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司馬懿人們肯定是非常熟悉的,作為歷史上首屈一指的謀士,司馬懿的能力毋庸置疑。在三國時期,蜀漢和曹魏征戰不休,諸葛亮進行了五次北伐,全部沒有進攻到曹魏,這一切與司馬懿肯定是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不得不說司馬懿的能力是很強的,可是他教育后人就不怎么樣了。諸葛亮的兒子戰死沙場,為蜀漢而死,相比較離開,司馬懿的后人就要差很多。司馬昭在當時已經有了不臣之心,早在司馬懿的晚年時期,高平陵政變之后,事情就發生了改變。
高平陵政變之后,司馬懿就已經有了篡位的心,直到他的孫子司馬炎建立晉朝才算終結。司馬炎建立的晉朝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完蛋的大一統王朝,這個朝代只有司馬炎這位皇帝算是勵精圖治,其余的皇帝都不怎么樣。
晉朝先是發生了八王之亂,簡單說就是司馬家族的自己人與自己人打了起來。其后就是五胡亂華,這一時期可能是歷史上最為黑暗的時期,這場亂世長達百余年的時間。對于這場禍亂的根源,史書記載是因為西晉實力衰弱不堪。
事實的真相真的如此嗎?要說到五胡亂華的最根源,與司馬懿的一個決定有很大的關系。西晉剛剛建立時,國力衰弱,可是司馬炎這個開國皇帝還算是勵精圖治,可惜的是他選了一個傻兒子做皇位的接班人,結果導致了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發生后,胡人看到了機會。胡人趁機起兵,侵擾中原,中原大亂。百余年之間,胡人建立了無數個政權,這樣一來,中原王朝就已經不是漢人說了算。那么為什么五胡亂華與司馬懿有關系呢?
司馬懿在曹魏當政時,提拔了很多人才,最知名的就是鄧艾了。司馬懿死后,鄧艾成為了攻打蜀國的先鋒。可是到了司馬炎建立晉朝后,寒門子弟再也無法出人頭地了。這樣一來,很多寒門子弟沒有出頭之日。
在司馬懿時期,公孫淵是一塊心病。司馬懿征戰公孫淵的過程中,屠殺了遼東各級官員及男丁近萬人,這樣的場面是非常讓人震驚的。遼東地區的漢人沒有了生活之地,司馬懿命令漢人遷回中原地區生活。
這個看似沒什么的決定,卻埋下了禍患。要知道公孫家族鎮守遼東地區時,當時的高句麗、慕容鮮卑、烏桓人等等少數民族根本不敢造次。可是沒了公孫家族,胡人可就蠢蠢欲動了。雖然司馬懿當時讓漢人遷回是個不錯的決定,可是沒有了漢人生活,遼東地區無疑讓胡人胡作非為。
當時的司馬懿讓漢人的百姓遷回中原,可是當時遼東地區負責鎮守的軍事集團將領被司馬懿屠殺,這無疑又給五胡亂華埋下了伏筆。沒有了漢人生活,遼東地區成為了少數民族生活的地區,結果可想而知。
晉朝八王之亂發生之后,胡人看到了機會。最終五胡亂華發生,結果導致了中原王朝進入了長達百余年的亂世。雖然這是司馬懿一個不經意的決定,但是這無疑給之后的漢人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