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四起,但是最大的英雄應該是曹操了。曹操不僅是政治家、軍事家,還是詩人、書法家。
雖然三國演義里面的曹操是一個小人,但是歷史上真正的曹操卻是一個人才。他挾天子以令諸侯,打敗群雄,統一了北方,保住了漢室。他在文學方面也很有造詣,現在一提到“三曹七子”,就知道它是建安文學的代名詞。他的《觀滄海》、《蒿里行》等都是意境高遠的名篇佳作。國家治理方面,他實行屯田,使經濟得到恢復。在用人方面,更是打破門第觀念、唯才是舉。
曹操很高明,他明明有實力做皇帝,但是他為了保護自己,沒有取代漢獻帝。但是他的兒子卻有機會做皇帝,于是曹丕篡漢自立,但是他這個皇帝沒做多久,就被司馬家篡奪了。
據說曹操做夢夢到三馬食槽,有人給他解釋成司馬家以后要取代曹魏。所以曹操就很防備司馬氏父子,還囑咐曹丕不能重用司馬懿。
但是曹丕沒聽,他還讓司馬懿擔任要職,司馬懿還是個聰明人,所以司馬氏的勢力就一天天強大起來。最終就取代曹魏政權建立了西晉。但是曹操早已布局好后路,棋高一著,最終把司馬氏的國家給滅。
我們知道,中原王朝北邊是游牧民族,那些游牧民族經常時不時地騷擾中原地區,一旦中原地區強盛,游牧民族就感到壓力很大,各部落就聯合起來一起對抗中原王朝。從周朝、秦朝到漢朝,都是這樣。三國時期,中原分裂,這一現象便更加明顯。曹操只要南下打仗,北方的游牧民族就會南侵。為解決此事,聰明的曹操想到了一個辦法,他索性那些少數民族南遷到山西北部。
而且分化了他們的權力,這樣那些游牧民族便不能聯合作戰了。但是那些少數民族南遷后并沒有安生,反而更加囂張。他們想奪取中原這個肥沃的底盤。他們當中有一個不落首領名叫劉淵,他是貴族,他的父親曾是曹操手下的一個將領。
到了西晉晉惠帝時期,中原內部發生了八王之亂。這個劉淵父子就領兵大規模南侵,攻占都城洛陽,并俘虜了晉懷帝。之后又再次南侵,攻陷長安,俘虜了西晉最后一個皇帝。自此以后,西晉就滅亡了。從此以后中國就進入了長達三百年的南北分裂時期。曹魏代漢,司馬氏取代曹魏,而曹操留下的以劉淵父子為代表的少數民族,成為了滅亡司馬家族的隱患。
司馬懿篡奪曹魏政權,曹操生前布局棋高一著,司馬家族無法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