)鋺?zhàn)。他把自己的想法歸納為十七條建議,請求實行。羊祜羊祜陸抗的到來,引起羊祜的警惕和不安。

因此,他一面加緊在荊州進行軍事布置;一面向司馬炎密呈奏表。密表建議,伐吳戰(zhàn)爭必須利用長江上游的便利條件,在益州(今四川地區(qū))大辦水軍。泰始八年(272年)八月,吳主孫皓解除西陵(今湖北宜昌)督步闡的職務。步闡因害怕被殺,拒絕返回建鄴,當年九月,獻城降晉。陸抗聞訊,立即派兵圍攻西陵(參見西陵之戰(zhàn))。

晉武帝命令羊祜和巴西監(jiān)軍徐胤各率軍分別攻打江陵(今湖北江陵)和建平(今四川巫縣),從東西兩面分散陸抗的兵力,以實現(xiàn)由荊州刺史楊肇直接去西陵救援步闡的計劃。但陸抗破壞了江陵以北的道路,五萬晉軍糧秣的運輸發(fā)生困難,再加上江陵城防堅固,不易攻打,羊祜頓兵于城下,不能前進。

楊肇兵少糧懸,被陸抗擊敗,步闡城陷族誅。有司上奏說:“羊祜率軍八萬多,吳軍不過三萬,羊祜在江陵按兵不前,使賊兵備好攻守戰(zhàn)具。并只派楊肇這支偏師深入險地,兵少而糧草不繼,致使我軍失利。羊祜違背詔命,沒有大將節(jié)操,應免去官職,保留侯爵回府第閑居。”結(jié)果,羊祜因此被貶為平南將軍,楊肇則被貶為平民。

羊陸之交羊祜輕裘緩帶像(清·馬貽《百將圖傳》)羊祜輕裘緩帶像(清·馬貽《百將圖傳》)西陵救援失利后,羊祜總結(jié)教訓認識到:吳國的國勢雖已衰退,但仍有一定的實力,特別是荊州尚有陸抗這樣的優(yōu)秀將領(lǐng)主持軍事,平吳戰(zhàn)爭不宜操之過急。

于是,他采取軍事蠶食和提倡信義的兩面策略,以積蓄實力,瓦解對方,尋找滅吳的合適時機。鑒于歷史上孟獻子經(jīng)營武牢而鄭人畏懼,晏弱筑城東陽而萊子降服的經(jīng)驗,羊祜揮兵挺進,占據(jù)了荊州以東的戰(zhàn)略要地,先后建立五座城池。并以此為依托,占據(jù)肥沃土地,奪取吳人資財。于是,石城以西均晉國占有,吳人來降者源源不絕。 羊祜于是實施懷柔、攻心之計。

在荊州邊界,羊祜對吳國的百姓與軍隊講究信義,每次和吳人交戰(zhàn),羊祜都預先與對方商定交戰(zhàn)的時間,從不搞突然襲擊。對于主張偷襲的部將,羊祜用酒將他們灌醉,不許他們再說。有部下在邊界抓到吳軍兩位將領(lǐng)的孩子。羊祜知道后,馬上命令將孩子送回。

后來,吳將夏詳、邵頡等前來歸降,那兩位少年的父親也率其部屬一起來降。吳將陳尚、潘景進犯,羊祜將二人追殺,然后,嘉賞他們死節(jié)而厚禮殯殮。兩家子弟前來迎喪,羊祜以禮送還。吳將鄧香進犯夏口,羊祜懸賞將他活捉,抓來后,又把他放回。鄧香感恩,率其部屬歸降。羊祜的部隊行軍路過吳國邊境,收割田里稻谷以充軍糧,但每次都要根據(jù)收割數(shù)量用絹償還。

打獵的時候,羊祜約束部下,不許超越邊界線。如有禽獸先被吳國人所傷而后被晉兵獲得,他都送還對方。羊祜這些作法,使吳人心悅誠服,十分尊重他,不稱呼他的名字,只稱“羊公”。對于羊祜的這些作法,陸抗心中很清楚,所以常告誡將士們說:“羊祜專以德感人,如果我們只用暴力侵奪,那就會不戰(zhàn)而被征服的。我們只保住邊界算了,不要為小利而爭奪侵擾。”因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晉、吳兩國的荊州邊線處于和平狀態(tài)。

羊祜與陸抗對壘,雙方常有使者往還。陸抗稱贊羊祜的德行度量,“雖樂毅、諸葛孔明不能過也”。一次陸抗生病,向羊祜求藥,羊祜馬上派人把藥送過來,并說:“這是我最近自己配制的藥,還未服,聽說您病了,就先送給您吃。”吳將怕其中有詐,勸陸抗勿服,陸抗不疑,并說:“羊祜怎會用毒藥害人呢”仰而服下。當時人都說,這可能是春秋時華元、子反重見了。 吳主孫皓聽到陸抗在邊境的做法,很不理解;就派人斥責他。陸抗回答:“一鄉(xiāng)一鎮(zhèn)之間,不能不講信義,何況一個大國呢?如我不講信義,正是宣揚了羊祜的德威,對他毫無損傷。”孫皓無言以對。

人生憾事羊流羊祜塑像羊流羊祜塑像羊祜在邊境,德名素著,可在朝中,卻每遭詆毀。他正直忠貞,嫉惡如仇,毫無私念,因而頗受荀勖、馮紞等人忌恨。王衍是他的堂甥,曾來見他陳說事情,言辭華麗,雄辯滔滔。羊祜很不以為然,王衍拂衣而去。羊祜對賓客說:“王夷甫方以盛名處大位,然敗俗傷化,必此人也”。西陵之戰(zhàn),羊祜曾要按軍法處斬王戎。所以,王戎、王衍都怨恨他,言談中常常攻擊他。當時人說:“二王當國,羊公無德”。

咸寧二年(276年)十月,司馬炎改封羊祜為征南大將軍,恢復其貶降前的一切職權(quán),開府儀同三司,可以自行辟召僚佐。當初羊祜便認為,要想伐吳,必須憑借長江上游的有利地勢。當時吳國有童謠:“阿童復阿童,銜刀浮渡江,不畏岸上獸,但畏水中龍。”羊祜聽后便說:“這一定是說伐吳必是水軍成功,只是要考慮哪個人應童謠中的名字。”正逢益州刺史王濬被征召任大司農(nóng)。羊祜發(fā)現(xiàn)王濬的才能可當重任,而王濬的小字又是“阿童”,正應了童謠之言。而當時在西晉朝廷內(nèi)部,王濬是個有爭議的人物。羊祜極力肯定王濬的軍事才能,主張濟其所欲,充分發(fā)揮他的才能。羊祜本人也命令部將繕甲訓卒,廣為戎備。經(jīng)過七年的練兵和各項物質(zhì)準備,荊州邊界的晉軍實力遠遠超過了吳軍,而兩年前吳軍主帥陸抗病死,吳國境內(nèi)又因為吳主孫皓的高壓統(tǒng)治使各種矛盾日益激化。這表明晉滅吳的條件和時機已經(jīng)成熟。

羊祜不失時機的上疏請求伐吳,奏疏說:“先帝順應天意人心,西平巴蜀,南和孫吳,海內(nèi)百姓得以休養(yǎng)生息,人心安樂。而吳背信棄約,使邊境又生戰(zhàn)事,國家氣數(shù)雖是天定,而功業(yè)必靠人為,不滅東吳,則士卒百姓無安寧之日。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也是光大先帝功勛,實現(xiàn)無為而治的舉措。堯伐丹朱,舜征三苗,都是以使宇內(nèi)安寧,停止兵亂,民眾和睦為目的的。

當年平蜀之時,天下人都以為應當一并滅吳,而蜀滅于今已十三年,這算一個周期,滅吳的日子應在今朝了。而議論此事者常說吳楚在盛世最后被征服,在亂世最先強盛,這是諸侯紛爭的時候,當今四海一統(tǒng),不得與古時并論。有些說法只適用于大道理而不知權(quán)變,所以出謀略的人很多,而可以作為決策的就少了。

凡是憑險阻而得生存的國家,是指它的實力與敵國相差不多,有力量固守。如地位輕重不同,強弱相差很大,那智士的計謀也不能救它。險阻的地勢也不能保它。蜀國地勢不是不險要,高山上接云霓,深谷不見日月,關(guān)隘險道,束馬懸車方能通過,有一夫操戈,千人莫擋之勢。然而滅蜀進軍時,蜀國好像連一道籬笆都沒有,我軍斬將奪旗,斬殺敵軍數(shù)萬,乘勝席卷蜀地,直搗成都城下,漢中一帶的蜀兵,像鳥棲于巢一樣不敢出動。

這也并非蜀人不愿戰(zhàn),實在是力量不足與我軍抗衡。到劉禪投降時,蜀地各營壘官兵便悄然四散。江淮的難渡不會超過劍閣,山川的險要不會超過岷山漢水,孫皓的暴虐超過劉禪,吳人的貧困甚于巴蜀,而大晉的軍隊多于前世,軍餉兵械多于往日。不趁此機會平吳,而屯兵據(jù)險相守,使士兵役夫日夜辛苦于戰(zhàn)爭徭役,曠日持久。

這種狀況不能維持長久,應當及時定奪,統(tǒng)一四海。如果率領(lǐng)梁、益兩州軍隊水陸并進而東下,荊楚軍隊進逼江陵,平南、豫州軍隊進攻夏口,徐、揚、青、兗等州軍隊進軍秣陵,擊鼓搖旗作為疑軍,多方齊進,使敵軍虛實難辨,以東南一角的吳國,抵擋天下大軍必然兵力分散,人心慌亂,各種軍需緊急難備。這時巴、漢軍隊順流而下,直搗空虛腹地,一處陷落則全境震動。

吳國國土沿江,沒有前線后方之分,東西數(shù)千里,處處設(shè)防,戰(zhàn)場廣大,不能安息養(yǎng)精。孫皓肆意妄為,與下屬互相猜忌,名臣重將失去信心,所以像孫秀這類人都害怕威脅而來投降。將帥疑于朝廷,士卒困頓于戰(zhàn)場,沒有保國安民之計,人心散亂,平時即有叛離之意,一旦兵臨城下,必然有人響應而來降,他們最后不會齊心拼死盡忠是可以預見的。

吳人做事急速而不能持久,弓弩戟盾等又不如中原,只有水戰(zhàn)于他們有利,但我軍一入?yún)蔷常L江就不是吳軍專有,吳軍回頭保守城池,則是去其長而有其短。晉軍深入敵國,遠離后方,必有死戰(zhàn)的決心;吳人在本土作戰(zhàn),會有敗則退而守城的念頭。這樣看來,平吳之戰(zhàn)是很快可以取勝的。”此疏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請伐吳疏》。

奏疏得到了司馬炎的肯定,卻遭到了朝內(nèi)其他大臣的反對,權(quán)臣賈充、荀勖、馮紞等人的態(tài)度尤為激烈。他們提出西北地區(qū)的鮮卑未定,不應該兩線作戰(zhàn)。只有度支尚書杜預、中書令張華等少數(shù)人贊同。恰逢晉軍在秦、涼屢有敗績,羊祜遂再次上表:“東吳平定,則胡人自然安定,,當前只應迅速完成滅吳的大業(yè)啊。”但還是遭到大部分人的反對,羊祜嘆道:“天下不如意的事總是十有七八,有些人當斷不斷,當予不取,怎能不讓以后的有識之士引為遺憾!”

名德遠播咸寧三年(277年),司馬炎下詔封羊祜為南城侯,設(shè)置相的官職,與郡公同級。羊祜辭讓說:“昔日張良辭讓三萬戶的封地,只接受留這個地方的一萬戶,漢高祖滿足了他的愿望。臣在先帝時接受了鉅平這塊封地,豈能再接受更重的封爵而遭來官場的非議。”堅意不接受這次加封,司馬炎也就答應了。

羊祜每次被司馬炎提拔封賞,常持恬淡退讓態(tài)度,至誠之心世人皆知,他的德操志趣,往往不在官職的行列等次上。所以英名美德傳播遠近,朝野上下有目共睹,朝中大臣議論,羊祜應居宰相之位。但司馬炎正在考慮滅吳之計,將東南軍政要務托付給羊祜,也就把大臣的意見擱置一邊了。羊祜畫像羊祜畫像羊祜任職歷魏晉二朝,掌握國家機要,重大舉措,都要向他咨詢,而爭權(quán)求利的事卻與他無關(guān)。他所獻的好計謀和正直的議論,事后都把稿子燒掉,所以世人很少知道。凡是他所薦拔的人,都不知薦拔人是誰。

有人認為羊祜這樣謹慎守密太過分了,羊祜解釋說:“話怎能這樣說呢,一般人在你跟前促膝談心,像是很親近,一出門就說假話壞話,所謂君臣之間不守密的訓誡,我怕自己還沒做到呢?身居要位而不薦拔賢才奇人,豈不在知人問題上有愧嗎?況且,被薦舉的人在朝廷受職,而卻到薦拔者私門謝恩,這是我不愿意做的。”羊祜的女婿勸羊祜說:“購置些田產(chǎn)家業(yè),也好卸官后有所歸宿,后事有所依托,這樣不是很好嗎?”羊祜當時沒有答話,事后告訴子女們說:“這種說法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作為人臣,經(jīng)營私業(yè)就違背公事,這是很糊涂的做法,你們應記住我這些話。”羊祜曾經(jīng)給從弟羊琇寫信道:“東吳平定之后,我當戴上隱士的角巾,東回故里,經(jīng)營一個能容棺材的墳墓。一個貧寒之士而至身居重位,怎能不因勢盛氣滿而受指責呢?漢朝棄官歸農(nóng)的疏廣就是我的榜樣。”羊祜喜游山水,風景美好的日子,一定到襄陽城南的峴山游樂,飲酒賦詩,終日不倦。

有次,羊祜慨然嘆息,對從事中郎鄒湛等人說:“自從有了宇宙便有此山,自古以來的賢達高士,像我和你們一樣,登上此山眺望游樂的不知有多少,但都淹沒無聞了,想來令人悲傷。如死后有知,我的魂魄仍會登此山的。”鄒湛說:“您老德冠四海,道接前哲,美好的業(yè)績和名望一定和峴山一樣永存于世,至于我等之人,才像您說的會淹沒無聞啊!”羊祜討伐孫吳有功,應當增封爵位與封地,于是請求皇帝將自己應增的爵位封地賜給舅父的兒子蔡襲,于是晉武帝下詔封蔡襲為關(guān)內(nèi)侯,食邑三百戶。

遺策滅吳同年冬十二月,吳夏口都督孫慎侵入西晉邊界,掠走弋陽、江夏等地上千家人口。羊祜沒有派兵進行追擊。事后,晉武帝派人追查原因,并打算移徙荊州的治所。羊祜說:“江夏離襄陽八百里,等知道吳賊侵犯的消息,賊已離去幾天了,再派兵去,哪能救護百姓呢?讓軍隊來回奔波,只圖不受責備,這樣做恐怕不合適。從前魏武帝設(shè)置都督,大致都與州府接近,因為軍隊宜聚合而忌分散。國境線上一方是敵,一方是我,認真守住邊界就算了,這是古代人有益的教誨。如頻繁遷徙州府所在地,敵人出沒無常,很難確定州府應設(shè)在哪里。”使者也無法責問羊祜了。

咸寧四年(278年)八月,羊祜染病,請求入朝。返回洛陽正逢景獻皇后羊徽瑜去世,羊祜十分悲痛,病情更加嚴重。司馬炎下詔,命他抱病入見,并讓他乘坐輦車上殿,不必跪拜,備受優(yōu)禮。羊祜則再一次向司馬炎陳述了伐吳的主張。

后來羊祜病重不能入朝,晉武帝專門派中書令張華前去咨詢方略,羊祜對張華說:“當今主上有受禪讓的美名,但功德尚未著稱于世,吳人暴政已到極點,此時伐吳可不戰(zhàn)而勝。統(tǒng)一天下而興辦文教,則晉主可比堯舜,而臣下猶如稷契,這是百代難逢的盛事。如果放過這個機會,孫皓或不幸死去,吳人另立英明君主,雖有百萬大軍,長江是難以越過的,這不是留下后患嗎?”張華很贊賞羊祜的主張。羊祜又對張華說:“能實現(xiàn)我這個愿望的是你啊!”司馬炎打算讓羊祜臥病統(tǒng)領(lǐng)征吳諸將,羊祜說:“取吳不必我親自參加,但平吳之后還要圣上操心去治理啊!關(guān)于功名的事,臣不敢自居。

若我的一生即將完結(jié),應當將未成事業(yè)托付他人,希望能審慎選出這個人。”同年十一月羊祜病逝,享年五十八歲,并在臨終前舉薦杜預自代。 羊祜墓志銘羊祜墓志銘羊祜死后,舉天皆哀。司馬炎親著喪服痛哭,時值寒冬,司馬炎的淚水流到鬢須上都結(jié)成了冰,追贈羊祜為侍中、太傅,持節(jié)如故。

荊州百姓在集市之日聞之羊祜的死訊,罷市痛哭,街巷悲聲相屬,連綿不斷;吳國守邊將士也為之落淚。可惜羊祜無子,以兄發(fā)子篇奉祜嗣。荊州人為了避羊祜的名諱,把房屋的“戶”都改叫為“門” ,另把戶曹也改為辭曹。晉滅吳的戰(zhàn)爭結(jié)束了漢末以來長期的分裂割據(jù)狀態(tài),使中國重歸一統(tǒng)。羊祜雖然沒有親自參加這次戰(zhàn)爭,但他為規(guī)劃、準備這場戰(zhàn)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羊祜死后二年,杜預按羊祜生前的軍事部署一舉滅吳,完成了統(tǒng)一大業(yè),當滿朝文武歡聚慶賀的時候,司馬炎手舉酒杯,流著眼淚說:“這是羊太傅的功勞啊!”。羊祜生前有很多著述,有名的有《晉書·羊祜傳》記載的《老子傳》和《請伐吳疏》,另外他還受命修撰《晉禮》、《晉律》,對晉朝典制創(chuàng)立多有貢獻。

關(guān)注微信“中國網(wǎng)”(CIIC_China)回復2018,告訴你一個小秘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他首倡滅吳之策,死后不僅晉武帝流涕成冰,孫吳將士也紛紛落淚
羊祜:終結(jié)三國演義,他是幕后總策劃
仁德憾將——羊祜(hù)(七十二名將)
第十七節(jié) 出師不利的羊祜
羊祜注定是不會寂寞的,他在荊州遇上了名將陸抗!
杜預:同時奉祀文武二廟的百科全書式大咖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苗栗县| 黔南| 青州市| 阿合奇县| 宁夏| 涟源市| 陕西省| 永胜县| 浦县| 平果县| 禹州市| 英超| 玉山县| 广宗县| 巩义市| 酒泉市| 花垣县| 东莞市| 温宿县| 丹东市| 饶平县| 岑巩县| 景谷| 昌图县| 夏津县| 遵义县| 泽库县| 兴安盟| 苍南县| 汝南县| 永嘉县| 凉城县| 宝山区| 樟树市| 原阳县| 惠来县| 安丘市| 五台县| 抚松县| 隆子县| 错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