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46年,處于大流士統治的西亞波斯帝國開始進攻希臘城邦,高傲的君主帝國要求古希臘各城邦必須將民主制改為臣服于波斯的君主制。
到公元前494年,波斯征服了希臘的依阿尼亞地區。
公元前492年,波斯人繼續向希臘推進,但收到颶風的侵襲以及北岸色雷斯人的拒阻,進攻受挫。
公元前490年春,波斯人二次遠征希臘,并且在距離雅典東北約40公里的馬拉松平原登陸。
馬拉松大戰爆發,雅典城邦英勇地展開了殊死抵抗,最終使得波斯人退出戰爭。勝利后,一個叫斐力庇第斯的士兵受命回雅典城傳達勝利的喜悅,士兵激動萬分,不辱使命,懷著迫不及待分享喜悅的心情,極速地跑了42.193公里,報捷后便倒地而亡,這就是馬拉松運動的起源。士兵的死亡已然偕同偉大的古希臘文明,化作偉大和不屈的符號,繼續鞭笞著后來的西方。
公元前480年,新繼位的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自信他的帝國是不可打敗的,決定親率雄壯的25萬波斯陸軍和1000艘恢宏先進的海軍戰艦,再度進軍希臘。
公元前490年-前470年,斯巴達和雅典面對文明生死存亡時刻忘卻了彼此的紛爭,第一次希波戰爭中冷眼旁觀的斯巴達眼下只有同仇敵愾,放下城邦間的芥蒂,與雅典結成血盟,才有戰勝波斯的可能。
斯巴達提供了陸軍,雅典貢獻了海軍。
此時的色雷斯已經阻擋不了來勢洶洶的波斯人,色雷斯數月被攻破,北希臘的部分城邦受降,波斯人驕傲的往南挺進,直到溫泉關前。
斯巴達的王親率300斯巴達勇士,和伯羅奔尼撒半島各邦7000人據守關門,縱使波斯號稱百萬鐵騎,仰望著那雄偉的溫泉關,開始討教到了斯巴達勇士和希臘城邦真正的實力。
數日之內,寸步不得進,帝國的將士,死傷慘重。
上天總會為劇情抒寫曲折,希臘叛徒引領著波斯鐵騎抄著小路進攻關口弱側,希臘盟軍為了保存實力,只能將7000伯羅奔尼撒半島將士后撤雅典,而斯巴達王和他的300勇士則拒絕后退,他們發誓要抵擋住這五萬波斯軍隊的輪番猛攻,他們要為希臘聯軍在海上集結爭取寶貴的時間,他們要譜寫關于希臘人的鮮血和力量!
相傳這300斯巴達勇士兩次擊殺上萬波斯人后,玉碎溫泉關。
勇士的墓碑上這樣寫著:
“異鄉人,
你若到斯巴達,
請轉告那里的公民:
我們陣亡此地,
至死尤恪守誓言?!?/p>
英雄不懼戰死,而懼失去榮譽,慢慢地被后人所遺忘。
斯巴達的殊死抵抗為雅典人從城邦中撤出換來寶貴時間,波斯人兵臨雅典城時,面對著一座空城,惱羞成怒,縱火燒城發泄。
集結完畢的雅典海軍重拾士氣,巧妙設計,引誘追兵。面對雅典海軍的詐逃,波斯人毫無所覺,一路追擊到薩拉米灣這個雅典人為他們而設的陷進中,由于地形狹窄,加之船只笨拙,波斯海軍被300多艘靈活多變的雅典海軍擊潰,海陸兩軍進攻受到極大挫折之后,波斯人士氣低落,恢恢然后撤而去。